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535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9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高中水平考试总复习第11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要求: 1.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专题20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本专题重点是:一是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和价值,了解人文主义产生、发展和成熟的三个阶段;二是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加深对人文主义的理解。,第十一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历史背景: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代表人物及观点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格拉其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研究重点转向人类社会,肯定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

2、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苏格拉底: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与智者学派同属一个时代“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代表作是理想国。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其名言是“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卢梭 C.但丁 D.普罗泰戈拉,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D,使哲学真正成为

3、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哲学家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典型例题,他曾说:“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卢梭,“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理性认识 D.认识你自己,C,B,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 1416世纪 )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根本原因

4、)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反对封建神学 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基本概况 性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教会的腐败,崇尚理性和科学。 人物: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表现出来。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得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歌集(上述三人被誉为“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二、宗教改革(16世纪) 背景:文艺复兴使教会的权威受到人们的质疑,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大量财富被教会掠夺,“教皇的奶牛”。 导火线:教会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标志: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

5、纲”。 主要观点:简化宗教仪式,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 影响:形成了新教的三大教派。(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段话体现的是 A.人文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蒙昧主义,典型例题,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英国,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不反对 追求自由发财致富禁欲主义信仰宗教 A. B. C. D.,C,A,C,启蒙运动(1718世纪),一、历

6、史背景 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 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在文艺复兴运动推 动下,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二、基本概况 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性质: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人物: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作品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孟德斯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代表作品是论法的精神和波斯人信札 卢梭在社会

7、契约论一书中提出“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康德德意志启蒙思想家。 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认为启蒙运动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非工具”。,影响: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C.借助自

8、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C,典型例题,被赞誉为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下列观点不属于伏尔泰的是(双选题)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提出“三权分立”主张 C.人民有言论的自由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A.彰显了冒险精神 B.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C.体现了启蒙思想 D.适应了殖民扩张要求,A,C,B、D,考纲要求: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

9、题2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本专题重点是:一是分析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先进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资产阶级对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是掌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基本史实,认识早期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开眼看世界” 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腐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崛起。一批有识之士,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主要观点:洋务

10、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人,在政治上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有力抨击封建顽固势力,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提出只有变法才能图存。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推动戊戌变法的到来,而且成

11、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 历史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交锋。 基本概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有力条件。,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爆发后,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

12、党早期组织有计划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1926年胡适在英国作巡回演讲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题宣讲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是(双选) A具有思想解放意义 B提倡禁欲主义 C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D反对宗教神学,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AC,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于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推动民主进程 D建立共和政体,09年广东高中水平考试题,A,

13、C,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解放作用 C.学习西方长处 D.实行君主立宪,典型例题,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最早始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太平天国时期 C.洋务运动期间 D.维新变法时期,A,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派别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保皇派,A,B,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典型例题,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发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