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2281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魏晋南北朝文学,一、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的发展情况 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赋风的转变以及辞赋发展的新特征, 2、了解掌握骈文、散文的发展情况。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特征。 2、魏晋南北朝辞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3、文章骈俪特征溯源,4、魏晋南北朝骈文的繁荣、代表作家和作品 5、魏晋南北朝散文概况 6、郦道元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四、重点和难点: 掌握建安时期人性觉醒、文学自觉对抒情小赋发展繁荣的推动作用,掌握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风貌。理解掌握南朝文学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对散文骈俪化的影响。,

2、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1、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一)骈文的特点,第一,语句方面:骈文讲究对偶,并且在句式上多用四六句式,所以骈文又称为“四六文”,骈四俪文是骈文在句式上最基本的特点。 第二,语音方面:骈文讲究平仄。讲究平仄的谐和调,是永明新体诗的追求,但这一时期受永明体诗歌创作的影响,文的创作也注意声调的谐美。尽管骈文创作没有象诗歌那样有“四声八病”的严格限制,但追求平仄配合,造成

3、辘轳交往,也是骈文文体的特点之一。 第三,用词方面:骈文一般注意征事用典和词藻的华丽,骈文实际上是一种诗化的散文。,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概况,一、辞赋新的发展变化。魏晋南北朝辞赋在建安、魏晋、南北朝三个阶段上,都呈现出新的发展和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汉末长期的社会战乱,铺陈宫苑、京都及由猎隆盛的大赋已失去了它的社会生活基础,代之而起的是抒情、咏物小赋。这类小赋题材广泛,大凡游览、物色、鸟兽、伤别、山川、草木都是赋家咏育对象。受诗歌的影响,这时期辞赋都充满诗意,或表达社会事件,或抒写个人命运,或表现人生理想,或描绘山水田园,抒情的成分都很浓,作家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赋的语言在

4、发展中逐渐华丽,追求句子齐整,排比对仗,声律和谐。,二、辞赋的类别。,魏晋南北朝辞赋大体可分为叙事、咏物、抒情三大类。 1、叙事赋。叙事赋是从汉大赋发展而来的,但这时期的叙事赋很少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也很少采用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并列铺陈的方法,而是着重叙写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变化的角度来铺写社会生活事物。叙写事物时,着重渲染气氛,着重描绘景物的生动形象。赋家的语言充满诗情,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与作家身世感。,2、咏物赋。咏物赋在汉代还多赋写个体事物,虽有托物言志之意,但寄托兴发不深。魏晋南北朝咏物赋题材广泛,风花雪月、江海山云、水禽林鸟、春燕秋蝉皆有赋文,它们广泛地表现了自然与社会中诸种事物的意义和

5、个性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事物观察理解的细致和深入。这些咏物赋也都有浓重抒情,虽是一草一木,都赋有人的性情思想,赋家不仅通过个体事物的特性写出它的社会象征意义,同时还把咏物与写景结合,写出某种事物的环境特点,写出某种事物的生活与时代氛围。,咏物赋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已经臻于完美成熟。抒情赋在汉代就间有出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都充满赋家浓重情思,富有诗意。从建安开始,这类小赋更加兴盛。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时代,作家多用作赋来驰骋才华。赋文甚多,呈现出缤纷灿烂摇曳多姿的局面。,抒情赋。抒情赋在汉代就间有出现,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都充满赋

6、家浓重情思,富有诗意。从建安开始,这类小赋更加兴盛。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觉醒时代,作家多用作赋来驰骋才华。赋文甚多,呈现出缤纷灿烂摇曳多姿的局面。这时期的抒情赋篇幅短小,语言凝炼,诗意浓重。它们有的十几句成文,有的数十句一篇,情思活泼,主题集中。抒情性极强。语言清丽流畅,赋中夹杂大量的诗句,诗意很浓、用典较多,且用典故中的本事议论抒情。抒情与描写结合,多借用自然界的形象事物表现社会生活的抽象性,形象生动。,三、创作特征。,第一,与两汉的辞赋创作相比,这一时期赋的题材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抒情、说理、叙事、登临、伤别等内容,无一不可入赋。 第二,赋的抒情性大大加强,而在体制上则趋于短小,长篇巨制的大

7、赋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抒情小开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辞赋创作的一大特征。 第三,由于受到骈文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辞赋在句式上逐渐骈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赋体,即骈赋。,四、代表作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赋家甚多,如建安时代的曹植、王粲、祢衡;魏晋时代的向秀、陆机、左思、潘岳、郭璞;南北朝时代的鲍照、谢惠连、谢庄、江淹、庾信等等。这些赋家都各有独到成就,或叙事,或咏物,或抒情,他们的赋篇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作家的风格特征。,(一) 建安赋家,1、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王粲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僚之家,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父

8、亲王谦是大将军何进的长史。王粲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幕府名士。,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不朽事业,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和七哀诗等作品。当时,有七位创作成就很高的人被称作“建安七子”,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王粲今存赋20余篇,咏物、抒情都有。王粲赋的特点也是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多数篇章采用骚体诗句。抒情性很浓,即使是写槐、柳、莺、鹤,也都有着鲜明的社会象征意义。他以抒情赋见长,最著名的是登楼赋。,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

9、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曹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登楼赋作于建安九、十年间,他避难荆州时候。赋中表达了一种动乱社会中眷念乡土与怀才不遇的感情,反映了军阀混战造成社会离乱的真实面貌。赋家的形象在赋中十分鲜明,感情由舒缓而紧张,由

10、单纯而复杂,写景、抒情融合,用典喻事适可而止,没有过多的铺陈藻饰,情感于朴素的言语中自然溢出。这篇赋充分地体现了建安小赋的特点,篇幅短小,叙写简要,情韵流溢,有紧系心弦的艺术魅力。,2、曹植。,曹植今存赋50余篇,虽或残缺,然全者还近多半。这些赋多在文酒集会上作,咏物、叙事、抒情皆有,一般都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尤以抒情赋见长,如感婚赋、登台赋、车渠椀赋、洛神赋、九愁赋、怀亲赋等等,充满诗情诗句,词采华美,具有感人情致。如叙人神恋爱故事的洛神赋,就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洛神赋,这篇赋,表现出曹植赋出色的描写笔力。如洛水女神出现的一段: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

11、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迴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赋家对女神的描写,观之如见其人,所之如闻其语,嗅之如得其馨,思之如获其怜。形象栩栩如生,千百年来人们不禁把她移植到雕塑上、画面上、戏剧舞台上。这种从发展变化的多角度铺写事物,是赋体文学的艺术发展。此外,这篇寓言写志之作感情真挚,抒情性极浓,辞采华茂而不艳冶,想象丰富而不离奇。比喻、烘托神妙,语句参差得宜,也体现出赋的语言的发展。,洛神赋极意刻画和描写了赋家与洛水女神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生活过程,生动地塑造出一个纯真美丽深情的神女形象。她情意缱绻,素志高雅,体态婀娜。赋家发挥了卓越的想象力,表现了洛水女神的尽善尽美。赋家

12、对洛水女神的爱慕是由浅而深的,由淡而浓的,他通过一种若明若晦、恍惚迷离的气氛,渲染出一幅缥缈的人间仙境。,展示了洛水女神的仙质圣洁与人情纯美,从而表达了人神之间的阻隔与一往情深。这篇赋在结构布局上扬弃了汉赋平铺直叙的呆板体式,组织形式变换而多姿。如在洛神起游之后,突然插进众灵嬉戏的欢欣场面,导致铺叙转入了另一新境。在洛神隐形之后,着重铺写赋家悲离怀念的复杂心情,使赋篇增添了悠然不尽的余韵。 曹植的洛神赋描绘对洛神的追求与幻灭过程,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在刻画人物体态和心理上取得很高成就,3、祢衡与鹦鹉赋,祢衡(173198),汉末辞赋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少有

13、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因拒绝曹操召见,操怀忿,因其有才名,不欲杀之,罚作鼓史,祢衡则当众裸身击鼓,反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人手杀之,因遣送与荆州牧刘表。仍不合,又被刘表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后因冒犯黄祖,终被杀。隋书经籍志有祢衡集2卷,久佚。今存文、赋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祢衡的鹦鹉赋,是托物言志之作。祢衡为人恃才傲物,先后得罪过曹操与刘表,到处不被容纳,最后又被遣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在一次宴会上即席赋篇,假借鹦鹉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和忧谗畏讥的心理。罗隐的这首诗,命意亦相类似。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

14、,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耐人咀嚼。,(二)魏晋赋家,建安时代灵活短制的小赋少见了,代之而兴的是咏物、抒情的长篇巨制。赋家直欲模拟汉人,铺张扬厉,追求形式宏伟。如何宴的景福殿赋,左思的三都赋,潘岳的藉田赋、笙赋,成分绥的啸赋,木华的海赋,郭璞的江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等等。赋家仍逞好盛心情,但这时不复有汉代社会局面,他们的赋也只有汉大赋的形式,而不复汉大赋的精神气魄。但这时期一些赋家的叙事、抒情小赋也还可观,它们受五七言诗的影响,多借景抒怀,情景和谐,语言活泼,在建安赋近风骚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时代风貌。,1、向秀与思旧赋,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

15、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思旧赋,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

16、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向秀今只存思旧赋一篇,赋文也很短,只有156字,是他在好友嵇康被杀后,重经嵇的故居时触景伤怀而作的。“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向秀二人,交谊很厚.后来,嵇康因不服晋王司马昭独揽朝政,被诬陷杀害.向秀在嵇康被惨杀后,在统治者的高压下勉强出任官职.一次,他经过好友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凄恻的笛声,不禁悲从中来,深深悼念嵇康,写下了这篇情恳意恻的思旧赋。这赋虽然很短,却成了悼念亡友的代表作。赋前有序,叙说了嵇康的绝妙才艺与高风亮节。赋文分两部分,前半写经过嵇康故居所见,后半抒发对老友的伤悼之情。所见景象:旷野萧条,穷巷空庐,一片荒凉死寂。赋家以景写情,景物的荒凉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