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2086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110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应急预案}第三章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原理与过程某某某长版(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刘涛博士,2020/8/4,第三章 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与过程,主要内容,2008.9.,3,重庆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的中石油集团四川石油管理局罗家16H井发生井喷事故,造成死亡243人的特别重大事故。,案例,井喷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黄菊等中央领导作出指示,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全力搜救中毒和遇难人员,防止有毒气体继续扩散,尽量减少伤亡,组织疏散周围群众,安排好群众生活,做好善后工作。,26日凌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率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到达重庆市开县,指导123井喷

2、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27日上午,咆哮肆虐84个多小时的罗家16H井被压井封堵,事故解除了最危险的警戒。,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2004年4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 2005.06,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副部长级),正部降为副部,影响巨大,6,事故应急缺陷分析1、事故预防方面,不能有效进行组织互救(相互通知),厂区规划存在事故隐患 如:选址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1、应急策划不够,2、应急安全教育欠缺,公众不了解高含硫天然气的危害,忽视警报,起钻违章违规作业,作业面缺少应急所需的必要设备、设施,7,1、缺少有效的防硫化氢中毒措施的事故应急

3、预案。,3、缺乏应急培训及防喷演习。,缺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应急设备与设施不足,缺少警报系统及通讯设施,事故应急缺陷分析2、应急准备方面,8,1、应急准备不足:防护器材、抢险措施、事故通报程序、发出警报方法等方面均缺陷。,2、应急指挥与控制不力:事故发生后未立即组织群众疏散。,3、应急扩大后未及时与属地政府等有关部门通报并获援助,4、交通及通讯不畅通 5、井队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后,未留专人监视井场有害气体浓度和井口喷势情况,不能及时确定何时具备点火条件,实施点火。,事故应急缺陷分析3、应急响应方面,9,后期的搜救因装备不当滞后 当地灾民的安置等问题,事故应急缺陷分析4、应急恢复方面,所有这

4、些都凸显出:,该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不充分,甚至缺失,美国政府应急预案编制研究表明: 虽然使用指定的预案编制过程不能保证成功 ; 不足的应急预案和不充分的应急预案编制是失败的因素,加强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意义重大,企业应急预案如何编?,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Diagram,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它建立在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之上。,企业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组织编制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编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编制程序:,法律规范 行政规章 部门规章和标准,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5、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查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办法,导则,应急预案编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必须按照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各部门共同参与,按照编制程序,扎实工作,并开展预案培训、教育、演练。,1、应急预案要有针对性,预案编制要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关键的岗位和地点、薄弱环节、重要工程,2、应急预案要有科学性,预案编制必须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分析论证,制定出科学的处置方案,使应急预案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严密同一、协调有序、高效快捷地应对突发事件。,3、应急预案要有操作性,企业编制的预案应能在第一时间用于

6、事故救援,能有效应对事故。特别是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4、应急预案要有完整性,企业应急预案内容要完整,包括功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适用范围完整等所有基本信息的完整。,5、应急预案要有符合性,企业应急预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6、应急预案要有可读性,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写要有条理,简单易读,7、应急预案要相互衔接,企业应急预案与上级单位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下级单位应急预案等要相互衔接。,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体系的建立不是以主体为单位的,不是一个企业有一个应急预案就可以了,而是不同的主体针对每一种风险都应该有一个应急预案,因为不同风险的发生机理、危害程度

7、和处置办法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预案编制应当坚持一险一案原则。,注意:一险一案,第九条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由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居委会、村委会等法人和基层组织制定,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可调用或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如何实施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 大型企业集团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本集团应急预案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

8、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风险隐患分析、处置工作程序、响应措施、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以及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对预案应急响应是否分级、如何分级、如何界定分级响应措施等,由预案制定单位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主要内容,第二节 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环发2010113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

9、2013,2013-07-19发布2013-10-01实施,30,应急预案编制步骤:,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8个步骤: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资料收集 风险评估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的更新与维护,一、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

10、应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部门有关人员参与,哪些人要参与呢?,不要忽视村民代表的作用,应急管理专家 应急技术专家,在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时,还需要注意一下问题: 明确谁总体负责预案的编制工作?(*是编制小组的负责人) 谁是编制小组的成员?他们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可以表格形式列出) 谁拥有预案的最终同意权或最终认可权?(*是预案编制的授权人) 目标:应急预案计划什么时候完成?(预计*可以完成应急预案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

11、六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与相关的预案作好衔接。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或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二、 资料收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3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

12、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需要收集以下资料:,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相关部门、单位的应急预案 可用的应急资源,包括自身拥有的应急资源,以及周边地区可以使用的应急资源 相关环境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特点、周边人口分布和道路交通等资料 事故相关资料:本企业相关资料和本行业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故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有关单位概况、联系人信息、相关技术资料等,三、 风险评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13、应急预案编制导则,4.4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 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 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 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评价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等,

14、并指出事故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 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应急预案受到风险的影响 需要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处置,动态风险管理 检查风险变化 调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本质上是一种管理风险的过程,应急预案编制是进行系统风险管理、减少或消除未来风险的工具。,风险分析,前期准备,风险辨识,分析可能性,分析后果,确定风险水平,反馈更新,风险评价 与既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 进行风险排序,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处置 风险保留 风险控制 风险转移 风险规避,脆弱性分析,风险承受力,风险控制力,补充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图,(一)危险和有害因素

15、(危险源)分类,对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方法很多,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2、电伤害 3、振动危害 4、非电离辐射 5、明火 低温物质 6、标志缺陷 7、防护缺陷,8、噪声 9、电离辐射 10、运动物伤害 11、高温物质 12、信号缺陷 13、有害光照 14、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爆炸品 2、易燃液体 3、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4、放射性物品 5、粉尘与气溶艘 6、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7、易燃固

16、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8、有毒品 9、腐蚀品 10、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1)体力负荷超限(2)听力负荷超限(3)视力负荷超限(4)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 心理异常(1)情绪异常(2)冒险心理(3)过度紧张(4)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1)感知延迟(2) 辨识错误(3)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1、指挥错误(1)指挥失误(2)违章指挥(3)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1) 误操作(2)违章作业(3)其他操作错误3、监护失误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56,(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