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541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概论(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港口政策及发展趋势,福州 2020年8月4日星期二,第一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现状与评价 第二部分 国外典型地区绿色港口发展政策及技术 第三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政策体系及实施情况 第四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趋势及战略方向 第五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录,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的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就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同时又是资源密集、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是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 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结点,是国家对

2、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对于国家形象具有重要影响。绿色港口发展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窗口、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港口大发展为绿色港口创造条件,中国港口在各个发展时期,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1-2013年中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持续增加; 随着中国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装卸设施、支持系统的配套,港口运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2013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7.6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90亿TEU,有29个港口吞吐量超过1亿吨,中国已经成为港口吞吐量最大的国

3、家。,高污染排放亟需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沿海、内河港口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用能结构上不合理,港作机械等主要以汽油、柴油为主,加大了污染排放,亟需采取节能减排管理,实施绿色港口发展举措。,近五年内河、沿海港口用能结构情况,绿色港口发展理念明显有所提升,绿色港口发展,源头管理:早在80年代,提出了港口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并在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中设立“环境保护”和“节能”专篇。,发展绿色港口,理念是先导,意识是前提。,宣传贯彻: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习交流和培训讲座,引导行业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4、,试点实施:通过组织开展连云港港、青岛港、天津港、深圳蛇口港等 4 个绿色低碳港口主题性试点、海铁联运示范工程等,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带动作用。,绿色港口管理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原交通部分别成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和能源管理办公室; 2008 年交通运输部“大部制”改革之后,成立了新的环境保护办公室、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增设了部综合规划司环境保护处、政策法规司节能减排处;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机构; 绝大多数港口企业也设立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管理部门或岗位,并落实目标责任制。,绿色港口法规标准体

5、系不断完善,国务院 法律,港口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交通运输部 部门规章,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港口规划管理规定、港口建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交通运输部 行业标准规范,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等标准规范;,交通运输部 规划、政策和指导性文件,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建设节约型交通指导意见等规划

6、、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绿色港口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施工阶段,招标阶段,规划阶段,港口全生命周期成本理念、节约优先和保护优先方针在港口工程实践中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大力推行规划环评制度,从源头上促进了港口岸线、土地等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了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港口工程初步设计中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的有关要求。,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监理与监测,港口工程竣工验收也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作为工程验收的重点。,绿色港口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增强,新技术,绿色港口科技创新推广

7、,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举例 采用“四线四翻”、智能喷淋和RTG“油改电”等新工艺,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控制了粉尘污染和废气排放; 应用防风抑尘网、绿化生态抑尘等技术,有效抑制了港区粉尘扩散; 探索应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地热源、海水源等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水平显著提升; 推广应用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了港口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我国绿色港口发展效果,港口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052011 年全国港口单位长度生产用泊位货物吞吐量,港口生产的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20052012 年全国港口生产综合能源单耗情况

8、,我国绿色港口发展存在主要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仍待进一步提升并落到实处,全行业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仍需进一步增强; 港口结构性矛盾尚需解决,港口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绿色港口发展的法规标准体系及配套的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激励力度仍显不足,监管能力和手段还有待提升; 绿色港口科技创新动力仍然不足,资金保障力度有待加大,高层次人才仍然缺乏,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第一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现状与评价 第二部分 国外典型地区绿色港口发展政策及技术 第三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政策体系及实施情况 第四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趋势及战略方向 第五部分 我

9、国绿色港口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录,美国绿色港口发展政策,2003年8月23日,美国洛杉矶港港口委员会基于长远的环境保护政策,宣布启动“洛杉矶港环境管理系统(EMS)”项目; 长滩港2005年1月通过了“绿色港口政策”(Green Port Policy),建立了环境友好型港口操作的基本框架; 2006年,洛杉矶、长滩两港联合实施“圣佩罗湾洁净空气行动计划”(San Pedro Bay Ports Clean Air Action Plan),为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空气污染物排放提供整体战略; 2007年西雅图港形成了建立最清洁、最绿色、高能效港口的远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通道计划;,美国

10、绿色港口相关技术采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靠港船舶启用岸上供电系统; 洛杉矶港所有的开关引擎都为装有15分钟空载装置的第二代引擎或使用乳化燃料; 西雅图港在拖船上采用新型智能发动机,在车辆上采用柴油催化转换器及新型柴油燃料; 长滩港优化港口装卸工艺,实施建设干线道路、促进夜间装卸及缩短集装箱免费堆存时间等措施,促使码头内物流顺畅,防止货物滞留。,澳大利亚绿色港口发展,悉尼港实施“绿色港口指南”(Green Port Guidelines),从材料选择、固废管理、水资源消耗、能源应用、交通、室内环境、排放物、水质、土地利用、环境管理等方面为港口开发和运营提出了环境友好、技术可行的可持续性目标和措施;

11、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口从1999年起建立了公司的环境管理系统(EMS),并在2000年5月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家获得ISO 14001标准证书的港口企业。根据ISO程序,外部检察员对公司每六个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确保了公司环境绩效目标能够实现生态型港口规划建设研究;,欧洲绿色港口发展,欧洲多个港口共同发起了生态港(EcoPorts)项目,其内容不仅是港区内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整个运输系统的优化组合,如减少卡车的空载率、发挥近海船运等,以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荷兰鹿特丹港实施了“里吉蒙地区空气质量行动项目”(Rijlunond Regional Air Quallty Action P

12、rogram),以减少港区污染物排放,实现空气清洁,并制订了2020年“清洁、环保港口”发展规划; 阿姆斯特丹港协商荷兰其他港口通过了以“清洁航运”为主题之一的环境政策,港口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环境,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欧洲绿色港口相关技术采用,鹿特丹港实行洁净煤计划,配煤中心利用6个大型筒仓多次混配,在45m高的简仓里充分搅拌,摆脱传统的露天作业方法,混配好的洁净煤通过封闭式的皮带机自动控制输出并有序堆放,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精确混配; 鹿特丹港启动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计划(Green Hydrogen project of Air Liquide),将在2015-2025年间每年捕获

13、50万吨二氧化碳;,日本绿色港口发展,2007 年9 月,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就公布了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要实现低碳化,就要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发展模式,通过节能、低碳能源的利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等途径,确立起二氧化碳最低排放的低碳社会经济体制; 国土交通省所属的研发机构“日本港湾机场技术研究所”,制定了2006-2010年中期研究计划,其中2009 年的重点研发项目就有三大类63项,如改善港口及腹地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研究、港口高效利用的技术研究等; 日本制定强制性的法规标准,通过立法及颁布最低能效标准和碳排放标准等,推动港口低碳化。2009年12月,提出制定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

14、明确规定从2010年起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报告、公布制度,改变以往以公司为单位的报告制度,以港口为单位,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做到准确计算与报告,并向全社会公布。,第一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现状与评价 第二部分 国外典型地区绿色港口发展政策及技术 第三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政策体系及实施情况 第四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趋势及战略方向 第五部分 我国绿色港口发展的具体举措,目录,我国绿色港口框架体系,以国家层面涉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节能减排的相关宏观法律、发展纲领为基础,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法规、规范作为发展要求及目标确定,各地行业管理部门、企业按照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操作内容,由此形成一套从

15、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绿色港口政策体系框架。 发展目标的确定。按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到2015年和2020年,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8%和1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CO2排放比2005年分别下降10%和12%。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颗粒物(TSP)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十一五末降低20%”的发展目标。,我国绿色港口框架体系,重点工程的范围。绿色港口发展重点工程可分为绿色循环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循环低碳装卸运输装备应用及工艺改造、绿色循环低碳运输智能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和环境保

16、护等方面,具体项目包括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港区运输车辆和装卸机械节能改造、油码头油气回收、用能节能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及能效监测等。 效果评估方式。以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省份、城市、公路、港口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方法和评估依据,既可以使港口企业分析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明确努力的方向;又可以为交通主管部门评定绿色港口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为构建绿色港口激励和约束机制奠定基础。,港口“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内容,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了4 项主要任务,确定了10 项重点工作,共设计了35 个配套项目落实重点工作、完成主要任务,其中27 个项目涉及港口,15 个项目直接针对港口,另外12 个项目与港口相关。,港口“十二五”节能减排项目的设计,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是提高港口设备能效和降低港口能耗的有效手段之一,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需要经过:开展有目的的研究开发,完成原型;进行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