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113265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JF/T JJF(石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2020-实施2020-发布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urning Rate of Flammable Solids Test Device(报批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石油和化工计量技术规范IIJJF(石化)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urning Rate of Flammable Solids Test DeviceJJF(石化) 归 口 单 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浙江

2、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本规范委托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高升(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丹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方 路(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任 斌(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宋志杨(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人:吴燕芳(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JJF(石化)目 录引 言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概述14计量特性25校准条件25.1 环境条件2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36校准项目和方法36.16.1校准项目36.2 校准方法37校准结果47.1 校准记录47.2 校准证书

3、47.3不确定度48复校时间间隔4附录A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记录5附录B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结果格式6附录C距离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7附录D计时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示例10引 言本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基础性系列规范进行制定。本规范主要参考GB/T 21618-2008危险品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方法、GB/T 21846-2008工业用化工产品 固体可燃性的确定、NY/T 1860.15-2016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

4、导则 第15部分:固体可燃性、GB 19521.1-2004易燃固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和联合国试验和标准手册(第七修订版)(Manual of Tests and Criteria,Seventh revised edition,UNITED NATIONS)编制而成。本校准规范为首次发布。II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规范1 范围 本校准规范适用于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或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仪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六修订版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5、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概述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主要由特制模具、点火源、试验板、标尺和计时器组成。模具长250毫米、剖面为内高10毫米和宽20毫米的三角形,模具的纵向两侧安装两片金属板,最为侧面的界板,板比三角形剖面的上边高出2毫米。试验板为不渗透、不燃烧、低导热的平板。点火源为小火焰或最低温度为1000的热金属线。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主要用于测定固体或液体化学品在粉末状、颗粒状或膏状时的可燃性。将试验样品加入特制的模具中制备成待试验状态,撤除模具后在确定的试验条件下点火,来点燃堆垛的一端,当堆垛已烧了80 mm的距离时,测定以

6、后100 mm的燃烧速率。试验装置应当符合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六修订版的要求。特制模具及附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单位为毫米图1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特制模具及附件结构图4 计量特性具体计量特性见表1。表1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计量特性一览表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距离示值误差/mmMPE: 0.52计时器示值误差/sMPE: 0.5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5 校准条件5.1 环境条件5.1.1温度条件环境温度:(530)。5.1.2 湿度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80%。5.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2。表2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

7、置校准项目及校准设备序号校准项目设备名称及计量特性1距离示值误差数显卡尺:测量范围(0300)mm,分辨力0.01 mm 2计时器示值误差电子秒表:测量范围(09999.9)s,分辨力0.1s6 校准项目和方法6.1 6.1校准项目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的校准项目见表2。6.2 校准方法6.2.1 校准前检查6.2.1.1 仪器和设备数字测温仪:温度范围(-501300),分度值为0.1。上述所有仪器和设备应通过检定或校准符合要求。6.2.1.2 外观检查目测检查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的外观、控制器件与电源等,设备维护良好,能正常运行,不应有影响校准工作正常进行的缺陷。6.2.1.3 点火

8、源温度检查接通点火源电源或点火后,用数字测温仪检测仪器点火源温度,点火源温度应大于1000。6.2.2 距离示值误差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标尺总长度250 mm,根据方法要求给定具体的距离进行距离示值误差的测量,设备设置的距离l1与数显卡尺显示的示值l2之差,即为距离示值误差l=l1-l2。重复测量3次,计算出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保留到0.01 mm。6.2.3 计时器示值误差根据方法要求给定具体的时间进行计时器示值误差的测量,同时记录校准用电子秒表时间示值t1和设备计时器记录的时间示值t2,设备计时器的示值误差t=t2-t1。重复测量3次,计算出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结果保留到0.1 s

9、。7 校准结果7.1 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7.2 校准证书经校准的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包括的信息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推荐的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结果格式见附录B。7.3不确定度校准证书应给出各校准项目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附录D。8 复校时间间隔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的校准周期不超过1年。然而,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部位的重要性、环境条件、使用频率)、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因此,客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

10、主决定复校的时间间隔。附录A 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记录基本信息委托单位原始记录号校准证书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制造厂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校准前检查1.外观无锈蚀 是 否2.控制器件和连接部件完好、可靠 是 否3.点火源温度/校准结果项目1#2#3#平均值扩展不确定度距离示值误差/mml1l2l计时器示值误差/st1t2t标准器名称编号证书号测量范围有效期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校准依据校准地点校准日期 年 月 日备注校准员: 核验员:附录B易燃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装置校准结果格式证书编号:校 准 结 果项目技术要求校准结果实际值测量值示值误差扩展不确定度距离示值误差/mmMP

11、E: 0.5计时器示值误差/sMPE: 0.5备注附录C距离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 校准方法使用数显卡尺测量250 mm标尺长度l,示值误差为l= 250 mm-l,测量结果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保留到0.1 mm。C.2 测量模型距离示值误差的数学模型见式(C.1) (C.1)式中:数显卡尺的测量结果,mm;距离示值误差,mm。C.3 距离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C.3.1 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对距离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和数显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C.3.2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对250 mm标尺进行1

12、0次测量,测得结果见表C.1.表C.1 重复10次测量结果第i次测量12345距离/mm250.00250.02250.01250.00250.01第i次测量678910距离/mm250.03250.02250.00250.01250.00距离示值误差的平均值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偏差,见式(C.2): (C.2)式中:第i次测量结果,mm; 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mm;n 测量次数。实际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标准不确定度, 见式(C.3): (C.3)C.3.3 数显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数显卡尺检定证书给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 mm,包含因子k=2,其标准不确定度:则数显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式(C.4): (C.4)C.3.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见表C.2。表C.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mm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0.006数显卡尺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0.01C.3.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见式(C.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