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10052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76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危机管理}心理危机干预概述(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心理危机干预概述(一)危机、危机干预的定义(二)危机的特征(三)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四)如何识别有危机倾向的人(五)危机中个体的特点(六)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2,危机理论和危机干预最早是基于Lindemann (1944) 的一项工作。1942年在波士顿的一场大火夺取了将近500条生命,作为精神病学家的Lindemann参与了对101位伤者以及相关的亲属的心理评估和治疗。Lindemann观察到这些幸存者所体验到的极度悲伤是对悲惨事件的通常反应。 他同时指出这样的反应是一组明显的症候群。这组症候群可能在最后会转化为严重的心理病症,但症候群本身并不是病态的,而是试图掌控困难情景的

2、一种通常挣扎。更重要的是,对患者提供的及时的帮助能显著地降低其最终转化成心理病症的可能性。,3,一、心理危机干预概述,(一)危机、危机干预的定义 1、生活中的危机 公共危机 :SARS、911事件等 个人危机 :失恋,丧失亲人等,4,当事人或求助者受到常见心理冲击简要概括为以下四类:(1)丧失因素,涉及人员、财产、职业、躯体、爱情、职业、地位、尊严等的丧失。例如亲人之故,失窃破产、失业下岗、受奸或致残、失恋、离婚、事业及追求受挫等。(2)适应问题,包括新生入学、退休、离休、动迁新居、初为人妇、移民等情况,多指对新的环境或状态时需要重新适应的心理应激。,5,(3)矛盾冲突,面临各种急需作出决断的

3、矛盾及长期的心理冲突等状况。例如弃学就商、商海沉浮、现实的趋势与良心道德价值观的激烈冲突等,均可导致心理危机。(4)人机关系紧张的或持续的人事纠纷极易陷入心理危机。,6,2、危机的中文含义,危机:危险和机遇 危机即转机! 中国成语:“凤凰涅磐”、“破茧成蝶”、“不破不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你的补充?,7,危机可能会造成危险,也可能变成一种机遇。如果危机过分严重,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或家庭,个体可能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应对或解决问题,从而会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并出现自杀或精神崩溃,这就是危险。如果在危机状况下,个体成功地把握危机情景或及时得到适当有效的治疗性干预或帮助,个

4、体可能学会了新的应对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还获得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这就是机遇。,8,3、危机的定义,Capalan(1964)把危机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灾难等)时,个体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9,PunukoHu(1991)下了另一个类似的定义:个体运用通常应对应激的方法或机制仍不能处理当前所遇的外部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应。,10,什么是危机?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严重应激事件,面临这种应激事件,一旦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严重心理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

5、)。,11,以下事件可能是危机: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性暴力、殴打妇女、物质依赖、丧失亲人或朋友、公共机构中的暴力、人质危机等。,12,4、危机的发生、发展和干预,图1 危机的发生、发展和干预,13,(二)危机的特征,(1)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情绪危机表明个体正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和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 (2)引发危机的应激事件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如自然灾害,也可以是自身内部的,如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可以是突发灾难性的,如交通事故,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的日积月累,如人际关系恶化。,14,(3)危机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强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更重要地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

6、识;以及个体应对能力,既往经历和个性等。(4)危机引起个体情绪扰乱、认知能力下降、防御机制削弱,但是这些改变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心理治疗性干预能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并有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5)情绪危机具有自限性,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如果未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攻击他人等适应不良行为。 (6)危机的成功解决能使个体从中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过去冲突的重新认识,以及学到更好地处理将来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手段。,16,6、什么是危机干预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机,对处在危机状态下的人进行专业的帮助便称为危机干预。广义的危机干预可以是全方位的帮助,而

7、狭义的危机干预便是作为简短心理疗法的危机干预。,17,(三)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18,(四)如何识别有心理危机的人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

8、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19,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5. 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异常。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 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20,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10.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11.由于身边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12.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干

9、预的对象。,(五)处于危机中个体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试图用惯性的策略做出反应 第二阶段 尝试采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 不顾一切地发出求救信号 第四阶段 习惯性无助,22,(六)有成就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1、生活经验 : 积极VS消极 2、专业技巧 3、镇静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 4、创造性与灵活性 :学习与练习 5、精力 :咨询是个体力活? 6、快速的心理反应:脑筯急转弯? 7、其他特征:坚韧、知足、勇气、乐观、现实、客观、冷静、自信和对人类战胜危机的信心(我的补充: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洞察、对人性的信任、善良、爱每一个人、热情、开放)。,23,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一)

10、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四)心理危机干预方法(五)心理危机干预中常用的技术,24,(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25,(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及时性原则:危机干预最好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由于患者的不稳定性,心理治疗师必须本着Butcher和Maudal(1976)提出的一个原则:“所有的危机干预单元都必须被当作最后一次与患者的接触。”

11、因此,要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6,2、现实性原则:由于危机干预的紧迫性,心理治疗师性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现时现地,帮助患者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其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指出患者的当前目标、生活风格、和思想观念的不合理性;以及患者面对事件所采取的错误的自我防御机制。要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27,3、支持性原则:处在危机之中的患者比平时更需要支持。治疗师不光需要提供当下的直接的支持,而且应当努力地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社区的支持。虽然危机干预通常仅仅维持五到六次,心理治疗师必须让患者感觉到不管何时,只要患者需要,心理治疗师都

12、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结束危机干预之后,患者可以进一步接受更具体的长程心理疗法。因此,最好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另外,还要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28,(三)危机干预的模式,1、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也称平衡/失衡模式 2、认知模式(cognitive model) 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29,平衡模式认为,危机中的人通常处在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不能满足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30,认知模式认为危机来源于对生活困难和创伤的错

13、误思维和信念,提供改变思维方式,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人们就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危机的控制。,31,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32,从现实中各种危机干预的案例中获得的经验来看,要帮助人们度过危机,需要采取综合模式,即将三种模式整合,针对不同的需要和对象,选择有效的干预模式。,33,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危机出现前 危机过程中 危机处理后心理健康教育 热线援助 团体辅导生活适应指导 认知治疗 后期干预良好个性培养 行为治疗 压力调适,34,(四)危机干预方法,危机干

14、预六步法: 1、确定问题: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 为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我们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积极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及尊重,既注意求助者的言语信息,也注意其非言语信息。,35,2、保证求助者安全:保证求助者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可能性,这是危机干预全过程的首要目标。 在我们的危机干预实践中,求助者的安全一直是强调的重点,希望学生和危机干预工作者将安全问题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之中。,36,3、提供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用求助者相信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关心和帮助的人。 工作人员不要去评价求助者的经历或感受是否值得称赞,而是

15、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机会,让求助者相信“这里有一个人确实很关心你”。 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地以积极的方式接纳所有的求助者,不在乎报答。能够在危机中真正给予求助者以支持的工作人员,就能够接纳和肯定那些无人愿意接纳的人,表扬那些无人会表扬的人。,37,4、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工作者要帮助求助者认识到,有许多可供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思考变通方式的途径:(1)环境支持,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求助者?(2)应付机制,求助者有哪些行动、行为或环境资源可以帮助自己战胜危机?(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38,工作者帮助求助者探索他自己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

16、方法,促使求助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以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 如果能够从这三个方面客观地评价各种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危机干预工作者就能够给感到绝望和走投无路的求助者以极大的支持。 虽然可以考虑有许多可变通的方式来应对求助者的危机,但只需要与求助者讨论其中的几种,因为处于危机中的求助者不需要太多的选择,他们需要的是能实现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39,5、制订计划: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确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行动步骤。即将变通的应对方式以可行性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的形式列出来,必须确保计划制订过程中求助者的参与和自主性。 计划的制订应该与求助者合作,让其感觉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这点很重要。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求助者感觉到没有被剥夺其权利、独立性和自尊。,40,6、获得承诺: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或可以接受的。 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41,危机干预的六步示意图,倾 听,行 动,评估:危机是包罗万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