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2776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2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ppt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重要性的含义并且掌握如何评估重要性,理解审计风险的定义,明确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1重要性的定义、及评估 ; 2审计风险的定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系 ; 教学难点:1重要性的评估,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 2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审计证据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练相结合 作业安排: P75 1、5、7,4.1 审计重要性,重要性含义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注意以下几点

2、: 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 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重要性的确定 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在审计计划阶段重要性被看作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尚不会影响合理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最大金额(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 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审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错报金额的大小,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比率 -基

3、准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考虑的因素,所选择的判断基础必须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所选择的判断基础应该能够反映财务报表使用者主体的要求,需要考虑判断标准的具体情况,需要考虑判断标准的具体情况,-当所确定的各个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时,应当选择其中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容忍错报)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1)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 账户性质:越重要,越低 该账户产生错漏报的可能性:越大,越高

4、验证该账户的成本:越大,越高,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各账户的重要性水平之和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举例:重要性水平分配 单位:万元,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具体情况,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引起违反合同义务履行的错报或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小金额错报或漏报的累计,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相关,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重要性被看作是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标准 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5、 -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2.错报或漏报的汇总,已经识别的 具体错报,对事实的错报,涉及主观决策的错报,推断误差 也称“可能误差”,是审计人员对不能明确、具体地识别的其他错报的最佳估计数 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 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3.汇总数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比较 -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应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提

6、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 -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应追加审计程序/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例:汇总数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比较,案例分析,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8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8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 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

7、要性的初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解析: 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4 000 *0.5% 20万元 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800 * 5% 40万元 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元。 2问题(1)、(2)涉及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问题,性质严重,尽管金额不大,但属于重大错报;问题(3),存货低估16万元,达到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80%,超过了存货的可容忍误差,属于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4.2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 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业

8、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应当足够低,以使审计人员能够合理保证所审计财务报表不含有重大错报,4.2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组成因素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重大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呈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

9、相联系 -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可能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 -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特别风险应考虑的事项 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 交易的复杂程度 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 风险是否涉及

10、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特别风险与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有关 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特征,管理层更多地介入会计处理; 数据收集和处理涉及更多的人工成分; 复杂的计算或会计处理方法; 非常规交易的性质可能使被审计单位难以对由此产生的特别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判断事项: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特征,对涉及会计估计、收入确认等方面的会计原则存在不同的理解; 所要求的判断可能是主观和复杂的,或需要对未来事项做出假设。,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审计人员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以获取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并可能随着不断获取审计证据而做出相应的变化,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

11、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审计人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程序,以降低检查风险 CPA只有通过对检查风险的控制才能将最终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的关系,4.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重要性水平越高,需要纠正的错弊越少,而该错弊也越容易发现(范围缩小),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审计计划阶段 ,需要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反向关系 审计执行阶段,随着审计过程的推进,

12、审计人员应当及时评价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或在审计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获取的信息,修正计划的重要性水平,进而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越高,怎么办?,审计人员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存在差异,案例分析,某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时,分别假定了ABCD四种情况 审计风险

13、评价,请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四种情况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分别是多少 (2)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 (3)说明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解析: (1) 情况A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1%60%=1.67% 情况B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2%50%=4% 情况C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3%80%=3.75% 情况D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4%70%=5.71% (2) A情况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所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 (3) 存在反向关系,单选 1下列有关审计重要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考虑一项错报是否重要时,既要考虑错报的金额,又

14、要考虑错报的性质 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要的 C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数接近但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无须要求管理层调整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职业判断,单选 2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多选 3在确定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检查风险 B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C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D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评估的审计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