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4113254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校准规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JF (轻工) XXXX-XXXXJJF(轻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轻工计量技术规范 JJF(轻工)XXX-XXX纸和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oothness Testerfor Paper and Board (Bekk method)(报批稿) 20 X X-XX-XX发布 20 X 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JJF(轻工) XXX20XX代替JJG(轻工)62-2000纸和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oothn

2、essTester for Paper and Board(Bekk method) 归 口 单 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起草单位: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衡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技术条文委托起草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起草人: 王传贤(杭州衡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赵鹏程(杭州衡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张 越(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 录1 范围12 概述13 计量特性13.1 外观13.2 试样加压机构23.3 测量系统的密封性23.4 测量系统管路阻力23.5 玻璃量砧23.6 胶垫23.7 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23.8 真空容器容积误差23.9 进气量误差33.10 计时器34 校准条件

3、34.1 环境条件如下:34.2 计量标准器及其他设备:35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5.1 校准项目35.2 校准方法46 校准结果表达77 复校时间间隔7附录A8附录B10附录C11 引 言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校准规范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是对JJG(轻工) 62-2000纸与纸板平滑度仪的修订。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参考GB/T 456-2002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ISO 5627:1995纸和纸板平滑度的测定(别克法)和QB/T 1665-

4、2004纸和纸板平滑度仪。与JJG(轻工) 62-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规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名称,将原来的纸与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修改为纸和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 修改测量系统的密封性,将原来的测量系统的真空压力6min内下降不超过0.03kPa和12min内下降不超过0.06kPa改为大容器真空压力在60min或小容器真空压力在6min内减少量应不大于0.13kPa(见3.2)。 增加玻璃量砧的几何尺寸,玻璃量砧为环形,环形有效面积为(100.05)cm2,平面外径(37.40.05)mm,孔径(11.30.05)mm(见3.3)。 增加了胶垫几何尺寸,胶垫

5、为厚度(40.2)mm,直径不小于45mm的圆形或边长不小于50mm的方形(见3.4)。 修改了真空容器容积误差,将原来的大容器为5mL,小容器为1.5mL改为大小容器均为1mL(见3.6)。修改了真空压力测量标准器,将原来的活塞式真空压力计及专用砝码改为数字压力计(或同等级的真空压力计)(见5.2)。本规范所代替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JJG(轻工) 62-1990,JJG(轻工) 62-2000II纸和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纸和纸板平滑度测定仪(别克法)的校准。2 概述平滑度仪主要用于纸和纸板表面平滑度的测定。采用空气泄入法,试验原理是:在规定压力下,将纸

6、和纸板放在玻璃量砧上,产生半真空,从而吸入空气并使空气通过接触表面,测量真空度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所需的时间。平滑度仪的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他与图示结构不同测量原理相同的别克法平滑度仪均适用于本规范)。1-操作手柄 2-压头 3-胶垫 4-玻璃量砧 5-支足 6-按键 7-显示器 8-打印机 图1平滑度仪结构示意图3 计量特性3.1 试样加压机构平滑度仪的压头对试样施压,应产生(1002)kPa的接触压力。3.2 测量系统的密封性平滑度仪测量系统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大容器真空压力在60min和小容器真空压力在6min内减少量应不大于0.13kPa。3.3 玻璃量砧玻璃量砧为环形,环形有效面积为(1

7、00.05)cm2,平面外径(37.40.05)mm,孔径(11.30.05)mm,不应有划痕和裂纹,平滑度仪玻璃量砧的基准平面(上平面)应符合如下要求;表面粗糙度Ra0.025m;平面度误差0.4m。3.4 胶垫胶垫几何尺寸:厚度(40.2)mm,直径45mm的圆形或边长不小于50mm的方形;最大厚度变化为不超过0.05mm;3.5 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平滑度仪测量过程中的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 单位:kPa计时点计时点计时点真空压力允许误差真空压力允许误差真空压力允许误差50.660.0748.000.0729.330.073.6 真空容器容积误差大真空

8、容器,包括到玻璃量砧表面的连接管,容积为380mL,容积误差为1mL;小真空容器,包括到玻璃砧表面的连接管,容积为38mL,容积误差为1mL。3.7 进气量及误差大容器50.66kPa降到48.00kPa的进气量为(100.2)mL;小容器50.66kPa降到48.00kPa的进气量为(10.05)mL;大容器50.66kPa降到29.33kPa的进气量为(801.0)mL。3.8 计时器计时误差计时器计时误差1000s1s。4 功能性检查4.1 测量系统管路阻力检查真空压力从50.66kPa降到29.33kPa的时间,应不超过2s。 玻璃量砧上不放试样,操作手柄将压头压下,抽真空。当真空压力

9、抽至50.66kPa以上时真空泵停机。当真空压力降至50.66kPa时操作手柄抬起压头,从平滑度仪上读出从50.66kPa降至29.33kPa的时间。 5 校准条件5.1 环境条件5.1.1 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80%。5.1.2 工作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出额定电压的10%。5.1.3 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5.1.4 工作环境清洁,无震动。5.1.5 无影响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5.2 计量标准及其他设备5.2.1 数字压力计(或同等级真空压力计):准确度等级为 0.02级,分辨力0.01 kPa。5.2.2 标准测力仪:准确度等级0.3级及以上,分辨力0.1N。5.2.3 容积检验

10、专用装置。5.2.4 秒表:分辨力0.01s。5.2.5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150)mm,分度值0.02mm。5.2.6 粗糙度仪:示值误差(5nm+0.1A)。注:A为标准多刻线样板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标准值,单位为um.5.2.7 一级平面平晶。5.2.8 数字式气压计0.5级。5.2.9 其他通用量具、工具。6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 校准项目平滑度仪的校准项目见表3。表3 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校准项目首次校准后续校准校准方法条款1试样加压机构+-6.2.12测量系统的密封性+6.2.23玻璃量砧+-6.2.34胶垫+-6.2.45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6.2.56真空容器容积误差+6

11、.2.67进气量的综合校准+6.2.68计时器示值误差+6.2.7注:表中“+”表示需校准项目,“”表示不需要校准项目。6.2 校准方法 6.2.1 试样加压机构如图2所示先将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到标准测力仪的传感器,使钢丝绳挂在传感器上,标准测力仪置零除去钢丝绳自重,另外一端连接到加载杆另一端中心孔上,垂直向上的拉动传感器的另一端(保持传感器的受拉方向的中心和加载杆的中心在一条垂直线),加载杆刚刚被向上拉起时,读取标准测力仪上的值并记录到附录A.1的表1,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然后按式(1)计算接触压力。加载杆图2 试样加压机构称量示意图P=FS (1)式中:P接触压力,kPa; F加压机构的重量平

12、均值,N; S 玻璃量砧的环形有效面积,10cm2。6.2.2 测量系统的密封性将数字压力计接入测量系统,将压头胶垫压在玻璃量砧上,切换到大容器档位,将真空抽到50.66kPa停止抽气,保持60min,记录数字压力计真空压力下降值并记录到附录A.2;切换到小容器档位,将真空抽到50.66kPa停止抽气,保持6min,记录数字压力计真空压力下降值。6.2.3 玻璃量砧 用目测方法检测划痕和裂纹,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量砧的有效平面外径、孔径,用粗糙度仪检测表面粗糙度,用平面平晶检测平面度。 6.2.4 胶垫 用游标卡尺检查其厚度、圆形胶垫直径或方形胶垫的边长。测量4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胶垫厚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超过0.05mm。 6.2.5计时点真空压力误差选择50.66kPa、48.00kPa、29.33kPa三个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