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地理教学的课后记泉州九中 陈静日常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进行得如何,要靠反馈来实现,反馈是师生双方围绕课程和方法而表现出来的,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观察掌握并记录,见微而知著,就能及时做出反馈来影响教学进程面对修订极少的高中地理教材上下册,笔者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认为坚持写课后记可以收到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什么是课后记?课后记,即教学后记,简称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课后记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学生的、教师的两种类型学生的”课后记这类课后记主要是教师讲授新课过程中和讲完后从学生方面获得的信息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和学生的练习等可以获得有关教学的一些反馈信息讲完课后教师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也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将这些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综合归纳后填入教学后记中,为后阶段的地理复习,下一次同样内容的教学提供依据,供今后编写地理教案与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时提供参考。
“教师的”课后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之后,由于灵感的产生或对比等其他原因,忽然感悟到教学中某一个环节或方面有一个更好的处理方法,然后把这种体会写在教案后面作为教师,在讲完课后除了从学生方面获得信息外,还要多作自我反思,及时对教学状况和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学目的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组合,教材处理是否适当,课堂练习设计是否合理等等也有的教师临时变动教案凡此种种都是教师自己思维变化的结果 通过长期思考、总结教学体会,可大大开阔自己的思路,可以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提高真正达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写课后记新的时代和社会呼唤教师不仅要会教学,而且要有一定的教研能力现代地理教育需要大量教学科研型教师而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需要地理教师在不断积累、总结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地理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要善于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善于发现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扬长避短,以便自我发展、日臻完善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1、写好课后记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但面对的学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性格、兴趣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找到一个既符合教材严密的逻辑规律,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高一年在讲授《世界气候》时,因为我们的学生初中地理内容掌握程度很差,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只能瓦解记忆我就根据会考要求,降低难度,要求他们记住典型的地区、国家和城市的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及典型气候类型的分布并将这个教学情况作为教学后记的内容记下来,能为以后每年讲授之前先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一点真正地掌握一点 2、写好地理课后记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设计最佳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每节课有时感觉教法得当,有时觉得很失败因此捕捉教学“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有时是瞬息间完成的有思考就有灵感,要思考成功在哪,失败在哪,如何改进要善于捕捉“灵感” ,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例如,我在教高一的锋面气旋,采取图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效果并不好,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中发现学生难以理解,后来用北-冷、南-暖两大势力的斗争,谁赢以谁命名没想到这样形象而直接,这个难点就迎刃而解,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很多例子,我都把它记录在案面对新教材的改革,这样做,真是能较好的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能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
3、写好地理课后记为撰写地理教研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课后记是教师进行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教学行为的升华因此,教师的课后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坚持“记”上,而应该将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课后记整理出来,认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总结,并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教学经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以教学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撰写有关的教学教研论文,从而形成优秀的教师品质,为地理教育教学服务三、如何写好课后记课后记是教师的反思,是教师的总结,是教师的心得,是教师的教训,是垒筑理论高塔的一块块基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我作的课后记,感悟到要写好课后记,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记录学生所思所想,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兴奋的说话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 “在倾听中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的沉默,给了学生说的机会,采用以听觉为中心的交流模式,倾听学生的想法、需求、情感、思想、心理、差异、与人的关系有意识地记录下来后,加以鼓励,并在合适的时候在一些班级开展完全开放的自定主题的教学如高中下册的城市交通运输、城市问题等都可以采用开放自学的方式大家可以就我们自己这个城市的交通、城市问题进行探讨,也可形成小论文。
二是记录教材处理、时间分配上的心得,记录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时间的安排要根据教学反馈而做出调整如《海水运动》一课中,学生对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难以掌握因此我做出调整,采用一课时来教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还是按课本的图讲解规律其次板出世界海陆分布图总结最佳记忆规律,其实有的规律也是学生总结的要求学生和我一起简易示意图画第一从海区来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第二从洋流性质来讲暖流和寒流,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第三洋流流向采用 8/0 来记忆,按书写笔画的顺序,北半球的洋流流向用 8,南半球用 0第四洋流的名称主要记有要求的,可以按成因来记,也可以结合渔场来记最后用简易的世界洋流模式图进行各海区的互换,进行巩固总结规律,改变教法,指导学法是能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记录在学生学习时需要点拨之处和点拨的时机有些常识性的东西,可在课堂上学生转不过弯来,做出错误判断在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加点拨生活与课堂的关系,学生就能理顺思路,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点拨的时机也非常重要,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是旁观者,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在何时在何种程度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这些点拨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何时给出自己的看法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思考,都是值得反思和记录的问题。
四是记录课堂中的疑难问题,以期随时解决要肯定他们的质疑精神,加以奖励,并且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要“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 ,敢于对书本知识、对老师说“不” ,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百科全书,不要把自己神化,碰到疑难的问题,在学生面前无需掩饰,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我不知道”远比告诉学生一个错误的答案更好,但如何解决不知道的问题的方法,教师必须是清楚的,而且要告诉学生该如何去做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一起寻找资料,进行验证,以解决疑难问题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切磋,如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教材中未点明是天文四季还是气候四季?例二课本中的地下水示意图中的自流井画错例三,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会误导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这点我叫学生去查资料去探讨课本练习中也有旧教材的痕迹等等就不一一例举切磋的内容得到了确证后,学生从事件本身看到教师学习的过程,自身也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五是记录作业中的普遍问题,下次教学时有的放矢,让学生减少失误,记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利用错误进行教学的心得。
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告诉了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多多体会“优”的喜悦,起到正反馈作用如盐度的符号用%,地球公转示意图的二分二至的判断,热力环流的判读,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等,学生往往错误,应该让学生警觉、注意,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六是记录学生的补充资料和教师的补充资料补充资料,新教材这点做的很好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况且高考是能力的考试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获得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三峡工程的世界之最、建造时间、坝址、出现的问题、意义;长江流域的面积、人口等情况;各种农产品的生长特点、产地等;泉州城市发展的过程及出现的问题、交通问题等等让学生获得的知识,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寻找资料的过程和被认可的满足和喜悦七是记录平行班的不同情况和评价体系,如课前准备、课堂闪光点、课后延伸实践作业完成情况等,做好反馈总结,做到因班施教,更有针对性成功的体验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针对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评价体系,给学生创造各种获得优秀的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不同班级侧重点不同,以最大限度让学生得到成功为目的,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评价发挥选拔、调节反馈、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积极导向和记录成长的重要。
作为地理教师,坚持写好课后记有许多好处也可以写写 “别人的”教学后记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部门和学校经常要举行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各级领导和地理同仁会对教师讲的课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意见,教师要珍视这些宝贵的意见进行处理并写在教案后面年青教师要经常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地理教师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听课指导,虚心听取意见,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充实课后记的内容 由此可见,写好课后记是地理教师不断完善教案,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长期坚持写好课后记并充分利用课后记,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有利于成为新世纪的科研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