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10249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127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第2章建筑设计(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建筑设计简介,2.1建筑平面设计 民用建筑按其空间的使用性质分为: 主要功能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和其他空间这三部分。,2.1.1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1. 房间面积大小的确定 (1) 房间的面积组成 房间的面积是由家具设备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图21为住宅卧室和教室面积的分析。,(2)房间的面积确定 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家具设备及人们使用活动面,图22 使用家具设备的近旁尺寸,(2)使用房间的人数及使用房间的特点 表21 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3)房间采取不同的使用方式,房间设计就有差异(考虑的是室内的交通面积)

2、,图23 使用方法不同对房间的影响,2.房间的平面形状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功能要求的大量性房间,其平面形状常采用矩形,如学校中的普通教室,住宅中的居室,旅馆中的客房等,其开间、进深(长宽)的比例以1:121:15高宽比1:1.51:3为宜。 对于某些功能上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往往不需要同类的多个房间进行组合,为满足功能要求,房间平面就有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形状。如影剧院的观众厅有矩形、钟形、扇形、六角形等(见图24)。,图24 观众厅的平面形状,3.房间的平面尺寸 开间:亦称面宽,是指房间建筑外立面上所占宽度。 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确定房间的平面尺寸,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3、: (1)考虑室内使用活动的特点,满足功能要求。 (2)与家具设备的尺寸相配合,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并保证使用活动所需尺。,图25 房间尺寸与家具的配合,图26 房间尺寸与家具尺寸配合不好,主卧室要求床能够两个方向布置,一般开间常取3.3-3.6深度方向考虑横竖两张床中间能放一个床头柜,一般进深2.7-3.0,(3)满足采光、通风等室内环境的要求。 单侧:进深2窗上口距地面的距离。 双侧:进深4窗上口距地面的距离。 (4)考虑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并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在梁板式的墙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中,通常板较经济的跨度为2. 44. 2 m,梁较经济的跨度为59m。民用建筑中房

4、间的开间和进深一般以3M为模数。,(5)考虑房间的长宽比例,给人以正常的视觉感受。 房间的长宽比一般为(1:11:2)高宽比(1:1.51:1.3)。,4.房间门的布置 门主要应解决门的宽度、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等问题。 (1)门的宽度 门的宽度主要取决于人流量和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防火要求等因素。 一股人流通行所需的宽度一般不小于550 mm; 对通行人数不多的房间门宽可按单股人流考虑, 门的宽度一般为700 mm(卫生间)、800 mm(厨房)、900 mm(卧室)或1000 mm (办公室);,按两股人流确定门的宽度,一般为1200 mm或1500 mm;三股或三股以上人流确定门的宽度,一

5、般不小于1800 mm。 有大量人流出入的房间,如体育馆、影剧院和礼堂中的观众厅,门的总宽度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通过计算确定。 总宽度=疏散外门、疏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指标(m/百人)百人数,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房间门的宽度规定如下: 1)住宅中卧室门、起居室门及入户门的宽度不应小于900 mm,阳台门、卫生间门和厨房门的宽度不应小于700 mm; 2)中小学校建筑中普通教室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000 mm,合班教室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500 mm; 3)影剧院中观众厅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 mm; 4)办公楼中办公室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000 mm; 5)医院中病房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10

6、0 mm 。,(2) 门的数量 门的数量是根据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同时还应符合紧急疏散的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房间的面积超过60,且人数超过50人时,门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位于走道近端的房间(幼儿园,托儿所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以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宽度不小于1.4m。,(3)门的位置 确定门的位置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室内人流活动特点,便于家具设备布置。 2)交通流线简捷。 3)便于通行,有利于安全疏散。 4)有利于组织房间内的自然通风。,(4)门的开启方式 门的开启方式,一般应考虑人流畅通,节省面积,安全疏散等因素。

7、 门开启时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为避免妨碍门外走道或其他空间的使用,一般房间门宜向内开启,如普通教室、办公室、居室、客房、病房等房间的门多采用内开。使用人数较多、面积较大的公共活动用房,如观众厅、候车厅、营业厅等,为便于人流疏散,门应向外开启,或采用双向开启的弹簧门。当几个门集中布置在一起时,应防止门扇开启时相互碰撞及阻碍交通。,5.房间窗的设置 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围护、分隔和观望之用。建筑平面设计中,主要解决窗的面积大小和位置等问题。 (1)窗的面积大小 确定窗的面积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采光要求。窗的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的采光要求、房间的面积和当地的日照条件等

8、。不同使用性质的房间对采光要求不同,设计时,常采用采光面积比或窗地面积比来初步确定窗的面积大小。窗地比是指窗洞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在离地面高度0.5m以下的部分不应计人有效采光面积,窗上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窗面积的70计算。 以下为建筑设计规范中部分房间的采光面积比或窗地比规定(表22):,表22 窗地面积比,2)满足通风要求。如居住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20,炎热地区,为取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可适当加大窗的面积。 3)考虑立面处理效果和经济条件。 (2)窗的位置 窗的位置应综合采光、通风、立面处理和结构等因素来确定。 1)

9、窗的位置应使房间的光线均匀,避免产生暗角和眩光,并应注意光线的方向。如学校的教室要求左侧来光,单侧采光时,窗应布置在学生的左边。博物馆的陈列室应避免阳光直射展品,并应根据展品的特征,确定光线投射角。,2)窗的位置应尽量使室内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通常窗与门或窗与窗采用对面直通布置,以便组织穿堂风,使室内空气流动通畅。 3)窗的位置应考虑立面处理效果。窗是建筑立面上的主要配件,为求得立面上的协调统一,在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的基础上,可对窗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 4)窗的位置还应考虑结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墙承重的建筑中,窗的位置应避开有梁的地方,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以满足结构要求。,2.1.2辅助房

10、间设计 辅助房间包括厕所或卫生间、浴室、盥洗室、厨房等。在整个建筑平面中虽属于次要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厕所设计 (l)卫生设备类型的选择 卫生设备的选用根据建筑性质、规模、建筑标准、生活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 通常包括: 1)大便器有蹲式大便器和坐式大便器两种。 2)小便器有小便斗和小便槽两种。 3)洗手盆和污水池是厕所中常设的设备。 浴室和厕所内卫生设备尺寸见图27。,图27 常用卫生设备尺寸,(2)卫生设备数量参考指标 (见表23)。,(3)厕所单间设计及组合设计:可安装蹲式或坐式大便器,具体尺寸见图28。厕所设备及组合所需尺寸见图29。,图28 厕所单间尺寸,图28 厕所设

11、备及组合尺寸,厕所在建筑物中常处于人流交通线上与走道及楼梯间相联处,如走道尽端,楼梯间及出入口处或建筑物转角处等。 为遮挡视线和缓冲人流,厕所宜设前室,前室设双重门,通往厕所的门可设弹簧门(见图2-10)。,图210 有前室的厕所平面布置,2.盥洗室设计 其尺寸由盥洗槽的布置及人们使用和交通空间决定(见图211)。水龙头数量参见表23。水龙头间距按600700mm安排。,图211 盥洗室的布置,3.浴室设计 按图212设计,浴室设备个数可参考表23。,图212 单间浴室的平面布置,4.厨房设计 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窗地比不应小于1/7,通风开口面积不应

12、小于房间地面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 8 ,炉灶上部应设排除油烟的设备或预留设备位置。 (2)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故比一般房间地面低 20 30mm。 (3)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如壁龛、吊柜等。为方便存取物件,吊柜底距地高度不应超过17m。,(4)厨房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其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几种。单面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4 m,双面布置设备时,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 7 m。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3.5 ;以加工煤为燃料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以原煤为燃料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 5;以薪柴为燃料的厨房

13、面积不应小于5. 5。,图213为厨房布置的几种形式。,2.1.3交通联系空间的平面设计 1.水平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 ( 1)走道(走廊) 凡走道的一侧或两侧是空旷的称为廊。 走道宽度的确定,应符合防火、疏散和人流畅通的要求(见图214)。,图214 走道常用的宽度,1)设计走道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和走道中通行人数的多少,进行防火要求最小宽度的校核(见表24)。,表24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m/百人),注:底层外门和每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用的外门,按一层指标计算。,2)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宽度当走道两侧布置房间时走道宽度(见表

14、25)。,表25 常用走道宽度,3)走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门的最大距离,以及袋形走道的长度,要满足防火安全疏散要求(见表26)。,表26 房间门至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最大距离(m),注:1.敞开式外墙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表增加5米。 2.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最远一点房间出入口到楼梯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见图215)。,图215 楼梯的间距,4)走道的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见图216)。,图216 门外开向走廊时的走廊宽度,对于大量人流通行的走道,不宜设置踏步,必须设

15、置踏步时,应多于三步或做坡道。内走道一般是通过走道尽端开窗,利用楼梯间、门厅或走道两侧房间设高窗来解决采光问题。 (2)兼有其他从属功能的走道 如医院候诊的方式有廊式候诊和廊室结合分科候诊之分。 廊式候诊:单侧候诊时走道宽度应为24m以上;双侧候诊时走道净宽应在30m左右。 廊室结合分科候诊:多用于大型医院的门诊部。,2.垂直交通空间的平面设计 (1)楼梯 1)楼梯的组成 楼梯由梯段、休息平台及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2)楼梯的形式 主要有直跑、平行双跑、三跑、剪刀式、弧形等形式(见图217)。,图217 楼梯的形式,3)楼梯的位置 主要楼梯常布置在门厅中位置明显或较明显的部位,成为视线的焦点可

16、丰富门厅空间且具有明显的导向性,起到及时分散人流的作用,也可增加大厅的气氛。次要楼梯常布置在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4)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mm1200mm,三人通行为1500mm1650mm。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度,其形状为矩形、半圆形、多边形等(见图218)。,图218 楼梯与平台宽度,每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两楼梯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5m。,(2)台阶与坡道 台阶由踏步与平台组成,其形式有单面踏步式、三面踏步式等(见图219a、b)。台阶的每级踏步高为100150mm,踏面宽为300400mm. 坡道多为单面坡,三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