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16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备战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化学反应与能量推断题综合题汇编附详 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钴和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单质及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一种从有机 废催化剂中回收钴和锌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后溶液中含有Co 2、Zn2、Mn2 、Fe2 、Fe3等。请回答: ( 1) “煅烧”的目的为_。 ( 2) “净化”时,与KMnO4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方程式有 _。 ( 3) “沉钴”时,发生如下反应:(NH4)2S2O8 H 2ONH4HSO4 H 2O2 ;H 2O2 H 2 O O; ; Co 3H2OCo(OH) 3H 。所缺的化学

2、方程式为 _;每生成1 molCo(OH)3,理论上消耗 (NH4)2S2O8的物质的 量为 _。 ( 4) Co(OH)3沉淀应依次用稀硫酸和水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 ( 5) “沉钴”时pH 不能太高,其原因为_;“沉锌”时温 度不能太高,其原因为_ 。 ( 6) 取“沉锌”后所得固体34.1g,煅烧后得到固体24.3g,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 酸,增重 5.4g。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 【答案】除去其中的有机物(或将金属元素转化为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出,合理即可) MnO4-+3Fe 2+7H2O=MnO2 +3Fe(OH) 3 +5H +、3Mn2+2MnO4-

3、+2H2O=5MnO 2 +4H + 2Co 2+O+2H+=2Co3+H2O 0.5mol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氯化钡溶 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防止 Zn2+提前沉淀防止 NH4HCO3热分解 ZnCO3?2Zn(OH)2?H2O 【解析】 【分析】 将废催化剂高温煅烧,将有机废催化剂中的有机物除去,并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 物,用硫酸对煅烧产物进行酸浸,pH 控制在 15,得到含有Co2 、Zn2、Mn 2、Fe2、Fe3 的浸出液,调节溶液 pH 值为 55.2,加入高锰酸钾将Mn 2、Fe2氧化并转化为 Fe(OH)3 和 MnO2除去,再次调节溶液 p

4、H 值为 4.5,加入 (NH4)2S2O8将 Co 2氧化为 Co3并转化为 Co(OH)3沉淀除去,调节pH 值为 8,加入碳酸氢铵使锌离子转化为ZnCO3?xZn(OH)2?yH2O 沉 淀,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 “煅烧 ” 可以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同时可将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氧化物,有利于后续浸 出; (2) “净化 ” 时,加入KMnO4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 2+和 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4-+3Fe 2+ +7H2O= MnO2+3Fe(OH)3+5H+、3Mn2+2MnO 4-+2H2O=5MnO2+4H+; (3)从流程中可以看出,“ 沉钴 ” 时,

5、 (NH4)2S2O8为氧化剂,因此除去的是Co 2,结合所给反 应过程,缺少将Co2 转化为 Co3 的反应,则可得所缺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 2+O+2H+=2Co3+H2O;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NH4)2S2O8H2O2O2Co 3+ 2Co(OH) 3,每生成 1mol Co(OH)3理论上消耗 (NH4)2S2O8的物质的量为0.5mol; (4) Co(OH)3沉淀应依次用稀硫酸和水洗涤,检验Co(OH)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也就是检验是 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可取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 色沉淀生成,证明洗涤干净; (5) “沉钴 ” 时 pH 不能太

6、高,防止Zn2+提前沉淀; “ 沉锌 ” 时,加入 NH4HCO3,铵盐受热易分 解,温度不能太高,防止NH4HCO3热分解; (6)取“ 沉锌 ” 后所得固体34.1g,煅烧后得到固体24.3g,将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增重 5.4g,增重的质量为水,根据质量守恒,煅烧生成的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34.1-24.3-5 44g .4 g /mol =0.1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ZnCO3?xZn(OH) 2?yH2O 为 0.1mol,煅烧后生 成的 ZnO的物质的量为 24.3g 81g/mol =0.3mol ,根据 Zn 元素守恒, 0.1mol+0.1molx=0.3mo

7、l ,则 x=2,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5.4g 18g/mol =0.3mol,根据氢元素守恒, 0.1mol 2 2+0.1mol 2y=0.3mol2,则 y=1,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 2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 钾肥。 (1)普钙是磷肥,它的有效成分是_(写化学式 )。 (2)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生产尿素是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的条件 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H2NCOONH4),再使氨基甲酸铵脱水得到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_。 (3)农谚说的 “ 粪和肥,肥料飞” 指的是

8、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请你说明其中 的化学原理: _。 (4)合成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环节。合成氨生产简易流程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可知其存在循环操作。简要说明为什么在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循环操作? _。 【答案】 Ca(H2PO4)2 H2O 2NH3CO2 H2NCOONH4 H2NCOONH4H2NCONH2 H2O 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 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 显碱性, NH4 与 OH可发生反应生成 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从原因来讲,许多化学反应是 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结果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 从工艺设

9、计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 生产,控制废弃物排放 【解析】 【分析】 (1)普钙的有效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2)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 和水; (3)农谚说的 “ 粪和肥,肥料飞” 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 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 K2CO3受潮后水解为 KOH,显碱性, NH4+与 OH 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 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详解】

10、 (1)普钙的成分为Ca(H2PO4)2 H2O 与 CaSO 4,其有效成分为Ca(H2PO4)2 H2O。故答案为: Ca(H2PO4)2 H2O; (2)由题中信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 脱水生成尿素和水,利用原子守恒可直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NH3 CO2H2NCOONH4 ,H 2NCOONH4H2NCONH2 H 2O。故答案为: 2NH3 CO2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H2O; (3)农谚说的 “ 粪和肥,肥料飞” 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 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

11、, K 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 NH4 与 OH 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故答案为: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 成分为 K2CO3,K2CO3 受潮后水解为KOH ,显碱性, NH4 与 OH可发生反应生成 NH3逸出而 降低肥效; (4)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 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 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故答案为: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 法来说,循环操

12、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 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 放。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工生产等知识点,注意(3)中运用盐水解知识进行解 释。难点( 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 )、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 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3请根据化学反应与热能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 Ba(OH)2 8H2O 和 NH4Cl晶体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反应物混合后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其目的是 _,体现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的现象是烧杯变凉和_。 (2)下列过

13、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请填编号 )。 A形成化学键 B燃料燃烧 C 化合反应 D 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 E.酸碱中和 F. 炸药爆炸 (3)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 mol 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 1 mol H2SO4和 NaOH 恰好反应时放出Q 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kJ/mol。 (4)已知 H2和 O2反应放热,且断开1 mol H-H、 1 mol O=O、 1 mol O-H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 为 Q1、Q2、Q3 kJ ,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正确的是 _(填编号)。 AQ1+Q2Q3 B Q1+Q22Q3 C 2Q1+Q24Q3 D2Q1+Q20,

14、2Q1+Q2”或“ ”)。 (2)950时,欲提高钾的熔出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填序号)。 a延长反应时间 b充分搅拌 c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d将钾长石粉粹成更小的颗粒 (3)要使钾元素的熔出率和熔出速率都达到最大,反应温度应为_。 (4)工业上常用KCl冶炼金属钾。反应方程式为:Na(l)+KCl(l)NaCl(l)+K(g)用平衡移动原 理解释该方法可行的原因:_。 【答案】 b d 950利用钾的状态与其他物质不同,可以将气态钾分离出来,降低 了产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分析】 (1)由图象中曲线变化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据此判

15、断; (2)该转化过程没有气体参与,应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提供反应速率; (3)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和熔出速率都增大; (4)K为气态,将钾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 (1)由图象曲线数据可知,温度越高钾元素的熔出率越高,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 热反应,所以QAC 【解析】 【分析】 已知金属活动性:ZnFeSn,则 A 发生化学腐蚀,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中 Fe为负极, Sn为正极, Fe被腐蚀, C中 Zn 为负极, Fe为正极, Fe被保护,以此解 答。 【详解】 (1)铁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H2; (2)Fe 比 Sn活泼,则B 中 Fe为负极, Sn为正极,负极发生 Fe2e = Fe2+;Zn 比 Fe活 泼,则 C中 Fe 为正极, Zn 为负极,正极反应式为2H 2e=H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