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11000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财政概述12节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财政概述,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第四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起源) 二、财政的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起源)(1),财政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阶级,继而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 2、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条件):国家产生,一、财政的产生(起源)(2),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政治条件)只能说明财政产生与

2、国家产生的历史联系。 从另一方面讲,财政、国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后产生的。 在一定经济条件下,财政与国家并存、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没有国家、财政分配便会因失去主体而无法存在; 没有财政,国家也会因缺乏财力基础而难以存在和 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起源)(3),综上所述,财政的产生有两个条件: 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余产品出现的时候,财政才有可能产生。 历史条件(社会政治条件):只有在国家产生后,才需要且能够有独立的从社会产品一般分配中分离出以国家为主体的特殊的财政分配活动。 所以,财政既是分配范畴,

3、又是历史范畴。,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逻辑,市场经济 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 财政介入,清晰划分市场和政府、财政的界限和范围,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起源) 二、财政的发展,二、财政的发展(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经历了几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形态,从而也先后出现了(产生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这一过程被视为财政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先后存在着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也相应地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二、财政的发展(2),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

4、同,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因而财政收支的内容,形式及相应管理也各有特色(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财政的历史发展过程: 无计划有计划;无监管有监管; 为少数人谋特权为大多数民众谋利益。 例:分配形式:实物实物、货币(价值)形式并存(价值)货币形式; 例: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财政范畴如公债、 国家预算产生。,二、财政的发展(3),公债的产生: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对内加强统治,对外战争频繁。导致出支增长迅速,以致入不敷出,于是通过加重捐税以及向新兴资产阶级大量借债来满足支出的需要,公债由此产生。 政府预算的产生: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段的政治上无权,却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5、,以此为基础,以向封建制国家提供财力支持、资助为手段,力求获得与经济实力相应的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通过是否同意纳税借债,进而获得审查和监督国家财政的权力,即对封建制国家收支的审查批准权,控制收支规模。政府预算产生了。,第二节 财政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一、财政的基本特征(基本属性) 二、财政的本质 三、关于财政学的几个问题(补充),一、财政的基本特征,财政作为一种与国家(或政府)密切联系的特殊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导的活动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但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的依据:国家权力,1、财

6、政的国家主导性(1),财政严格来讲就是国家财政,财政分配的主导是国家,有两重涵义: 一方面,在财政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中,参与主体多元化,但财政收支方式、渠道、规模、管理均是由国家确定的,国家处于主导地位,而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的另一方(个人或企业)相对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有按照国家法律、规章、政策等规定具体执行的义务;,1、财政的国家主导性(2),另一方面,财政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国家(政府)意图,是国家(政府)贯彻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 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常常通过财政分配活动体现出来,财政活动及由此确定的分配关系是国家贯彻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非常重

7、要、不可替代、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 究其原因,一方面基于财政的不可替代的客观功能;另一方面基于国家主动选择、是国家主导性的体现。,1、财政的国家主导性(3),例如:政府实现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解决国家安全、外交、社会治安、经济总量平衡,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三农”、收入公平分配、就业、物价、养老、医疗、教育发展等问题,仅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上述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财政活动。 国家安全、外交、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需要政府支出; 财政收入筹集过程中(征税)也有明确目标: 个人所得税:筹集收入、调节收入差距; 资 源 税:筹集收入、

8、将从量计征调整为从价计征,促进节能降耗。,1、财政的国家主导性(4),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分配的国家主导性(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国家利益、体现政府意图),并不意味着财政在收支规模、时间、范围、方式、管理上可以为所欲为,必须依法行事、加强监管、接受监督和质询。,特别指出:财政的国家主导性可派生出其他一些特征(规定性),财政的收支有度 收支对称(或平衡)性 财政的阶级性 财政的公共性 财政的强制性 无直接偿还性,财政的收支有度 收支对称(或平衡)性,国家借助财政手段为其生存和发展,为其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和物质基础(就此而言,多多益善),同时国家也需要通过财政手段,作用于经济发展、巩固其经济基础(就此

9、而言,应有所控制)。故财政收支应体现出双重服务:服务于有效履行政府职能;服务于发展经济、巩固经济基础。 一定时期,社会产品的规模是有限的,因此一定要处理好财政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就此而言,政府应适度控制收支规模、时机及方式选择), 这样社会物质财富的提供者、生产者才能为财政分配提供充足的财源,并巩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财政的阶级性,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分配,财政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由此,也可总结出财政的阶级性(利益集团性)。 原因在于: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证明这一点),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既然是为国家或政

10、府理财,当然也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而具有阶级性不言而喻。,财政的公共性(1),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满足社会成员公共需要的特征和属性,是财政活动的共性,是不同社会形态下,不同类型的国家财政共同的性质和特征。 事实上,人类社会建立之初,人们生产、生活除了满足自身生存、种族繁衍的需要外,逐渐有了一些单靠个人活动(私人活动)难以胜任的一些公共事务。如:管理社会秩序、修筑灌溉工程,构筑防御工事、抵御外敌进攻等,这就是社会公共需要(要满足这些公共需要,物质条件就是剩余产品的出现),财政的公共性(2),当阶级出现,国家产生后,国家就具有了独家行使政治权力,保护国家安全、保护公民免受他人暴力侵

11、犯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与此同时,道路、桥梁、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公共工程项目是社会成员出于个人利益所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国家责无旁贷。 由于这些职能、工程是用于满足公共需要,为满足这些需要提供财力保障的财政活动就天然具有了公共性,使之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财政的公共性(3),即使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财政,也是如此。 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 恩格斯就阐述过政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而且只有执行了这种社会职能才能持续下去的原理。统治阶级如果一味强调政治统治,忽视社会公共需要,最终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治不稳、社会动荡。 执行某种社会职能(教育、卫生、医疗、疫病

12、防治与控制、自然灾害防治)就是社会公共需要,为此提供财力支持就使财政体现出公共性(含所有形态的国家财政)。,强制性 无直接偿还性,有学者总结财政具有强制性,无直接偿还性也是由财政的国家主导性派生出来的。 (这种观点是否准确,值得商榷),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1),从历史上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财政的分配对象是全部劳动成果(社会产品)或绝大部分社会产品,劳动者的部分必要产品均成为财政集中的对象。 从当代各国的财政实践看:财政分配的对象包括:当年创造的社会产品;往年累积的社会财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补偿固定资产消耗的折旧基金也成为财政分配的对象。,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

13、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2),理论上讲:在一国家境内,国家是超越其他主体之上的权力主体,财政的国家主导性使财政分配的对象并无明确限制和固定不变模式,国家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履行其职责的需要作出决策及相应调整(这一点体现国家主导性)。 例如:以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 以工薪税、个人所得税等方式参与个人劳动报酬的分配; 以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方式参与历年累积的社会财富的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3),必须明确的是:财政是在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后产生的,剩余产品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剩余产品,原因在于: 在社会产品中,

14、剩余产品的具体用途并不具体,可由国家根据其职责的需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进行分配,可见,社会产品中只有剩余产品才可能且需要从一般分配中独立出来,形成一种超越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特殊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4),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表明了财政质的规定性,由此决定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质的规定性:国家主导性 财政分配主要集中于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是国家(政府)的主动选择,是在充分考虑到财政来源于经济,决定于经济的基础上对财政分配的对象、来源作出的明智决策。 数量界限 FR/GDP=FR/M*M/(V+M)*(V+M)/GDP,2、财政

15、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5),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政分配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看即M部分,M部分是V+M(国民收入)的主导部分, V+M 又是C+V+M的新增价值部分),说明财政在M分配中起主导作用,故可通过这一主导作用调控国民收入,乃至整个社会产品的分配。 实践指导意义 剩余产品是财政分配的主要和稳定来源,使我们明确在财政实践中要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在社会产品不断丰富,GDP不断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剩余产品的在国民收入、社会产品中的比重,既注重经济总量的扩张,也要注意经济效益的提高,总量与效益并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6),财政分配

16、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剩余产品,并不妨碍国家在必要时参与社会产品其他构成部分(C、V)的分配。 要强调的是参与社会总产品中的C、V的分配只能是调节性、补充性的。,3、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对财力的需要。 国家的基本职能有两个:社会管理;经济管理。 社会管理职能: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维持社会正常的社会秩序,促使社会成员(单位和个人)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发展科学、教育、文化、社会公益事业等。 经济管理职能: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而有效运行创造和维护必要的外部条件,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制定游戏规划,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等。,3、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为实现其职能,国家需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保证,由于国家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政府的特殊地位完全可以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但有失公平、公正,容易损害微观利益主体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