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523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8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讲义人民版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复习,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了解秦朝的统一;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BC2070年 BC476年),(BC221年 AD1912年),(奴隶社会),第一单

2、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 (前1046),概念: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西周分封的目的、对象是什么? 分封对象相应的权力和义务是什么? 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作用?,目的: 对象: 权利: 义务: 影响:,巩固统治 子弟(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受封土地和人口再分封、享有世袭统治权 军赋、力役、朝贡、朝觐,初:稳定政治秩序;传播文化。 后:诸侯争霸,周天子权威削弱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

3、子告子,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何关系?,(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你知道分封制崩溃有何表现?,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分封制被破坏(春秋战国时),a.诸侯争霸; b.楚王问鼎,分封制有哪些隐患(局限性)?,为什么分封制会走向崩溃?,生产力的提高,2. 宗法制: 含义: 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内容: 周王称“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诸侯相对天子

4、为小宗 ,在本国为大宗 。 诸侯的地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 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小宗关系。 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有利于维护周朝的统治秩序, 对后世社会影响很大。,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积极: 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 消极: 家庭本位,重人情关系,分远近尊卑,违背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 如:传宗接代、重男

5、轻女、任人唯亲、唯上是从、 干部职务终身制。 中性的影响: 如儿女都随父姓,而不随母姓等等。,对宗法制的认识 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 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 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 六、形成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三.分封制和宗法制比较,1)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集团利益。2)盛行于西周时期,以周天子为核心。3)施行前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了社会发展,4)影响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直接目的:是“封

6、建亲戚以蕃屏周”。,直接目的:是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作用:前期巩固和扩大统治,促进边疆开发,形成交通网络;后期引起割据混战。,作用:防止了贵族内部的争斗,巩固了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互为表里,相辅相成,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以血缘作为维持政治秩序和文化的核心手段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权与神权的结合,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 “专制主义”: 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权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 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形

7、成: 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在中央建立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由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二.原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理论基础:,法家思想,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 2.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4.官吏选拔制度; 5.思想控制(文化专制),1.皇帝制度 来源及建立: 三皇五帝,秦王嬴政首创、自称始皇帝 特点: A.皇帝至尊 -集行政权、司

8、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皇权至上(核心)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皇帝一人的意 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没有任何制约 C.皇位世袭 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形成和演变: 秦-建立;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 组织结构及职能: 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太尉:主掌军事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九卿:分掌政府的具体职能部门。,三公九卿制的特点: 三权分立 分工协作 皇帝任命 不得世袭 相互牵制 皇帝集权,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 形成演变: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 目的:巩固全国统治 组织系统: 郡-县 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特点

9、: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作用: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标志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影响后世,四.内部矛盾 1)地方:中央-地方 2)中央:皇权-相权 3)最高统治权之争,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从秦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中朝和外朝;,三省六部制,二府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使,成立新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宰相的行政权、财权遭到分割

10、,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削弱,皇帝得以总揽大权。,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决策机构。尚书令权力日显重要。,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执行机构,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最高军政机构,副相,分割行政权,副相,分割财权,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度,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设军机处(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2.从秦至清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县制,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皇帝,中书省 (草拟、颁发诏令),尚书省 (执行命令),门下省 (审核政令),六部,政事堂,三省六部制结构,吏,户,礼,兵,刑,工,影响深远:,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完

11、善中央机构:,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为以后历朝沿袭.,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政体比较,形式相似: 分权以监督与牵制. 目的不同: 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三权分立:限制君主专制.,1.明太祖废除丞相: 原因: 历史上的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过程: 罢除丞相职位,六部分治全国政务,直接隶属皇帝,明确宣布为定制. 影响: 丞相制度永远废弃,皇权彻底战胜相权; 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明朝解决君相之争的办法:,2. 明

12、朝设立内阁 原因: 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设立: 明成祖。 性质: 协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职能演变: 初,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后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评价(特点): 1)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 是一个咨询机构; 2)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 约作用; 影响: 宦官参政牵制,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 政治日益黑暗。,内阁制与宰相制区别:,清朝专制政体的变化军机处 1.时间:雍正年间。 2.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3.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4.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只是承旨办事。 5.特点: 军机大臣由皇

13、帝钦定,承旨办事。 保密性强,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6.结果:军机大臣承旨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 皇帝手中。 7.影响: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元:行省制度,内容:,目的: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行中书省(最高地方行政区)-路-府-州-县 腹里(中书省直辖,元大都周围地区) 宣政院(辖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特点:,行省权力受中央严格制约监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六.专

14、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特点),趋势一:中央-皇权加强,相权削弱,趋势二:地方-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趋势三:思想控制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七.专制主义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影响),(1)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用:,封建社会前期(明清以前),起积极作用为主 封建社会后期(明朝时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理解?),在明清时期对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反击外来侵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政治:君主专权易造成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思想: 独尊一家,抑制了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发展。,消极影响,封建

15、社会后期,政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经济: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积极作用:,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西周至 春秋,官职世袭,被限定在 贵族范围,两汉,从社会基 层选用,隋唐北宋 明清,择优录取 仕途开放,八股取士 束缚思想,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世袭,才、德 到门第,考试成绩,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创立-(隋朝): 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隋炀帝: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完善-(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

16、主;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并成为定制。 发展-(北宋): 变革和调整: 严格考试程序, 严密考试方法 扩大录取名额, 简化考试科目 王安石改革科举: 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 僵化八股取土-(明清): 内容: 四书、五经中命题, 形式: 文体有严格限制-八股文 观点: 程朱理学 废除-(20世纪初):,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沿革,评价科举制,利:,a.破除士族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人才来源,巩固统治, c.保证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 d.促成社会读书风尚. e.为后代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弊:,a.考试内容仅限儒学,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