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103952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课程标准(2020年8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平面构成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标识课程代码:67010004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开课学期:第2学期。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1.2课程定位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

2、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写作等。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

3、几个任务模块。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内容与职业项目紧密相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4、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动手实践,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寻找和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有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2.1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能力; (2)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审美素质、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通过互联网、学术期刊、研讨会、相关设计软件、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本学习领域应用于实践的能力。2.2 知识目标 (1)了解

5、平面构成的基本概述。 (2)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及构成的形式法则。 (3)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制作。 (4)熟悉的平面构成的形态感觉与情感的表现,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平面构成作品的能力。2.3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表现能力,为以后设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163.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序号学习情境学习载体主要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建议学时1学习环境:艺术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工作任务:1.收集优秀作品借鉴其成功之

6、处。2.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工具。 3.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材料。4.进行平面相关作品制作学习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1.平面构成与构成教学2.构成与图案3.构成与设计1构成与图案的异同2构成与设计的关系6课时2学习环境:艺术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工作任务:1.掌握点、线、面、的视觉特征,构成、错视、性质,形式美法则、工具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掌握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掌握作业尺寸规定与修改方法,美的形式法则的应用。2.点、线、面不同要素的构成练习。3.绘制草图,用点、线、面不同的形态要素,结合构成形式法则进行构成作业练习。学习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1.

7、形态要素之一点;2. 形态要素之一线;3. 形态要素之一面;4. 构成的形式法则;知识目标:1.掌握点、线、面三要素的视觉特征、性质等。2. 掌握形式美法则,对称、均衡、变化、统一、节奏、韵律并掌握点、线、面的综合构成。3.能根据要求完成点、线、面基本形态要素构成设计练习10课时3学习环境:艺术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工作任务:1. 重复构成2特异构成3渐变构成学习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1. 重复构成2特异构成3渐变构成1.熟练工具和材料性能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应用2.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课时4学习环境:

8、艺术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工作任务:1.发射构成2.对比构成3.空间构成4.肌理构成学习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1.发射构成2.对比构成3.空间构成4.肌理构成1.掌握发射构成的特征、因素、形式及空间构成要点。2.掌握空间构成的特征、形式、矛盾空间及 空间构成要点。3.掌握对比构成的特征、形式、及对比构成的要点。15课时5学习环境:艺术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工作任务:1.形态感觉表现 2自我情感表现学习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1.形态感觉表现 2自我情感表现1. 了解形态感觉与感觉表现、感觉表现的构成要点。2. 了解自我情感与情感表现、情感表现的构成要点。3. 掌握构

9、成设计中形态感觉与情感表现的综合应用。 10课时合 计 学 时 数56课时4、实施建议4.1 教学实施建议在教学上,建议今后的教学逐步转向电子化,如教案可不再写纸质版,可转向制作电子版的教案。4.2 师资队伍建议目前艺术系拥有5名专职教师,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有3位。在职称上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有2位、助教职称的有3位。4.3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教材使用情况如下: 书名:平面构成 主编:于国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第1次印刷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平面构成课实践教学环节,对绘图的桌子平整度要求比较高,艺术系目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桌子过于陈旧,且无法调整角度,给实

10、践绘画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建议可换一批新的绘图专用桌。4.5 考核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课程比较多,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大量的作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技能。所以在考核上建议可以给予平时作业分值的比例适当提高,以督促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1)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 = 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考试成绩(60%)+自我评价成绩(5%)(2)成绩考核评价与质量标准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评分与质量标准:上课认真听讲,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实训项目作业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评分与质量标准:对专业实训的态度是否认真,

11、是否很好的完成了每一次实训项目的作业。考试成绩(60%)评分与质量标准:考核作业成绩。自我评价成绩(5%)评分与质量标准:对本学期自己上课的表现进行打分。九十分以上必须达到上课无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4.6 其它说明 无5、 附录 无6、学习情境设计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教学载体、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设备与场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 表三 学习情境一的描述学习项目名称平面构成概述学习领域平面构成教学时间第二学期6学时学习任务1.平面构成与构成教学2.构成与图案3.构成

12、与设计与其他项目的关系 本学习项目是本学习领域的第1个学习项目,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平面构成与设计图案的关系,构成与设计的关系,构成材料与工具的准备,计算机引入平面构成设计中意义。平面构成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为后续项目做了前期了解工作。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2.理解构成的涵义。3.理解平面构成的产生原因。4.了解平面构成与图案的关系。5.了解平面构成与设计的关系。技能目标: 1.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工具。2.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材料。综合能力目标:1.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2.独立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1构成与图

13、案的异同2构成与设计的关系教学条件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电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实例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 公布项目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资讯的方法与途径信息。教学流程步骤一:资讯(2课时)了解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理解构成的涵义;理解构成产生原因;了解平面构成与图案的关系;了解平面构成与设计的关系。步骤二:计划(1课时)1.收集优秀作品借鉴其成功之处。2.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工具。 3.能熟悉各类平面构成需要的材料。步骤三:决策(0.5课时)从不同方案中比较,教师参与分析,确定实施方案。步骤四:实施(1课时)讲授不同工具的

14、用途及绘制效果,以及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步骤五:检查(0.5课时)1.作图准确性检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检查,材料肌理效果检查。2.推荐小组将结果进行展示解说。3.检查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确定任务是否完成。步骤六:评价(1课时)1.小组互评和自评,教师综合评价;2.各小组将不同工具绘制效果与材料肌理进行对比、总结与反思。学业评价1学习过程认真。2按要求完成知识掌握,并满足各项要求。3理论知识考核25%,认识评定60%,学习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10%,自我评价5%。表四 学习情境二的描述学习项目名称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学习领域平面构成教学时间第二学期14学时学习任务1.形态要素之一点;2. 形态要素之一线;3. 形态要素之一面;4. 构成的形式法则;与其他项目的关系本学习项目为本学习领域的第2个学习任务,学生进行平面构成形态要素认识与练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点、线、面三要素的视觉特征、性质、构成、错觉。2. 掌握形式美法则,对称、均衡、变化、统一、节奏、韵律。3.掌握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技能目标:1.能根据要求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