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076870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新人教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图片展示的是地球上的红飘带中的一幅描绘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的绘画,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1930年 至 1933年,10万 4万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毛泽东 (前三次),胜利,博古 李德,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1933年10月至 1934年,红军的五次反“围剿”,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军队人数,一、战略转移和遵义会议,李德,博古,原因危害,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

2、”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原因 目的 开始时间 开始地点 初期路线,【过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进行战略转移,保存革命力量,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夺取遵义,江西瑞金,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湘江,遵义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前期路线,湘江之战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突破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遵义

3、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遵义会议 (1935年),14年,新中国成立 (1949年),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幼稚,结合下列图表,你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

4、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事务,是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指向成熟的标志。,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会前,会后,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中国革命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又面临哪些困难?在毛泽东的 正确领导下,红军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恶劣的自热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缺衣少食;还有敌人的围追堵截。 遵义会议后,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

5、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最终红军胜利会师陕甘。,二、过雪山草地、胜利会师陕甘,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雪 山 忠 魂,过草地,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后期路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夹金山山顶,草地,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6、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1935.10),遵义,(1935.1),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会师陕甘,结合下列图片,说一说长征的胜利要关注几次会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标志),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

7、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渡过乌江,夺取遵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依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请概括出长征的路线。,材料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红军的长征经过了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跨过了大江大河,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铸就了长征精神。,【拓展延伸】,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路才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4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中国革命历尽艰辛曲折,胜利来之不易,应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 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部史诗,今天我们学习长征,就是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功勋,发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长征精神,【反思完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