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108499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语文选修第8课《幸福从细小处开始》ppt课件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朗读:富兰克林名言 1、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2、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3、平庸的人最大缺点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4、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5、今日能做的事,勿延至明日。 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7、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8、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幸福从细小处开始,富兰克林,陆河县河田中学 彭翠红,作者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

2、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所有这一切为他在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六七所大学授予硕

3、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朗读下列词语,注意黑体字的读音。 泥淖(no ) 酬金(chu ) 羸弱(li ) 碾踏(nin ) 渲染(xun) 炽热(ch ) 喝令(h ) 毗邻(p ),1、请看看文章标题,哪个词语是全文的文眼。 细小处 2、请找出富兰克林对幸福的看法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句) 主旨句:“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是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 (第12段) 3、围绕主旨,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铺设道路(12) 改造路灯(34) 清扫街道(51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参考传记文学阅读的主要题型及解题思路以及201

4、1广东高考题,从命题者的角度,你会如何设置题目?并试着解答。 要求: 1、请同学们将命置的题目写出来; 2、将所命题目与本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并合作进行解答; 3、派小组代表将组内命置的题目及解答的结果展示出来。,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示例:阅读全文,概括富兰克林所做的几件 小事。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 格? 明确:富兰克林所做的几件小事:铺好城 市路面;改进路灯形状;建议清扫街道。 性格:关心公众利益;观察力敏锐;富有科 学精神;实干。 方法:从主要事件入手进行概括。,角度一:考查传记的主要内容, 概括传主的性格。(要点概括),示例1:自传体的文章注重细节描写,请在文中找出能体 现作者

5、是一个非常注重细小之处的人的文字。并分析其 作用。 第1段,看到居民们踩着泥浆去购买生活用品的情形,颇为痛心。 第1段,我和别人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又写了些文章 第 3段,有人把这项公共起了点作用。 第8、9、10的方案。 作用:写出了富兰克林是一个注重细节的政治家; 表现了富兰克林关爱民众、务实、为人谦逊、做事思考周密的 优秀品质。 这样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方法:概括细节+分析作用(从性格入手),角度二:考查传记的语言特点(风格) 以及表现手法。 (语言特征),示例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试跟原文(P66页第二段“一天早 晨像大病初愈似的”)作比较,分析其内容及

6、语言风格。 在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送的早晨,我在整齐、平直的克 莱文大街上,看见了一位脸色苍白、身体羸弱的老妇人。看 上去她象大病初愈似的。我看见她正在用一把桦树枝做成 的,很结实耐用的扫帚在清扫街道。她清扫街道时,很仔细 认真,生怕扫少了点什么似的。 明确:两段文字的侧重点不同:原文侧重于花很少的时 间就能把大街扫得很干净,改写的文段侧重于老妇人如何认真 地打扫。 表达方式不同:原文用叙述,而改写文段多用描写,两相比 较原文文字朴实无华,用词准确明了,符合传记的文体要求; 方法:1、指出内容的不同; 2、结合表达方式分析语言风格。,角度二:考查传记的语言特点(风格) 以及表现手法。 (语言特

7、征),示例:富兰克林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你认为这些 细小琐碎得似乎不值一提的事情有必要写进自传 吗?谈谈你的看法。 自传就是用真实生动的文字介绍自己,所以除了 让读者看到真实的人生经历,还要表现出丰满的人 物形象。这些琐碎小事,既可以很好地表达出“幸福 从细小处开始”这个中心,而且也很符合作者作为 政治家关心民众真实利益和作为科学家务实、细心 的特点。所以这些小事就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道路的 回顾,更是作者对自己经历的反省。所以这些小事 有必要写进自传里。 方法:从传记文本入手,结合所写内容分析,再总结,角度三:探究和个性解读,把闪电关在瓶子里 在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

8、本杰明富兰克 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 却受到了嘲笑。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 雷鸣,一场暴风雨就变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 有一根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 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 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 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瓶中。 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 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

9、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 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分析:面对人们的指责,我们最好的回答就是用事实来证明 一切。科学中没有懒惰,只有勤奋和严谨。 话题:“真知来源于实践”“事实胜于雄辩”,写作素材积累,作业,1、借助本传记的写法,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篇自传。 要求: 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刻画自已的性格;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应蕴涵一定的人生哲理。 2 、推荐阅读:富兰克林自传影响世界两百余年的励志经典,改变美国人命运的二十种著作之一,历届美国总统必备参政枕边书,有75%的世界500强企业领袖阅读过此书,超过90%的美国人承认接受过富兰克林自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