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11060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第四复习幻灯片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材第七课,思考问题: 1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2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4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几类? 5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有什么不同?,1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2法律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保护作用。,4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为几类?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5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人什么不同? (1)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小,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6刑法的含义是什么?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7什么是犯罪,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

3、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8什么是刑罚?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9怎样做到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 (1)重视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3)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谨慎交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5)许多违法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4、,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阅读教材第八课,思考问题: 1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有哪些?3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4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5怎样做到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6青少年应怎样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7、为什么国家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1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 3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

5、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4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哪些? (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5怎样做到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想到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 可采用非诉讼手段,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方面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保障权益。 也要敢于打官司,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青少年应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1)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

6、2)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7、为什么(国家/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7、,1、海南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对财产予以追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附加刑有(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D,2、2011年3月28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启动。部分中小学生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这 一活动的开展( ) 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有利于建设安全

8、和谐的校园 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A、 B、 C、 D、,A,3、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B、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C、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D、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C,1、_讼俗称“民告官” 2、_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3、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_ 4、_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_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6、_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行政,诉

9、讼,法律,非诉讼手段,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4、材料一:根据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得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材料二:2011年5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高晓松因醉酒驾车,造成四车追尾、三人受伤的交通事故。 (1)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它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何区别?(4分) (2)高晓松因醉驾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4分)(答两条即可) (3)请你设计两条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4分),(1)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它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何区别

10、?(4分)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一般违法行为 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尚未触犯 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而犯罪具有严重 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2)高晓松因醉驾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4分)(答两条即可) 说明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请你设计两条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请不要酒后驾车!酒后驾驶害人害己!酒驾猛如虎等,5、七年级某班学完了思想品德课本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校内开展调查活动,请你设计一个调查计划。 (1)调查主题(2分) 关于本校学

11、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情况调查。 (2)调查对象(2分) 本校初中生 (4)调查方式(至少写出两个,2分) 问卷调查、座谈会、随机调查、 网上调查、电话抽查等。 (5)为纠正同学们不良行为习惯,请你分别给学校、家庭、学生提一个建议(6分),(5)为纠正同学们不良行为习惯,请你分别给学校、家庭、学生提一个建议(6分) 学校:在学校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如请专家到校谈谈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也可以出一期关于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黑板报。) 家庭:家长应监督、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品行。如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也可以经常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及时指正。) 学生:应提高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

12、法。如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每点2分),6、初中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但他仍不思悔改,发展到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还参与赌博,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后,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1000元。经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请回答: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6分) (2)、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

13、启示?(10分),(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规校纪?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6分) 违纪行为有:张某跟社会上有流氓行为的人来往,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 一般违法行为有:张某在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参与赌博。 犯罪行为有:张某持刀爬进李大娘家盗窃财物,被发现后,把李大娘打昏在地,抢走了现金1000元。,(2)、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10分)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青少年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2分) 课本P100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

14、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2分)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2分) 因此,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3分) 所以,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做个遵纪守法的公民。(1分),7、一天,小李坐公交车回家,车上十分拥挤。小李突然察觉口袋动了一下,小李一把抓住小偷的手。小偷哀求小李放了他。怎样处置小偷呢?乘客们议论开了,形成多种意见。 (1)请你设想一下乘客可能会形成哪些不同的意见?写出2种即可。(6分) 乘客可能会形成的不同意见:把小偷送到派出所,交给民警处理;将

15、小偷打一顿,然后放了他;口头警告小偷不许再偷东西,然后放了他。(2点即可) (2)你认为小李应该选择哪种意见?请说明理由。(8分),(2)你认为小李应该选择哪种意见?请说明理由。 小李应该选择上述第一种做法,即把小偷送到派出所,交给民警处理。(1分)因为: 这说明了小李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并使小偷受到了应有的制裁。(2分) 课本P113我们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1分)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1分) 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1分)

16、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分),8、15岁的小朱平时就爱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旷课,甚至夜不归宿。家长和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那都是是小事。一次因为和斥责自己的父母争吵几句,小朱一气之下便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说小朱夜不归宿的那天晚上受几个社会不良少年的唆使,持刀抢劫了两名学生,并致使两名学生重伤。 (1)小朱有哪些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5分)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远离违法犯罪?(5分) (3)请为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说一句忠告的话(3分),(1)小朱有哪些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5分) 旷课、夜不归宿。 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给家庭、社会和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使青少年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人格上的缺陷。(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