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12596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专题: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程要求1实践的概念2.实践的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实践是认识的动力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7.真理的客观性8.真理的具体性9.真理的条件性10.真理和谬误11.认识的反复性12.认识的无限性对应学生用书p188一个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个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三个概念:实践、认识、真理三个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个方法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点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提示】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提示】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坚持实践的能动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3)实践的形式:人类的基本实践有三种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3、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提示】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不能等同。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自己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从书本和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提示】“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并不矛盾,它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提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二者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1

4、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3)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

5、观事物。2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性质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能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3正确理解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不能仅

6、限于认识论。因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根本原因。所以,实践的观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是因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得到解决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的含义和类型。实践的特点。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1(2019北京)一百多年前,艺术家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画在了纸上,展示了

7、人们对邮寄方式的幻想。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D)A科学幻想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幻想变为现实C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D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解析】此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随着科技进步,当时异想天开的想法,如今成为了生活中的现实。这说明通过实践,观念的东西可以变成现实的东西,D项正确;实践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A项说法错误,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指导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项说法错误,排除;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C项中的“人

8、们可以在想象中创造出现实世界”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2(2019全国卷)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A)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创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

9、扰,这推动了“草根发明家”的创新,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正确切题。“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原因,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正确切题。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观念创新不能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能否正确指导实践,而不是能否应用于实践,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2018北京)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

10、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析】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把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的关系看成是新旧事物的关系是错误的,A排除;与“人”字形铁路相比较,京张高铁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方面要高得多,这说明实践活动具

11、有社会历史性,B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C说法错误,排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D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4(2018海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

12、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展研学旅行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知与行的统一,也是因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正确;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都很重要,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错误。故选C。5(2018全国卷)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

13、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

14、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解析】此题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背景材料,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设问要求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属微观考查。其次要明确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两个方面。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信息“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立

15、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根据材料信息“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有: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考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绝不能因人而异,或以某些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真理的客观性是任何权势都抹杀不了的。(3)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