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8317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训练(2020年8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谈骨气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2、,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

3、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

4、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1)文章的标题揭示的是 。(2)“富贵不能淫,

5、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语出 ,其中“淫”的意思是 ,“移”的意思是 ,“屈”的意思的是 。(3)第一段文字作用是 。(4)第二段文字通过引用古语来 。(5)第三段主要从 的角度指出 ,从论据的角度考虑,是 论据。(6)第四段中 一句起引出下文的作用。(7)五、六两段的表达式分别是 、 。(8)“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指代 ,用的是 手法。(9)五、六两段印证了孟子的话 ,进而证明 。(10)第七段写了 的事实,从 的角度证明论点。(11)从论证方法上看,七段先 ,后 ,接着用八段这一段加以小结。(12用横线划出“贫贱不能移”中“移”的后果。(13)九段中对闻一多之例的叙述采用了 的记

6、述顺序,是为了突出 。(14)九段先叙述 的事实,再 ,使说理充分。(15)闻一多的事例印证了 。(16)五到九段列举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17)末段是对全文的 ,主要阐述了 。(18)这篇文章有着一般议论文的结构,即 , , 。(19)就整个文章来看,以 的表达方式为主,也穿插了 ,主要是为了 。(二)拓展训练 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据报载:年逾古稀的钱学森,每天黎明即起,坚持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讲座”。电台同志疑是传闻。一次,记者当面考他:“今天早上,科学知识节目讲的是什么事?”钱学森脱口而出:“南京天文台趣事。”记者惊讶不已。 钱学森,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论知识,他

7、是博大精深;论年龄,他已年逾七十;论成就,他对力学的研究,硕果累累,举世公认。可是,这样一位老人,却每天黎明即起,收听电台“科学知识讲座”,他对科学信息的追求仍充满热情。 这件事虽小,却给我们这样一个启迪:古今中外,凡有所建树的人,在他的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汗水写着一句话:成功来自执著地追求和勤奋地工作。 人生是极其有限的。科学领域纷繁复杂,浩瀚无边。不用说一个领域,一门学科,需研究的问题不计其数;有的,甚至是一个研究专题,也往往会耗尽一个人的毕生精力。所以,要在科学领域中取得一点成就,没有执著追求的精神,就会遇挫而退;没有勤奋工作的态度,就不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取得成果。 让我们再看看其他的例

8、子: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遇难不退,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后来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但他忍受奇耻大辱,发愤著书,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执著追求、勤奋工作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钱老“黎明即起”追踪科学信息的举动了。 而今,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书求知的年代。我们应当以钱老为榜样,学习他的这种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勤奋工作的态度。如果

9、我们真正把钱老的精神、作风学到手,将来必然会有所成就。 、短文的论点是什么?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短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举例阐述。 (2)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

10、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

11、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

12、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22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3本文结构严谨,请具体分析。(3分) 24请用一句话概述第段大意。(2分) 25请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例。(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