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082404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导学案(2020年8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导学案编写人: 韩彦辉 【学习目标】 1、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学会在生活中体验美好事物,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通过抒情这一表达方式写出来。 【学习难点】 托物言志这种抒情方式的把握。 【学法指导】 典型例子引导法、自由写作法、提问法 【学习过程】 1、什么是美? 请同学们齐读纪伯伦的美(节选) 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 请你们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窸窣、小溪淙淙,你们一定会听出美。 请你们看看孩子的

2、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人的智慧,你们就会看到美。 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罂粟花样的小嘴,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 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 请你们把躯体当圣台,奉献给善行;把心灵作祭坛,对爱情膜拜顶礼,那么为这种虔诚而奖赏你们的恰是美。 那些天降予你们以美的奇迹的人们!你们可以欢呼,可以欣喜!因为你们可以无忧无虑,无所畏惧。 教师总结: 这篇散文诗告诉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善于发现美,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美的心灵。其实美就是生活。 2、如何发现美?

3、法国着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 当前高中生作文的弊端之一,是善于发现丑,而不善于发现美。作家格非说过:“我在阅读中学生作文时,几乎没有发现一篇文章写到快乐和幸福的。永远的痛苦、绝望,永远的忧国忧民,永远的少年老成。动辄反腐败,动辄环境污染,千篇一律的大题目如果我们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找到写作的素材,很容易流于空洞我们的学生不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感受不到幸福,除了升学压力和社会流弊的影响之外,我们的确缺乏发现快乐、感受幸福的眼光。而写作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全面、深入、正确地了解社会,进而认识

4、生活,丰富自身。” 例如朱自清写背影,是因为他父亲的一封来信,说自己“膀子痛得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深深触动了朱自清对老父亲的感情,才回忆起十年前车站送别的一幕。 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 同学们写作文要抒发那些积极进取,昂扬向上,反映当代中学生进取精神的风貌,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感情,消极颓废的思想不应该写入文章。 抒情往往与记叙、议论结合在一起。 如纪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烈士的悼念和颂扬之情以及对反动当局的憎恨之情贯穿于全文,而这些是通过记叙烈士生前生平事迹、惨案经过来表达出来的。 在语言表达上,适当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可以加强气势。 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不仅可以

5、加强文章的抒情色彩,还可以为你的文章大增亮色,吸引阅卷老师。 阅读这段话,体会排比、比喻的运用给文章带来的抒情色彩。 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征途上,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是你的爱人,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手背为你阻挡着她力所能及的所有风霜,她用她的手心为你释放着绵绵不绝的温暖阳光。 3、如何抒情? (1)触景生情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下面一段文字。 不久前,新疆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维吾尔族母亲正搂着五个月大的儿子酣睡梦中。突然,空中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大地在黑暗中剧烈地颤动起来,随着一声巨响,楼房倒塌了,巨大的冲击

6、力带着母亲和孩子从五楼坠了下去听见儿子的哭声,母亲看见儿子被挂在自己头顶上的一根晾衣服的铁丝绳上,随时都有摔下去的危险!而自己也被深深地埋在了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废墟中。母亲顾不得浑身的疼痛,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想办法救下孩子。她不敢大声呼救,怕惊吓了孩子,只好自己默默地挣扎,但是身体却纹丝不动。情急中,母亲一次次地伸长着自己的脖子,用自己的嘴去衔住儿子她终于成功了!她用嘴咬住了儿子的衣角,用尽全身力气将儿子从铁丝上扯了下来,用牙关死死地衔着儿子,就这么坚持着,坚持着 晨曦中,当救援的人们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无不为这伟大的母爱所感动。当人们含着眼泪把孩子的衣角从母亲的口中扯出来时,鲜血已经浸透了

7、孩子的衣襟。 世界上只有母爱的力量所向披靡。母爱又如春日的阳光,美丽而永恒;母爱犹如春日的小雨,温馨而柔韧。 研讨下面问题: 、听了这段文字,你心中都想到了什么? 、文中有一处说“晨曦中,当救援的人们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无不为这伟大的母爱所感动”。请你发挥想象力,说说当时人们会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动? (2)托物言志枯叶蝶与荆棘鸟紫蝶 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张枯叶蝶的照片那简直就是一片枯叶,灰黄的翅翼状若栀子叶,毫无生气地停歇在一枝枯茎上。它没有彩蝶娇艳如花的容颜,没有彩蝶轻盈曼妙的舞姿,也没有彩蝶轻纱般精巧华美的翅翼,更没有彩蝶临风微颤的金色触须一只彩蝶所应有的一切,它都没有,与生俱来的只是

8、这么一身憔悴的装束。它是蝶,一只失去了美丽的蝶似乎它已不再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蝶,而只有一个听起来凄美而又形象的蝶的名字 为了生存,它放弃权所有的美丽,宁愿在同伴们五彩斑斓的翅影里飘逝成一道枯黄而又孤单的弧线,宁愿在同伴们飞扬翩跹的舞蹈中,坠落成一片毫无美感可言的桔叶。 它很明智,仿佛一个恬淡隐忍的智者,一个在天下大乱时闲居深山的隐者。它果断地用美丽换取生命。其果断干脆,可敬可叹!然而,不知当它栖息在枯枝上,悠然地呼着自由的空气时,是否会怀念那缤纷的身影?是否会记起那摇曳的舞姿?它是否会从心底隐隐泛起一声怅然的叹息。 枯叶蝶,一种凄凉而又散淡的生命。它,走到了归隐的极致与枯叶蝶恰恰相反,我想起了

9、荆棘鸟。那是怎样的一种鸟啊。整齐的翅膀被梳理得一尘不染,高傲的头颅总是面向遥远的地方,目光坚定而炯然。它的歌声动人心魄,却极少鸣叫。它耗费一生的精力去寻找荆棘树,唱出那销魂的歌。只一首,就死在长长的尖刺下,让血盛开成一朵嫣红的玫瑰。盛大的死亡,华丽而又壮美,似乎任何修饰的言语,在它面前,都变得苍白。凄美豪壮的一生,它活得轰轰烈烈,它不畏死,不避死,短暂的生命洋溢着义无反顾的绝美。它,将生命幻化成永久的绝唱。客观存在渴望歌唱,它寻找歌唱,它歌尽而亡。荆棘鸟不明智,不理性。它好像一位在逐鹿群雄中奔走呼告的士大夫,一位驰骋沙场纵横捭阖的将军。它可以死,它期盼死,只要死得其所。荆棘鸟,一种绚烂而又悲壮

10、的生命。它,走到了豪壮的极致。然而,无论是枯叶蝶,还是荆棘鸟,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须臾之间的生命,不允许迟疑。于是,有了枯叶蝶,有了荆棘鸟。于是,一个延续了生命,一个收获了绝唱。于是,一个失去了美丽,一个永远地飞翔。也许,宇宙中的法则就蕴含在自然之中。鱼和熊掌总是无法兼得,“生”与“义”也许永远无缘,所以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想要得到,必须有所放弃,想要收获,必须有所付出。选择归隐,还是选择豪壮?枯叶蝶与荆棘鸟,你愿意是哪一个?雨荷张晓风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立其间。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11、漫天的雨纷燃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及绿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经无知地在期间雀跃,你曾经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对晴日的幻想度日。可是,看那株红莲,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不忘我,当没有阳光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怎样完美自足的 世界!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就在这美丽的湖畔岂只有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描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德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

12、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的雨季何患? 思考: 在枯叶蝶与荆棘鸟与雨荷两篇文章中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寄托了作者怎能样的感悟?为了把这份情感和感悟传达到极致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 4.下笔如有神 (1)课内练习:选择某一个物象,写出语意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成为描述想象的两首精短小诗,要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提示:“某一物象”的选择很关键。因为要求写的两句话“语意相对”,那么,选择的这一物象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应有正反两种评价,其实就是要写的两句话中一句是褒扬,一句是批评;应选择具体的事物,最好是人们都熟悉的事物,绝对不能选抽象的事物,也不能选“人”。同时,要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一定的文学情趣、一定的哲理,给人一定的启示。 如:竹 每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 过分的谦虚,终究不能成为栋梁。 昙花 每绽放一次,都会倾注自己的全部; 过分地展示自己,终究不能成就永恒。等等。 2、完成课本P53 习题四(大作文)4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