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86571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化工管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实操阶段,一、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简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节能、节水,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围护结构 供热制冷系统 能耗计量系统 照明系统,场地优化、建筑结构优化与抗震性能提升、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系统、能耗计量系统、照明系统、给水排水、室内外环境改善、新能源利用、运营管理,改造目的,改造内容,跟踪评估,视业主或其他需求决定是否进行后评估; 评估依据:尚无专用标准,目前仅参考各种节能设计标准;,按标准要求开展后评估; 评估依据:国标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在编);相关地标,如北:京市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在编),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要求,发

2、展趋势,二、建筑节能现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 新建建筑: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32号)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201

3、5年前完成全市1582个、建筑面积585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建筑抗震节能改造与综合整治工作2018年末,基本完成全市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3000万平方米普通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30余家市级政府机构综合节能改造工程。,3.建筑节能市场需求,1.寒冷地区: 以节约采暖能耗为主,兼顾夏季空调节约,对围护结构以保温为主; 2.夏热冬冷地区: 既要节约冬季采暖能耗,也要节约空调能耗;对围护结构既要保温,又要考虑夏季隔热; 3. 夏热冬暖地区: 主要是节约空调能耗,兼顾冬天采暖节约;对围护结构主要考虑隔热。,4.不同地区节能重点,二、建筑节能现状,建筑

4、节能的途径,减少能源总需求,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5.建筑节能途径,行为节能,二、建筑节能现状,建筑节能主要包括三大技术领域: (1)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围护结构) 屋顶、墙、地基、隔热材料、密封材料、门和窗、遮阳 (2)用能设备能效控制技术 采暖、通风、制冷、 (3)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能、风能,6.建筑节能技术,二、建筑节能现状,结合“四节一环保”的相关指标要求,对既有建筑基本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建筑场地利用情况分析;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测算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测算分析; 建筑室内外节水情况、电气设备运行及能耗分析; 建筑室内外环境分析

5、;,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提出和设计满足“四节一环保”技术要求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案;改造方案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投资成本与资金回收方式、回收周期; 所采用的绿色技术的可实施性及实施后的效果; 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建筑结构、各类设施及场地条件;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采用可再利用或可再循环材料;,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项目部应制定施工全过程的绿色施工方案和管理制度、安全及环境保护计划等;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安全施工保障计划; 降尘、降噪、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计划; 施工过程的节能、节水方案; 绿色施工培训计划

6、、监督管理机制、奖惩制度;,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执行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并实施工程监理; 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行人员; 制定设备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方案、应急预案、定期巡检制度; 最大限度保持与客户的及时沟通和技术交流,建立并维护好与客户的长期关系;,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共同检测和确认“四节一环保”的改造效果; 根据双方实际监测的数据,按照合同中约定可分享“四节一环保”的改造效益;,1.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流程,三、既有建筑绿

7、色化改造,2.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绿色化改造:墙体、屋面、门窗、外遮阳等; 照明系统绿色化改造:自然采光、高效照明灯具、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 采暖空调、热水系统节能:高效空调系统、变频技术、冷热电三联供等; 其他机电系统节能:能源管理系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灶具节能等; 节水系统技术:管网改造、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 运营管理:能耗监管平台、运营策略等;,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围护结构绿色化改造: (1)外墙、屋面进行保温层改造 (2)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3)采用高性能门窗 (4)玻璃幕墙自然通风改造,如呼吸

8、式玻璃幕墙等 (5)建筑外遮阳改造,如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板等,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照明系统改造: (1)节能灯具 (2)智能控制 (3)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采光,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采暖空调、热水系统改造: (1)风冷热泵余热回收技术 (2)水泵、风机变频技术 (3)机组群控技术 (4),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其他机电系统节能改造: (1)电梯节能技术 (2)变压器节能技术 (3)能源管理系统 (4),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节水系统改造: (1)升级网管系统 (2)高效节水器具 (3)非传统水源利用 (4),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 (1)光热 (2)光电 (3)地源热泵

9、 (4),光热技术,光伏发电,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运营管理:,三、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上海申都大厦绿色建筑改造工程,改造前,改造后,申都大厦是由工业建筑改建为办公建筑,大厦面积6000多平方米,6层建筑物立面同时采用集遮阳、采光、景观于一体的垂直绿化遮阳体系,利用混合攀爬植物四季落叶开花的特性,达到建筑物采光与遮阳,内景观与外立面的多元综合效果。,改造策略,1、立面的垂直绿化:隔音与阻隔视线,导风。 2、中庭:采光通风。 3、增设边庭,使边缘房间更好通风。 4、屋顶菜园。,立面,垂直绿化,中庭:采光通风,屋顶菜园,越南河内某住宅绿化改造,越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绿化空

10、间急剧减少,电力资源的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等。越来越多的摩托车造成交通拥堵和严重的空气污染。“绿色瀑布改造”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河内的一栋典型的独栋房子进行改造,返还给城市绿色植物,同时给居住者和邻居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栋15年的房子,坐落于市中心,位于其西南侧街道和西北侧小巷的拐角处。和河内的其它老房子一样,处于昏暗,潮湿和发霉的环境中。该房子已使用安全栏杆和百叶窗封闭与保护,这样一来阳台空间就无法使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房子被改造为绿色的并且有充足的光线。现有的大体积的混凝土楼梯被拆掉并换成了轻薄的钢结构楼梯,由此创造了一个三角形的采光井,自然采光和通风可以从此处进入。采光井的墙

11、面由凹凸的大理石叠成,丰富光线的反射与漫射。,房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绿色瀑布”般的外立面绿化。未曾使用的阳台处用镀锌钢棚替代了原有的木制栅栏,绿色植物得以攀爬其上,从室内看,每个房间都可以享受到绿色,并能够通过它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绿色的外立面和屋顶花园的设计使得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降低:他们共同保护房子免受严酷的西晒。许多的果蔬种植于屋顶上,同时还有一棵树,大量的绿化以期唤醒社会的环境节能意识。,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组员:何岩,亚森,安先锐,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可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一次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在自然界可不断再生并有

12、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水力、生物质能、太阳能、风力、地热、海洋能、畜力等。 而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应用较多的是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风能等。,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 资源总量大, 分布广泛, 使用清洁, 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 主要处于温带和亚热带, 具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并呈现出西部多于东部, 南部大部分地区少于北部的特点, 国内各地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约为33008400MJ /m2.a, 平均值约为5860MJ /m2.a。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但也有2 个主要缺点: 一是能流密度低, 太阳能利用系统中收集太阳能

13、的设备表面积较大, 因此其成本较高; 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 季节、地点、气候等) 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其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稳定性较差。,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方式主要为: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经济能力看, 太阳能光电技术成本过高, 尚未能在建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而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尤其是利用太阳能来满足建筑中热水、采暖乃至空调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方法。,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供热 太阳能供热技术是指采用平板集热器或真空管集热器来吸

14、收太阳能, 来满足建筑中生活热水或冬季采暖的需求。根据系统规模和使用目的的不同, 太阳能供热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 家用小型太阳能热水系统、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集中式太阳能供热系统, 前两者以提供生活热水为主要目的, 后者在可同时满足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需求。,太阳能制冷 太阳能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蒸汽喷射式制冷、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干燥冷却系统等。,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 中国是一个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国地热资源占全球的7.9% 。根据地热利用温度的高低, 可分为高温( 150) 、中温( 15

15、090) 和低温( 90) 三种。高温地热能主要用于发电,中低温地热能一般可直接利用, 如供热、温室、洗浴等。高温地热资源( 热储温度150) 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 中低温地热资源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由于地热能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开采难度大, 以地热水为热能利用媒介的利用方式受到资源条件的限制, 并非处处可用, 因此近年来, 利用地表浅层地热的地源热泵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处的浅层地热包括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蕴含的低品位热能, 可认为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地热资源。因地源热泵技术受地热资源条件的限制较小, 因此在建筑中的应用较多。,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

16、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 的特性, 通过消耗电能, 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 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 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同时, 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 可谓一举三得, 是一种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 地源热泵系统包括三种不同的系统: 以利用土壤作为冷热源的土壤源热泵, 又称为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或者地下热交换器热泵系统; 以利用地下水为冷热源的地下水热泵系统; 以利用地表水为冷热源的地表水热泵系统。,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土壤源热泵,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有一个由地下埋管组成的换热器。地热换热器的设置形式主要有水平埋管和竖直埋管两种。,土壤源热泵的优点主要为: 节能、系统寿命长、运行费用低。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可节能30%; 与纯电力或常规燃料供热及制冷相比可节能60%。土壤源热泵的缺点主要为: 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受土壤性质影响较大; 系统连续运行时, 热泵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波动, 导致热泵运行效率下降; 由于土壤热导率较低, 地下换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