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3523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大众文化概述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大众文化概述,一、大众文化是文化吗?,纪弦偶感与谢缵泰时局图,偶感纪弦 如果是真正的黄金, 让他埋藏在垃圾堆中; 如果是纯粹的音乐, 让他沉默在流行歌里。 愈积愈高的垃圾堆, 即使永无清除的一天; 日新月异的流行歌, 纵然没有停歇的时候。,1 、西文(culture)中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一般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和道德能力及天赋的培养,也指人类通过劳作创造的物质、精神和知识财富的总和。 2.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定义(1)、理想性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的完美理想状态或过程; (2)、文献性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的理智性的和想象性的作品记录;

2、(3)、社会性定义,文化是指有关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的描述;,3、恩斯特卡西尔的定义 文化是指由人类创造和运用的符号形式的领域,它主要处理人类生存的意义问题。人的本质是劳作,劳作的目的是创造符号以便表达人生的意义,所以文化就是人类的符号表意行为或系统。 4、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定义 (1)、文化是指“个性的形成或个人的培养”; (2)、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的“文明化了的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3)、文化是指与贸易、金钱、工业和工作相对的“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看戏、看电影之类”的娱乐活动。,二、大众文化的歧义,1、人民大众的文化与大众文化 (1)、“人民大众的文化”是一

3、个政治术语,是在肯定或赞扬的意义上来使用的,用来指代表人口绝大多数的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文化。 “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大众文化是一个文化术语,并且是在中性意义上使用的,主要是指一种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都市文化产业与各种日常消

4、费文化形态。,三、大众文化的界定,1、mass culture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阿多尔诺(Theodor Adorno 1903-1969)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对社会群体具有强大控制力的“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整个世界都要通过文化工业的过滤。”大众文化工业正在把社会的个人塑造成无个性的群体的一分子,“娱乐制造商知道,即使消费者心烦意乱,仍然会消费他们的产品,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是巨大的经济机器的模型,这些经济机器无论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在闲置的时候,都会像作品那样,为大众提供有力的支持。

5、没有人会从每一个有声电影或每一个广播节目中推断出社会效果,但是社会效果却是为所有人共同分享的。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 启蒙辩证法中译本142页),“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虚假的个性就是流行:从即兴演奏的标准爵士乐,到用卷发遮住眼睛,并以此来展现自己原创力的特立独行的电影明星等,皆是如此。个性不过是普遍性的权力为偶然发生的细节印上的标签,只有这样,它才能接受这种权力。”(启蒙辩证法中译本172页),2、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

6、d Williams,1921-1988) “ 大众(popular)与其说是那些从民众(the people)中寻求恩惠或权力的观点来看的,不如说是从民众的观点来看的。但这种早期含义并未死灭。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不是由民众而是由其他人来确认的,并且它仍然包含两重旧的含义:下等作品(与不同于通俗文学、通俗出版物的精致出版物相比较);意在赢得青睐的作品(有别于民主杂志的那些通俗杂志和通俗娱乐节目);也还有被很多人所喜欢的更现代的含义,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与较早含义有重叠。大众文化的近期含义,是指民众为他们自己实际制作的文化,这不同于所有那些含义。它经常被用来代替过去的民间文化(

7、folk culture),但这也是现代强调的一种重要含义。”,3、约翰斯托雷(John Storey ) (1)、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 (2)、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后所剩余的文化。 (3)、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 (4)、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cultur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5)、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 (6)、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high and popula

8、r culture)之间界限的文化。 4、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体验的文化传播,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节目、电影和广告等形态。,四、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1、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影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杰诺维茨大众传播研究) 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1)、查尔斯霍顿库雷认为新媒介在四个方面更为有效:“表达性,它们能传送范围广泛的思想和感情;记录永久性

9、,即超越时间;迅速性,即超越空间;分布性,即能达到所有各阶级的人们。”,(2)本雅明认为以平版印刷、摄影和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技术“不仅能复制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从而导致它们对公众的冲击力的最深刻的变化,并且还在艺术的制作程序中为自己占据了一个位置。 “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谢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的灵韵。这是一个具有征候意义的进程,它的深远影响超出了艺术的范围。我们可以总结道:复制技术使复制品脱离了传统的领域。,通过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它以一种摹本的众多性取代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复制品能在持有者或听众的特殊环境中供人欣赏,在此,它复活了被复制出来的对象。这两种进程导致了一场传统的分崩

10、离析,而这正与当代的危机和人类的更新相对应。这两种进程都与当前的种种大众运动密切相关 (3)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论 “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引起的,这种新尺度是被我们的每一次延伸或每一种新技术引导进我们的事物中的。” (4)麦罗维茨的“媒介即情境”论 “新媒介,新情境;新情境,新行为”(new media, new situations; new situations new behavior),(5)大众媒介影响大众文化的具体表现 A、从社会情境看,大众媒介有力地参与营造了大众文化得以生存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可以突破

11、统治者的话语霸权而实现自由信息的传输与制造。 B、从发送者看,正是在这个由大众媒介建构起来的教育与舆论情境中,一批批痛感文化危机而渴望寻求出路的文化青年承受到强烈的现代性冲击,毅然决然地从传统文人变成了现代艺术家。 C、从接受者看,同样是在上述社会情境中,公众获得了崭新的现代性启蒙,成为熟悉并喜爱现代大众文化如通俗白话小说、广播、电影等的“大众”。 D、从传播方式看,大众媒介构成大众文化及其现代艺术样式得以传播的物质传输渠道。 E、从修辞效果看,大众媒介直接关乎大众文化的意义构成。 例如:刘恒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与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与电视剧,五、大众文化的特征,(一)、大众媒介性 利用

12、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所有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商品性 与高雅文化作品淡化其商品特性不同,大众文化毫不讳言自身的商品属性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商品,是当今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在当前许多国家,作为艺术的大众文化作品常常与非艺术的日用品共存一处,共同构成消费文化奇观。,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注意到杂货店中大众文化商品与其他消费品杂糅的状况:“杂货店本身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把同类的商品并置在一起,而是采用符号混放,把各种资料都视为全部消费符号的部分领域。文化中心成了商业中心的组成部分。但不要以为文化被糟蹋:否则那就太过于简单化了。实际上,它被文化了。同时

13、,商品(服装、杂货、餐饮等)也被文化了,因为它变成了游戏的、具有特色的物质,变成了华丽的陪衬,变成了全套消费资料中的一个成分。”(消费社会第4-5页),(三)流行性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流行的起点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原创性,终点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模式化。例如:一封家书开创了日常书信体语言融入歌词的形式,随后出现咱老百姓、祝你平安、常回家看看等一批歌唱亲情的歌曲。 (四)类型性.影视和流行音乐,大多按明星特点进行定制。甚至电视节目,也会按知名主持人的特点进行打造。 (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例如.芒果台与冯小刚

14、的贺岁片 (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接受过程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满足日常生活兴趣。 例如:蔡智恒的网络小说第一次de亲密接触中的“如果”模式与中国诗歌中的“如果”模式,六、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比较,高雅文化追求精神深度 大众文化追求世俗乐趣 例如: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与1999年春晚歌曲常回家看看,七、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化。大众文化文本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例如:电影英雄、投名状与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结局设计) 例如

15、: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第二十回侠之大者,(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地渗透进自身躯体中,以便获取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常将古典文化加以变形,在大众文化形态中再造出高雅。 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回一灯大师郭靖护送黄蓉去寻找一灯大师治伤,闯过“渔樵耕”,面对最后的书生时的情景。 (三)大众文化的民间化。大众文化竭力借鉴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例如:窦文涛文涛拍案,八、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1、通过大众媒介传输和生产那些具有流行性、类型性和娱乐性的文化商品,以便满足公众的日常文化生活需求。 2、使大量公众获得感性愉悦,让他们安于现状。 斯图尔特霍尔:公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 A、统治性-霸权性立场(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观众完全受制于制作者的意图; B、协商性符码或立场(negotiated code or position),观众可以投射进自己的独立态度,与制作者形成协商格局; C、反抗性符码(oppositional code),观众从制作者的对立面去瓦解电视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