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1201 上传时间:2017-06-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1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 2005.650R eport报道ww w.21 echi na.c om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冰山一角, 为通信技术的延伸与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无线接入、 RFID 、 移动计算等通信科技助阵, 物流信息化依靠技术创新改造原有商业模式, 竞争力凸现RFID 、 移动计算助阵无线技术再造物流信息化海尔 : 物流配送中心的无线化运作在青岛市海尔工业园物流中心, 6000 多平方米的物流中心里仅有 10多个工作人员忙碌其中, 10 多台运货车穿梭其间。 此前, 这里的工作人员超过 200 人。 而且, 正是这个立体仓库, 使得海尔节省了 43 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仓储面积。这一切

2、神奇变革的答案来自于海尔实施的物流信息化建设, 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巨大能量。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适应市场的一大具体要求, 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争夺市场先机, 其特征在于对无线技术的投资。现代物流配送除了具备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和先进的物流技术之外, 还应具备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 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率和效益, 而这种管理系统的思路则来自于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建设。过去物流行业流行的 “大而全” 思维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概念仓储可以通过租用或者直接建设完成,运输资源可以通过合同车队或者组建车队来完成。 物流企业不一定要建构在运输和仓储之上, 运

3、输和仓储能力也不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备要素, 这些都不再成为左右物流企业发展步伐的关键因素。在现代物流概念中, 急需依托信息网络来提高单位成本的运作效率。 仓储资源的合理整合是为了缩小供应与需求文 / 杨柳2005.6 电子商务 51报道Report之间的时间与数量偏差, 运输资源的整合则是为了达到即时供应的效果。在海尔物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中,使用无线网络和相关软件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只需扫描物料周转箱上的条形码, 就可以轻松完成收货程序 ; 而如果物料不在定单范围内, 信息终端就会自动报警, 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库存增加。使用无线网络进行的业务操作和原有网络管理功能的延伸, 使仓库的任务不

4、再是用来储存物资, 而是过站物流的一个节点。 它暂时存放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 然后由计算机进行配套, 把配置好的零部件直接送到生产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无线网络技术能够帮助制造企业的物流配套趋近 “零库存”。沃尔玛 : RFID 的信息化威力2002 年, 就任沃尔玛 CIO 刚满一年的琳达 迪尔曼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 她着手在这个价值 2.7 万亿美元的零售企业的庞大供应链内部普及 RFID 。使用了 RFID 技术之后, 这家总部位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全球最大零售企业, 可以通过网络追踪商品库存从中国的供应商一直到遍布世界各地的超市货架。 这次技术革新是自山姆 沃尔玛 (沃尔玛创始人) 1

5、984 年发射商业卫星跟踪货物以来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RFID 即无线射频辨识系统 (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是一种具备无线通信能力的小型芯片。 RFID 犹如一个微型无线电发射器, 它不用电池, 能量来自读卡器的电磁场。 它传递信息的速度是条形码所不可比拟的 : 每个读卡器能在 1/4 秒内读出 200 个标签。由于体积小, 成本低, RFID 可以做成薄如纸片的标签, 直接贴在包装上,或者成为微粒埋入商品内部, 从而替代传统的条形码。 随着技术的发展, RFID功能越来越强, 价格越来越便宜。 今天美国市场 RFID 芯片的价格为数美分至数十美分

6、, 将来随着普及和量产,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沃尔玛的推崇, 全球信息化产业将目光锁定 RFID 。 以日立、 飞利浦、 德州仪器等为代表的芯片商, 不断推出新型 RFID 产品 ; 微软、 IBM 、 Oracle 和 Sun等软件巨擘, 针对 RFID 所产生的庞大数据流量, 提出解决方案 ; 沃尔玛、 塔斯科、 麦德龙等零售业巨头为 RFID 提供应用环境。种种迹象表明, RFID 的产业链正在悄悄形成, 并快速进入主流。 不久前, 华尔街分析师宣称, RFID 的总体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数百亿美元。 有统计数据表明, 全球年销售额 50 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中, 有 70% 的企

7、业表示已制定出RFID 计划, 并将于未来的 18 个月内实施 ;而 25% 的企业表示今年将投资 50 万到100 万美元普及 RFID 技术。有专业人士认为, 要想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效益, 就必须使供应链上的成员及时获得其他成员和各业务环节上的运行信息, 而信息的共享不足就会发生供应链的断裂和效率低下。先进的射频技术可以加强这些环节的自动化程度。 这样便可提高业务运行的自动化程度, 大幅降低差错率, 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RFID 系统可以实现从商品的设计、 原材料的采购、 半成品与成品的生产、 运输、 仓储、 配送、 一直到销售甚至退货处理和售后服务等所有供应链上的环节进行实

8、时监控。也有人认为, 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 行业建设应该 “扬长避短”, 以雇用人力来与技术投资抗衡。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能否达到与创新技术同样的效率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较。当物流企业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时, 如每天配送 10 万件以上物品, 用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无法满足需要。一是手工登录速度太慢, 大约为自动识别录入速度的 10% ; 二是出错率高, 按人工出错概率统计数据, 每 10万件一般可能有 100 件物品信息被录错。而作为替代人工输入的手段, 无线标签有着投入小, 识别快速、 准确的特点。 据统计, 由人工键盘输入的差错率为 1/300 , 而商业标签的

9、差错率仅为 1/300000 。 同时, 使用无线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 能更好地满足物品的快速和准确摆放的需要。除商品标识外, 高效的物流活动需要对由销售单元组成的储运单元、 货运单元及其在物流流程中的位置进行标签标识。 目前, 我国 60% 的制造企业已经应用商业标签, 但还有 75% 的企业的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没有标签标识,93.6% 的制造企业、 100% 的批发企业和 97% 的零售企业没有采用位置码。这就加大了手工操作的复杂性, 同时也影响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 限制了物流管理自动化的实现。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 中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并非 “朝发夕至”,而要着眼于整个应用环境的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