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984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48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心理测验及其应用讲义(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心理测验及其应用,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知人知面不知心” 一、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 )就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测量技术,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进行量化,从而对其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作出推断。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阿纳斯塔西),二、心理测验的构成要素 规范的心理测验应包括; 1.测试题目 2.施测方法 3.计分方法 4.技术指标 5.结果解释,三、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实验心理学中个别差异研究的需要 英国人高尔顿(1883)提出“测验”术语 1884年创建“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美国人卡特尔(1890)心理测验与测量:第一套心理测验试题

2、1894年卡特尔首先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萌芽时期(1879-1904):测验内容仅限于简单的身体素质测评 成熟时期(1905-1915):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智力测验 昌盛时期(1916-1940)心理测验理论进一步完善,测验内容进一步丰富,测验形式得到扩展,测验对象范围扩大,测验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化,测验逐渐走向实际应用 完善时期(1941- )测验的理论、技术和编制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形式 1.心理测验的类别 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测验的具体对象) 描述性、预测性、诊断咨询性、挑选性、配置性、计划性、研究性(测验的目的) 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测验的材料特点)

3、 标准化与非标准化测验(测验的质量要求) 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测验的实施对象)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最佳行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测验中是否有时间限制) 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研究性测验(测验的应用领域),2. 心理测验的形式 问卷法和投射法(测验的目的和意图的表现形式) 限制反应型和自由反应型(测验时被测评者反应的自由性) 主观型和客观型(测验作答结果的评定) 纸笔测验、口头测验、操作测验(作答的形式) 一般测验、情境测验和观察评定测验(测验反应场所),罗夏墨迹图,第二节 知识测评方法 知识测评中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测验形式是教育测验笔试 一、测评的三个层次 (一)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

4、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广度、准确性和持久性 记忆层次测评知识:回忆法和再认法,(二)理解 理解是人认识事物的联系和关系,进而揭露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 直接理解、类同理解和迁移理解 (三)应用 应用是运用知识概念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活动 知觉、思维和操作 知觉水平上的应用:辨别和归类 应用层次上测评知识:机械的模仿“套用”;正确的运用;创造性的“活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翻译高潮,一次是东汉以来的佛经翻译,到唐朝达到高潮,一次是明末以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相比之下,第二次的规模和深度远非第一次可比。第一次主要集中在佛经、

5、佛学,第二次是全方位的。第一次翻译大潮虽也对中华固有文明形成某种冲击,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没有被动摇,第二次翻译大潮则远不止于文字思想方面的引进,而是偕同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全面改观铺天盖地而来。下列说法符合段落主旨的一句是: A汉唐时期的佛教翻译达到中国翻译史上的全盛状态; B第二次翻译高潮不及第一次; C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没有受到第一次翻译高潮的影响; D第二次翻译大潮席卷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二、常用题型及其编写 知识测评中常用的题型:供答型、选答型和综合型 (一)填空题和简短答案题 (二)是非判断题 是非题的优点:能很快书写和阅读,因此题量可以较大,便于广泛取样;记分也比较客观。 (三)选

6、择题及其变式 优点:适用范围广,从一般知识到复杂能力的测量均可使用;题意明确,被试的反应简单,容易计分;与客观题相比,更少受猜测和反应定势的影响,评分较为客观;选择题的题量可以较大,考察的范围更广,取样代表性较高。,编制选择题的一般原则: 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使用简单而且清晰的用词。 不要将选项夹在题干中间,或者在题干前出现与问题无关的材料。 选项要简练,尽量将选项中共同的词句移至题干中。 除特殊情况,所有选项的长度应该大致相等,而且与题干的联系要紧密。 避免在题目中出现帮助受测者猜测正确答案的线索。 对于人格和态度的测量工具,题干的陈述应该不带任何倾向性。 如果选项是数字、日期、年龄等

7、有逻辑顺序的材料,则最好仍按顺序排列,否则随机排列。 答案在选项中的位置应当随机出现,没有任何规律,避免被试猜测。,( 四)搭配题及其编写 搭配题(匹配题或配对题):解答试题的指导语;搭配题的前提;搭配题的选项 优点:匹配题容易编制,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测量大量相关联的材料,覆盖面较广。 缺点:它一般只能测量简单记忆的事实材料或概念关系,并且要求编制的选项必须是同质的。,对编制匹配题的一些建议: 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应该分成两列; 配对数目不可过多或过少,最好使用不完全匹配,使反应项数目多于刺激项数目,并且最好不限制每个反应项被选择的次数; 匹配题的反应项与刺激项,其性质必须相近; 应对匹配方法、

8、匹配的依据加以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同时说明反应项可以被选择的次数; 同一组的反应项与刺激项最好印在同一页纸上; 反应项与刺激项应以不同形式的序号加以标识,以免混淆。,(五)论文型试题 优点:较好编制,题目无需太多。 不需准备备选答案。 可以避免被试随机猜测答案的可能。 缺点:问答题一般题量不宜太大,所以能测量到的内容也有限,对行为的取样受到局限。 问答题的评分标准也不容易标准化。 问答题的评分容易受书写的整洁程度、个人成见等无关因素的影响。,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应清楚而且明确,使被试了解答题要求; 题目的数量不要太多,以免变成速度测验; 在编制题目时应该有一个理想答案或一系列答题标准,同

9、时对另外一些可接受的答案应有所规定和说明。,三、试卷的组织 试卷蓝图:就是关于试卷中试题内容、难度、题型、题量及其分布比例的综合表格形式 试卷蓝图要求知识点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化,题量适中,难度适中 试卷组织的程序: (一)依据试卷蓝图审题 (二)试题编排 (三)准备标准答案 (四)审查试卷并给出指导语,第三节 技能测评方法 一、智力测验的应用 美国人叶克斯、推孟(1917)应用智力测验为美国军队挑选合格的士兵,并创造了“团体测验” 军队甲种量表是一种言语测验,包括:(1)照令行事;(2)算术;(3)理解;(4)词义异同;(5)词句重组;(6)数字序列;(7)类比推理;(8)常识。适用于会英语的

10、大中学生及一般成人,测验时间为4050分钟。 军队乙种量表是非言语测验,适用于文盲和不懂英语的人,包括:(1)迷津;(2)数立方体;(3)图序完成;(4)译码;(5)数字校对;(6)图画补缺;(7)几何图形分析。测验时间为50分钟。,(一)应用依据 智力测验分数与个体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以及工作绩效是紧密相关的 (二)测验方法 桑戴克把智力分为三种:社会智力、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二、能力性向测验的应用 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简称) 由15种分测验组成:工具匹配、名词比较、划纵线、计算、平面图形判断、打点速度、立体图判断、算术应用、语义、打记号、形状匹配、插入、调换、组装和分解,智能。指一般的

11、学习能力 言语能力 数理能力 书写知觉 空间判断能力 形状知觉 运动协调 手指灵巧度 手腕灵巧度,(一)应用依据 能力倾向是一种潜在和特殊的能力,是一些对不同职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 能力倾向是事业成功的可能条件。 能力倾向测验具有诊断功能和预测功能,为职 业选择、人员配置、职业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 依据。 完成任何一种工作,均需要一定的特殊能力或学 习潜能作为基础。,(二)其他技能倾向性测验 1.文书倾向测验 文书能力性向测验:阅读理解速度、文件整理速度和准确性、物品和人名的速记、文字校对的正确性等 明尼苏达办事员能力测验( ):数目校对和人名校对 测试知觉的广度、速度和准确性,2

12、. 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测评一个人运动反应的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和其他身体方面的特征 3.机械倾向测验 机械倾向测验是测评个体做各种机械工作的潜能 (三)技能技巧测验 实际水平的测验-成就测验,(四)能力倾向测验的其他应用形式 1. 打字员招聘测验 2. 推销人员招聘测验,第四节 品德测评方法 一、品德概述 品德:道德品质(心理学),指的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个体身上那些与社会有关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总和。 品德的结构(表征形式):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和理智型,二、问卷测评方法 卡特尔16因素个性问卷 (16)

13、(一)16种人格因素的解释 因素A: 乐群性 因素B:聪慧性 因素C:稳定性 因素E:恃强性 因素F:兴奋性 因素G: 有恒性 因素H:敢为性 因素I:敏感性 因素L:怀疑性 因素M:幻想性 因素N:世故性 因素O:忧虑性 因素Q1:实验性 因素Q2:独立性 因素Q3:自律性 因素Q4:紧张性 187个问题 10-13个问题(每种品德素质),(二)二元人格因素的解释 1. 适应与焦虑性 X1=(38+234Q4)-(222Q2)/10 2. 内向与外向性 X2=(2345H)-(2Q2+11)/10 3.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X3=(77+2222N)-(462M)/10,4. 怯懦与果敢性

14、 X4=(434Q1+4Q2)-(32G)/10,(三)应用型人格因素分析 1. 心理健康因素 Y1(11-0)+(114) 67 有所成就,3.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 Y3=(11)22(11)22(11)122 标准分7分 创造力较强 4.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Y43+(11) 平均分22分 17 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 27 成功的希望,例题: 请从A、B、C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 1.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 A.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旅行 B.游览清净的山区 C.介于A和B之间 2.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 A.是的 B. 不一定 C.不是的 3. 我总是不敢大胆批评别人的言行。

15、 A.是的 B. 有时如此 C. 不是的 4.阅读时,我喜欢选读: A. 自然科学书籍 B. 不确定 C.政治理论书籍,三、投射技术 广义的投射技术 狭义的投射技术 (一)投射技术的特点 1.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2.内容的非结构性与开放性 3.反应的自由性,投射技术:图形投射、语言投射和动作投射(刺激的内容和形式) 图形投射:墨迹投射和主题统觉图投射 语言投射:逆境对话投射、词语对话投射、句子完成投射、故事投射、问题投射等 动作投射:娱乐投射、玩具投射、游戏投射,(二)投射技术的形式 1. 联想投射 2. 构造投射 3. 完成投射 4. 选择排列投射 5. 表演投射 6. 他人动机态度描述投射

16、7. 逆境对话投射,主题统觉测验( , )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莫瑞和摩根(1935) 理论基础是莫瑞的需要压力理论 测验材料包括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故事必须包括如下方面:图画说明一件什么事;在此时发生了什么事;图画中的主人公此时有何感受;想些什么;结果如何。,语句完成测验( ) 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选择式,另一种是自由完成式 赛克斯:塞氏语句完成测验( ) 60道题分为家庭、性、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 我觉得我的父亲 我认为婚姻生活 罗特语句完成测验( ) 40道句子 我喜欢 大部分女孩,罗桑兹威格 罗桑兹威格挫折图片研究( ),四、其他测验方法 (一)生理学测评 (二)萧孝荣修订哈梅诚实测验 (三)认知测验方法 (四)知觉测验,第五节 其他素质测评方法 一、气质测评 二、价值观测评 三、态度测评 态度指的是个体对某类型的人、事物、机构以及观念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态度:认知、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