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9475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及主要内容(2020年8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当前是:全文显示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过程中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

2、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逐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一个不断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能不断地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能不断地体育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步理解解和习惯一定的社会规范,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

3、自已的行为,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课程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体育知识是一种操作性和技能性知识,学生的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谁知性知识的学习,是通过运动实践来实现的。 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3.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4.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5.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与科学锻炼的方

4、法。 三、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构建了五大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并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了与体育密切相关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和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

5、果。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情感体验。从课程设计到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有利于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做为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也应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学习中受益,是基础教育的

6、根本任务,也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贯穿体育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与先天遗传有着极大的关系,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表现也各不相同。体育课程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以此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组织方法和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从中受益,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课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的目标,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和体育的特点出发,吸收我国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将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

7、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各领域目标特点构建体育活动内容体系。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和智力发育相比,表现出更大、时间更长的个体差异性,更不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体育学习特点,将小学划分成三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一相当于小学12年级、水平二相当于小学34年级、水平三相当于小学56年级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中、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

8、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使这方面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变为可观测性的行为表征。这既便于学生学习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评价,从而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有效地保证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对课程实行分级管理,加大地方和学校在 课程建设中的自主性,是我国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体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

9、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教育的成效要通过适当的评价才能体现出来,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课程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体育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如何评价作出统一的规定,只是要求教师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确定的范围和原则去探索。 五、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一)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

10、)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六、学习领域目标 (一)运动参与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二)运动技能目标 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三)身体健康目标 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发展体能; 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心理健康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

11、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五)社会适应目标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标准 一、运动参与领域领域目标水平水平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水平二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水平三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

12、运动动作二、运动技能领域领域目标水平水平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水平二说出所做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说出所做身体各部位简单动作的术语,如转头、侧平举、体侧屈、踢腿等说出所做简单的全身动作的术语,如蹲起、踏步、滚动、跳跃等水平三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观看体育比赛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一初步掌握简单的

13、技术动作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动作,如水中行走、水中飘浮、冰上行走等。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技术;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初步掌握一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一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初

14、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水平三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了解安全的运动方法,如穿着合适的服装运动、跳跃时用正确的姿势着地、摔倒时的自我保护方法等;正确应对运动中出现的粗暴行为和危险。三、身体健康领域领域目标水平水平目标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一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二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三能够用正确的身体姿势进行学习、运动和生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体操、舞蹈或韵律活动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在他人的指导下运用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水平一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在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