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10601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饲料化学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4,1,第二章、饲料化学,碳水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脂 类 矿 物 质 维 生 素 水 分 其 他 成 分,2020/8/4,2,动物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各种植物性和动物性的饲料。因此,了解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基础,是我们进一步学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原料、饲料资源开发与饲粮配制技术的基础。,2020/8/4,3,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类有机物质。 植物性饲料:一般约占植物体干物质的50 80。 动物性饲料(除乳以外):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到1,但却是动物体中重要的组织、能源、贮备物质和合成某些外分泌成分如乳脂

2、、乳糖的原料。,2020/8/4,4,碳水化合物的名称来源于法语 de carbone (氢氧化物,水化物) ,最初用于含有 C、H、O元素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大元素遵循 C:H:O 为 1:2:1 的结构规律构成基本糖单位,可用通式(CH2O)n描述不同碳水化合物分子的组成结构。但少数碳水化合物并不遵循这一结构规律。 根据单糖的聚合度,主要分为3大类(如图21,P19):即单糖(不能被水解的简单化合物)、低聚糖(单糖聚合度10的碳水化合物,又称寡糖)、多聚糖(单糖聚合度10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又称多糖)。 此外,尚含一些糖类衍生物(如几丁质、甘油等)。,2020/8/4,5

3、,一 单 糖,单糖(monosaccharide)是最简单的一类碳水化合物,包括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及衍生糖。 其分子结构特点:1个碳原子的2个共价键分别与1个氢原子和1个羟基相连(HCOH),余下2个价键再分别与其它碳原子相连;每个糖分子中均含有1个羰基(=CO也称碳氧基)。也就是说,从化学结构特点看,单糖属多元羟基醛、酮或它们的缩合物。故有人又将单糖分成醛糖(如葡萄糖)和酮糖(如果糖)(如图2-2)。,2020/8/4,6,图2-2 醛糖与酮糖的结构式,CHO CH2O (CHOH)n CO CH2OH (CHOH)n-1 CH2OH 醛糖 酮糖,2020/8/4,7,单糖不仅有链

4、状结构,同样还有环状结构(如图2-3)。一般在单糖分子中碳原子数达5个时可借助“氧桥”形成稳定的环。 单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实际上是同分异构体。环状结构最重要,例如葡萄糖在晶体状态或水溶液中,绝大部分是环状结构,在水溶液中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可以互变。,2020/8/4,8,OH HC CH2OH (CHOH)n-1 O HO C HC (CHOH )n-1 O CH2OH CH2 环状醛糖 环状酮糖 图2-3 环状醛糖与环状酮糖的结构式,2020/8/4,9,所有糖类都有不对称碳原子,故都具有旋光性。旋光性也是鉴定糖的重要指标。 甘油醛为例说明糖的旋光性。凡羟基在甘油醛的不对称碳原子右边者被

5、称为D-型,而在左边的称为L-型 (如图2-4),2020/8/4,10,CHO CHO H C OH HO C H CH2OH CH2OH D(+)- 甘油醛 L(-) 甘油醛 图2-4 D - 甘油醛和L 甘油醛的结构式,2020/8/4,11,由于单糖分子中既具有醇的结构(CHOH),又有醛基(CHO)或酮基(=C=O)的结构,这就使得单糖既可起多羟醇作用(如酯化、脱水、脱氧、氨基化等),又可产生醛或酮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性)。 通常以糖在碱性溶液中对某些金属离子,尤其是铜离子或银离子的还原能力来说明它们的还原性,并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基础。这些醛糖或酮糖在化学反应或酶促反应中被氧化成糖酸(

6、还原糖)或被还原为醇。,2020/8/4,12,单糖中以戊糖(五碳糖)和己糖(六碳糖)最为常见。 对动植物来说是最重要的。 戊糖中的核糖核酸的组成成分。 己糖中的葡萄糖动物体极易吸收的一种糖(胃壁直接吸收),可为动物组织提供能量。 果糖(由葡萄糖经异构化反应转化而来)糖中最甜者,供能上虽与葡萄糖相同,但在吸收、运载等营养生理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应注意合理利用。,2020/8/4,13,二、低聚糖,低聚糖(oligosaccharide)一般是指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其中以双糖分布较广,营养意义较大。,2020/8/4,14,双 糖,双糖(disaccharide)又称二糖

7、,是由2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一类糖。 植物组织: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海藻糖、蜜二糖等, 动物乳:中则含有较多乳糖。 双糖在动物体消化道内需经相应酶作用分解成单糖,才能被动物体吸收利用。,2020/8/4,15,蔗糖(sucrose)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一种非还原性二糖。含量较高的有甜菜(1520)、甜高梁(1018)、甘蔗(1015)、枫树(36)等。各种果实、根茎类、蔬菜与树木汁液中也有不等含量。 初生乳猪小肠和胰脏分泌的蔗糖酶极少,在生后1周内只能利用乳糖或葡萄糖,若喂蔗、果糖,则可引起乳猪严重下痢,一般乳猪出生2周后才可喂少量蔗糖或淀粉。 犊牛消化道内的双糖酶或胰糖酶发展更

8、慢,2月龄时才可利用。,2020/8/4,16,麦芽糖(maltose) 为淀粉与糖原的组成成分,由2分子葡萄糖缩合生成,也属一种还原性双糖。大量存在于发芽的谷物中尤其是麦芽中。动物体内含相应的酶,故可被直接吸收利用。,2020/8/4,17,乳糖(lactose)是半乳糖以-1,4糖苷键与葡萄糖结合而成的一种还原性双糖,主要存在哺乳动物乳中。动物种类不同,乳中含量不同,如牛乳中含4.5%5.5%,猪乳中含4.9%,马乳中含6.1%,山羊乳中含4.6%,人乳中含4.0%5.0%。由于乳糖酶仅存于幼小哺乳动物体内。因此成年家畜如摄取如乳糖过多时,除被肠道微生物发酵后吸收外,剩余者排出体外,造成浪

9、费。,2020/8/4,18,纤维二糖(cellobiose) 纤维素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其它不少多糖和糖甙的组成成分,它是 2个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的。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只有当纤维素经微生物发酵、酶解或酸水解时,才会产生游离态纤维二糖。动物体内无相应水解它的酶(-葡萄糖苷酶),故无法直接利用。,2020/8/4,19,其他双糖: 蜜二糖、龙胆二糖、松二糖等。,2020/8/4,20,其它常见的低聚糖 主要有棉籽糖、水苏糖等。 三糖 主要的三糖(trisacoharide)有棉籽糖、甘露三塘等。棉籽糖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一种无还原性三糖,棉籽中含量较高(约8.0),大豆、成

10、熟的甜菜、蔗糖废糖蜜中有一定含量(约0.5)。,2020/8/4,21,四糖 (tetrasaccharide) 主要有水苏四糖 ,是一种由1分子果糖、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的半乳糖组成的四糖,常见于多种植物的根茎和籽实中,而以唇形科水苏属(Stachys)植物含量较高。,2020/8/4,22,甘露寡糖(manoligosaccharide,MOS)又称甘露低聚糖或葡甘露寡聚糖,是由几个甘露糖分子或甘露糖与葡萄糖通过-1,6、-1,2或-1,3糖苷键连接组成的低聚糖。甘露寡糖广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儿豆胶、田菁胶及多种微生物细胞壁内(葡甘寡聚糖)。 目前饲料添加剂用甘露寡糖提取于酵母细胞壁。甘露寡

11、糖不为单胃动物消化酶分解。有报道:甘露寡糖可作为动物肠道内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的营养素,有促进消化道有益菌株的增殖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还有促进机体免疫力提高和促进动物生产的作用。,2020/8/4,23,利用低聚糖应注意的问题 1. 动物本身无消化棉籽糖和水苏糖等的酶。大肠微生物虽对其可进行发酵,但常产生引起胃肠臌气的气体如CO2和H2。因此,豆类或豆类产品等食入过多时,易发生肠胃臌胀。 2. 低聚糖中,有的有还原性如麦芽糖,有的无还原性如蔗糖。了解还原性的意义在于,原料或成品中单糖或还原性糖的羰基,在加热或长期贮藏过程中,易与氨基酸或胺发生缩合反应(羰氨反应),并产生黑褐

12、色素称为“褐变反应”或“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结果降低了饲料中氨基酸效价。,2020/8/4,24,三、多糖,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10个糖单位以上单糖分子经脱水、缩合而成,属一类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单糖数多在100个以上。多糖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体内,动物体内也有少量分布(主要为糖元)。 从其功能角度,多糖可分成:营养性多糖(贮存性多糖)如淀粉、菊糖、糖元等和结构多糖,多糖一般不溶于水,只有水解或发酵后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2020/8/4,25,淀粉(starch)是由D葡萄糖组成的一种多糖,以微粒形式大量存在于植物种子、块茎及干果

13、实中。玉米、高粱、小麦等谷实中含量高,一般可达60%70%;甘薯、木薯、马铃薯中含量约2530。 淀粉分直链淀粉(溶于热水):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的链状分子;支链淀粉(不溶于热水):除葡萄糖以-1,4糖苷键结合的主链外,尚含有-1,6糖苷键与主链相连的支链。 一般淀粉中,直链淀粉约占15%25,余为支链淀粉。而糯米、粘高梁中99的淀粉属支链淀粉。豆类淀粉中基本是直链淀粉 (如大豆仅含0.40.9支链淀粉) 。,2020/8/4,26,淀粉的特性 可概括为“三化”,即糊化、老化和胶化。 糊化 指天然淀粉颗粒(生淀粉、-淀粉)在适当温度(不同淀粉、不同温度)下在水中膨润,分裂成均匀、有粘性的

14、糊状溶液,此现象即称为淀粉的糊化,处于这种状态的淀粉被称为-淀粉。一般支链淀粉易于糊化。淀粉糊化的实质是淀粉分子间氢键断裂和联系变松散,故-淀粉易于消化利用。,2020/8/4,27,老化 指糊化淀粉缓慢冷却或在室温下长期放置后变得不透明,甚至产生沉淀,此现象即称淀粉的老化。一般直链淀粉易老化。老化的淀粉较难以被淀粉酶水解,不利动物消化利用。淀粉老化的实质是相邻分子间断裂的氢键逐渐恢复。生产中对淀粉的老化特性应特别重视,以防造成浪费。,2020/8/4,28,胶化 是指利用高温或其它手段使淀粉粒破碎的过程。淀粉产生胶化的原因是淀粉分子中虽含有很多的羟基,但这些羟基是通过高强度化学氢键结合的,从

15、而使淀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涨破或抗压碎能力。特别是马铃薯中的淀粉粒,若不经高温处理,猪禽消化道中的酶就无法进入淀粉粒内,从而产生消化障碍。,2020/8/4,29,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利用 动物采食饲料后,饲料中的淀粉便会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多个长短不一的多苷链片段(统称糊精),然后再变为麦芽糖,最终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2020/8/4,30,糊精(dextrin)是淀粉消化或加温水解而产生的一系列有支链的低分子化合物。据研究,支链淀粉在动物消化过程中可先分解成-极限糊精,-极限糊精再在糊精酶作用下进一步水解成麦芽糖与葡萄糖,供动物利用。由于糊精是嗜酸菌的良好培养基,因而在动物消化道内有

16、促进B族维生素合成的功效。,2020/8/4,31,糖元 糖元(glycogen)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是糖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另一种形式。除酵母中含量较高外(占干物质的320),一般饲料含量极微。 糖元由葡萄糖合成。化学上把由葡萄糖合成糖元的过程称为糖元生成作用。 糖元的分解是糖元首先在磷酸化酶催化下生成葡萄糖-1-磷酸,又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下转变成葡萄糖-6-磷酸,最后再在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下在肝、胃中水解为葡萄糖和磷酸,以补充血糖。,2020/8/4,32,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NSP)是植物的结构多糖的总称,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它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