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4113606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诗歌鉴赏答案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古诗阅读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喜风。 木兰花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1)请你说出这两首诗词中的“ 闹” 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请说出元好问写作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意图。 【答案】(1)“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字不仅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 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且教桃李闹春 风” 的“ 闹” 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

2、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 吐艳的做法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 格。 (2)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 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芳心。 【解析】 【分析】(1)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由作者有这 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和熙的春风中, 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 落、凋零了。海棠花却不同了,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

3、她美 丽的容颜。因此“ 且教桃李闹春风” 的“ 闹 ” 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 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吐艳的做法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 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 木兰花 闹 打通人的视听感觉,把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听 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 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举出可知“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字不仅形容红杏 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 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枝间新绿一

4、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 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 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 藏 ” 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 方。 “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由作者有这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 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和熙的春风中,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 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海棠花却不同了,无 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举出可知元好问写作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的意图是: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

5、群芳争艳的高洁 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 己内心的芳心。 故答案为: “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 字不仅形容红杏众多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 春光全都点染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对春光的珍惜之情。“ 且教桃李闹春 风” 的“ 闹” 描写了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李花这种争先在春风中 吐艳的做法不满和鄙视,从侧面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 格。 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品格。暗示、告诫自己的晚辈要 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

6、的芳心。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 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 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从“ 时闻折竹声 ” 一句读出诗人被贬独居的凄寒、孤独的 情感。 此题考查探究诗歌主旨的能力。要想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要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 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 龙钟泪不干 ” ?“ 龙钟 ” 一词在

7、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夸张, “ 龙钟 ” 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 态。 (2)表达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解析】 【分析】 (1) “ 双袖龙钟泪不干” 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 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很明显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龙钟:涕泪淋漓的样 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赏析该词,可以从其表现诗人的神态角度去分析。该词表现了诗 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2)此题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 “ 故园 ”“泪”“报平安 ” 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夸张, “ 龙钟

8、” 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恋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 态; 表达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阅读,正确 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 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 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结合全诗

9、,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你来这儿的第一天,我们就相识了,到了今天,也算是老朋友了,知道你 要离开这儿了,不舍确实不舍,就让我在这儿为你歌一曲,劝君好去莫回头。 (2)整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笔下的柳条、藤蔓、黄莺皆是有情之物,这些有情 之物对即将搬家的诗人表达了眷恋之情,草木本非有情,湖上亭景物的不舍之情,正是诗 人对即将别离湖上亭的不舍之情。 【解析】 【分析】( 1) “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的意思 “ 黄莺俨然已成了故 友,频频啼叫着和他告别。” 写出黄鹂对诗人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即可。 (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诗人搬家时。诗人采用拟

10、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如童 话般的意境。首句先写湖上旧居的春日风光好,后三句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 感,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故答案为: 你来这儿的第一天,我们就相识了,到了今天,也算是老朋友了,知道你要 离开这儿了,不舍确实不舍,就让我在这儿为你歌一曲,劝君好去莫回头。 整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笔下的柳条、藤蔓、黄莺皆是有情之物,这些有情之 物对即将搬家的诗人表达了眷恋之情,草木本非有情,湖上亭景物的不舍之情,正是诗人 对即将别离湖上亭的不舍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 的思想感情,然后表达清楚即可。

11、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 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 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容,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 羊士谔( e):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清新;优美 (2)表达了作者对雨后后溪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又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解析】 【分析】( 1)考查意

12、境特点。读懂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作答时要理解诗意, “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意思:雨后芳草萋萋,没有一点沙尘,溪水碧绿,沙 滩平坦,春光明媚。这两句写出了雨后溪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的特点。所以可答“ 清新 ”“优 美” 。 (2)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唯有啼鹃似留客” ,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 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 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同时又 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

13、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 目相关的诗句,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能力。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具体句子表 现出来的,因此,要结合写作背景,抓住关键句去分析。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 闲”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 栀子花 ” 的“ 闲” 来反衬人们的“ 忙

14、” ,巧作对 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解析】 【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 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根据意境来分析山村的特点。诗的前两句写雨中 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 山村风景。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分析可知,用“ 闲 ” 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 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 闲” ,正是 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 眼 ” ,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

15、诗人做入“ 栀子 花” ,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 春深农忙,似无关“ 同心 ” 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 闲 ” 功 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故答案为:(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2)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 栀子花 ” 的“ 闲” 来反衬人们的“ 忙 ” ,巧作对 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点评】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这种试题的答题思路: 指出该诗句中最 生动传

16、神的字;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诗歌第二句“ 芙蓉向脸两边开” 用了衬托的手法,明写_,实则为了衬托出 _之美。 (2)请赏析 “ 乱” 字的妙处。 【答案】 (1)荷花(芙蓉) ;人(采莲女) (2)“ 乱入 ” 即杂入,混入之意。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罗群,芙蓉人面恍若一体,稍一错神, 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了踪影,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 【解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诗歌赏析试题。 (1)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 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芙蓉向脸两边开” 不单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 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 放。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