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89567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模板(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案主讲人:顾逸灵、黄婷、徐文倩、龚慧琳、张唯君、刘霄悦 课题新闻夜线地震科普教育周 次1课次1执行日期班级初二年级课 时15min课型综合日期XXXX年4月5日教 学 目 标1.知识目标 掌握: 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波、地震衡量的标准(震级、烈度) 地震逃生中的黄金12秒和生命三角的概念及应用 熟悉:地震的四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了解:地震的征兆(生物学、气象学) 2.技能目标 地震到来前紧急逃生的演练,震中自救将伤害降到最低。 3.素质目标 培养地震中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灾难来临学会调整情绪,积极应对。注:重点用“ ”表示,难点

2、用“ ”表示。作业 1.选择:当地震到来的一刻,人最先感觉到的应是( A ) A.左右晃动 B.上下颠簸 2.简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3.谈谈如何区分震级与烈度 4.简述黄金12秒逃生原则课后记 此次宣教课,我们小组采用新闻夜线访谈的形式,目的在于调动组员、同学们的热情,是每位成员发挥自己的价值与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从形式与课件制作方面都准备的比较丰富。组员团队间合作愉快。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待改进的方面:1.由于排练的时间有限,板块衔接方面还略显仓促。 2.内容过多,没有明显突出重点。相信通过此次的课堂实践,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与组织协调能力;对于不足之处我们会

3、积极改正,同时保持优点的方面,争取下次做到最好。 组长:顾逸灵 XXXX.4.5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1页 (付页)教学内容 时间教学活动评 价课前准备:场景布置人物介绍:教师(龚慧琳)主持人(黄婷)教授(顾逸灵) 幸存者、群众(徐文倩、刘霄悦)记者(张唯君)导入:新闻夜线访谈形式主持人教授开场对话在短暂的清明假期里,上海闵行地区发生1.2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左右,属浅表地震。我们有必要了解地震,从而积极地,科学地面对。(简述) 地震的形成:由于地球内部受到巨大压力,地壳运动中岩层也随着运动,到一定程度断裂,发生地震。(通过同学动手实验,进而体会地震发生的过程)正是由于地震中地层的

4、形变、断裂、错动才会发生诸如房屋倒塌、道路变形等巨大的破坏。地下岩层断裂错位伴随产生大量的能量释放,造成周围弹性介质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方式向外传播,即为地震弹性波。 地震波:3种分为纵波、横波、面波。 纵波(P波)速度快,在固、液、气介质 横波(S波)速度慢,在固体介质 纵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在地壳中传 播速度快,到达地面时人感觉颠簸,物体上下跳动 横波:是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在地壳中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到达地面时人感觉摇晃,物体为摆动 面波:纵波、横波传到地面后,沿着地面传播成为面波(R波和L波)。其特点与横波近似,但速度更慢。 地震的4要素:震源、震中

5、、震中距、震源深度。震源:地震波发源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深度;震中距:某地与震中的距离(以图示例,如震中汶川,震中距指的是映秀镇距离汶川的距离) 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震级和烈度(区别) 震级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地震的征兆: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例如:动物震前异常反应、震前地下水的异常现象、震前的地声. 地震逃生:(以连线外场记者,对市民心目中地震来临时所作的应急反应进 行采访与了解。) 生命三角:指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

6、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Doug .Cop)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他还说,用传统方法也就是“趴在桌子下、紧抓桌腿”,则会导致98%的死亡率。黄金12秒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建议一二楼的人:在地震发生时就要马上向外边空地跑,只要快速有序,基本上都可以跑出来。三楼和三楼以上的人: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向外跑,而是要就近选择相对安全的躲避地点。几点建议:1、

7、地震时在楼房中,应该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跳 楼,也不能使用电梯。尽量不要躲在木质桌子底下,或者床底下,而应该躲在坚固家具的旁边,衣柜墙角边是比较安全的。 2、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 3、在地震时要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不要钻到车底下,垂直落下的巨大物体会压扁车体导致丧生;如果你正在公交车上,车体可能会有晃动,千万不要惊慌,等司机挺稳车后大家再各自逃生。(简述)心理调整:(观看在汶川地震中被埋60小时后坚强存活下来的女孩乐刘会的视频)情景切换:教师总结(课堂小结)结束。13522321二人问答背景:PPT播放口述单人讲述多人参与互动结合PPT解释视频播放由热点引起学生注意积极参与反应一般反应热烈反应一般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 2 页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