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题6 关键能力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1届高考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专题6 关键能力 第3讲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高考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4选1)的形式,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且往往从人物、时间、地点、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回避简单的翻译错误,以曲解文意为主要设错点,难度略有增加。一、概括分析题命题特点例析因为选项命制的特点是采用“概括分析”的形式,常常是先对人物某一方面(性格或事迹)做简明扼要的归纳,分析是对概括的陈述、解释,多以事例为主。设误可能在“概括”部分,也可能在“分析”部分。选项“分析”部分文字较多,信息量较大,往往是文中多处文句的综合,因此应将“分析”部分切片,层层比对,便于化整为零,逐一
2、攻破。典题试做(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文言基础篇第1讲二、文言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
3、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尝试解答_技法演示选项切片分层比对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与原文“吴起者,卫人也”“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对照,表述没有错误。“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与原文“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对照,表述没有错误。“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与原文“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对照,表述没有错
4、误。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与原文“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照,表述没有错误。“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与原文“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对照,表述没有错误。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
5、,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与原文“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对照,表述没有错误。“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与原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对照,“他深表不满”错误,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吴起并没有表示不满。故本项错误。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与原文“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
6、晋;西伐秦”对照可知,表述没有错误。“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与原文“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对照可知,表述没有错误。“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与原文“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对照,表述没有错误。答案C二、“5大比对角度”“10大命题设误点”分类例析比对人物命题设误误解形象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张冠李戴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比对方法要围绕“
7、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2014广东卷)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选项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分析答案从误解形象的角度设误。“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敞进读
8、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也就是说,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是“犯颜直谏”。【参考译文】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舜有孝亲友爱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百姓罢了。”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
9、。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2018浙江卷)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选项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分析答案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对照原文可知,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不是太初,太初对这种做法是“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参考译文】景祐初年,青州牧以荒废政务、逸乐过度、恣意放任为能事,(他)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各地
10、的士大夫喜欢他不受礼教的束缚,一致效仿他,渐渐形成风气。太初厌恶他,认为他是使风俗大乱的根源,作了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诗最终传到皇上那里,皇上立即追究青州牧的罪过。比对时间、地点命题设误时序颠倒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空间错位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比对方法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述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2019全国卷)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
11、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分析答案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误,属时序颠倒,偷换时间、地点。从原文来看,是孝文帝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参考译文】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刚刚接受过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
12、)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趁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孝文帝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2018全国卷)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选项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
13、让他留任。分析答案从空间错位的角度设误。选项中为“蜀地饱受侵扰”,原文中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与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参考译文】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比对关键词语命题设误曲解文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归纳不全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比对方法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原文(2018全国卷)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元兴元年,病卒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选项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