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1084986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共25张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六中学 翁姝,看图猜诗,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全诗。 2、理解诗的内容, 学习本诗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2、 3、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作者简介,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 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介绍,标题解说,查

3、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诵读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一路

4、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西边!,愁心,诗眼,读懂诗眼,小组合作学习1、诗人借助哪些景物来表现“愁心”? 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 2、诗人因为什么事情而“愁”呢? 3、诗人的愁心托付与谁了呢?为什么?,杨花落尽子规啼,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同时也点明时令。,1、诗人借助哪些景物来表现“愁心”?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切合当时情事, 融情入景。,闻道龙标过五溪。,此句直叙其事。“

5、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2、诗人因为什么事情而“愁”呢?,诗人的愁心托付与谁了呢?为什么?,(1)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 象征着亲情、友情的纯洁。,(2)明月是圆的,象征团圆,引人深思。,(3)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 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

6、分析其作用。,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有感情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