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8312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2020年8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诗文填空(10分)(1)念天地之悠悠, 。(1分)(2)山气日夕佳, 。 , 。(3分)(3)斯是陋室, 。(1分)(4) ,霜重鼓寒声不起。(1分)(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2分)2.写出拼音相对应的汉字。(3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lnln 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dng yng 开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是否具有继

2、续学习的能力,将会影响将来事业的发展。B抗洪抢险期间,驻扎在我校的解放军,时刻严阵以待,基本全部都没有休息。C蚂蚁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内部有严格的分工。D他主动要求参加保护野生动物,打击乱砍滥伐,监督环境安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完成语文作业。B、从这次考试成绩中,反映出我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C、谁也不会否认保护环境没有任何意义。D、我眼前浮现出一个古老而繁荣的水乡小镇来。5.走近名著。(5分)繁星春水是新诗当中很有特色的两本小诗集,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其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

3、便小了!”这一充满哲理的名句便出自繁星,请你根据这首小诗的形式仿写一首蕴含哲理的话。 , ,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 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陶后鲜有闻( ) 香远益清 ( ) 10、翻译文言语句。2分 菊之爱,

4、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 11、理解填空。5分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 。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_ 。(2分)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2、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答:_ _ 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共10分)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

5、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开始整天在地里帮长工干活,白天做个全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继续读书, ( A如饥如渴 B迫

6、不及待 C仔仔细细 D钻心致志) 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这教我父亲很生气,他希望我熟读经书,尤其是在一次打官司时,由于对造在法庭上很恰当地引经据典,使他败诉之后,更是这样了。我常常在深夜里把我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就这样我读了一本叫做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作者是一位老派改良主义学者,以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传入中国。我父亲认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他要我读一些像经书那样实用的东西,可以帮助他打赢官司。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厚望。我也逐渐讨厌田间劳动了。不消说,我父亲是反对这件事的。为此我们发生了

7、争吵,最后我从家里跑了。我到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在那里读了半年书。以后我又在一位老先生那里读了更多的经书,也读了许多时论和一些新书。13.从括号里选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处,应选( )。(2分)14.本语段是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语言方面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2分) 15.少年毛泽东喜欢读哪些书?这些书是坏书吗?这些书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3分) 16.联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及毛泽东的其他诗篇说说你对他胸怀,气魄的领悟及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共12分)餐桌上的谜底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瞅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那时我家半个月

8、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谗了。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_(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工钱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两元钱了,挖吧,再挖挖就又两元了。”我_(支撑、支持、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妈妈说;“你歇一会儿再干。”

9、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依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肉,我说都喜欢。晚上,餐桌上摆了香喷喷的鱼和肉,弟妹们都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是的,我知道了。妈妈又对我说:“这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面对妈妈,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那年,我11岁。17、第段和第段的横线上应分别填入的词语是_、_。(分)18、-段写小时候“我”很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2分)_ _19、“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面对“我”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没有直接回答?(分)_20、 段写道:“是的,我知道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到底知道了什么(3分)_21、请结合文意简要地写下你对这位母亲的认识、评价。(3分)_三、写作(40分) 题目:这事真让我 _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