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06667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 算 会 计1总 论教学材料(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 算 会 计,本课程简单介绍,预算会计的地位与企业会计平行的一个分支,会计 体系,企业会计: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专业会计,预算会计:记录预算执行情况的一种专业会计,谁需要执行预算?,各级政府及各类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作用学习、工作、生活,如何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四大部分,第一篇 总论部分,第二篇 财政总预算会计,第三篇 事业单位会计,第四篇 行政单位会计,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预算会计概述 定义、体系、对象、特点 基本前提、一般原则、记账基础 基本要素、会计等式 第二章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科目 记账方法 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述,我国的会计体系: 企业

2、会计:应用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即各类企业单位中。 预算会计:应用于我国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及事业、行政单位的一种专业会计。,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政府会计成立之初:(1949年1952年)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财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赤字。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我国于1950 年采取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对财政管理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办法。 特点:预算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1950年3月,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我国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预算体制初步确立。 1950年12月试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

3、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奠定了预算会计工作的基础。,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改革开放前的波动:(1953年1978年) 我国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在此阶段,预算体制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略有调整,其趋势是由20 世纪50 年代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体制演变为70 年代以集中为主、适度下放财权的分级管理体制。,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1965年召开了全国预算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修订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补充了1963年制发的财政机关总会计制度,这是预算会计制度变迁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1966 年“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预算会计工作走入低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

4、破坏。,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改革探索:(1978年1998年) 1980 年,我国分级管理的预算体制演变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但是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扩大,分级包干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994年,建立了“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1995年,财政部颁布预算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要点 1997年,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试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渐进性改革:(1999年至今) 我国预算体制已经进入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局部渐进式

5、趋于完善的体制变迁阶段。,中国预算会计60年变迁(了解),仅对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中与新推行的预算制度不适应之处进行了局部的制度调整,并未从总体上打破1997 年底建立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第一节 预算会计及其特点,一、预算会计的概念 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使用预算拨款的各级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的专业会计。 会计主体是什么? 会计对象是什么?,二、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基本 组成 部分,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基本建设拨款会计,参与 组成 部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财政总

6、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会计主体是什么? 设置原则:一级政府,一级总预算,一级总预算会计。可以分为五级(中央、省、市、县、乡) 特点: 与预算管理有密切联系,受预算管理制度的制约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不进行成本核算,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什么是行政单位?(p359) 特点:非市场性 收支核算服从预算管理要求 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 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事业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其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过

7、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什么是事业单位?(P181) 特点: 经费来源既有财政预算拨款,又有自己创收的收入。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外资金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国库会计,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拨付的机关。国库会计负责对预算资金的收纳、划解和支付进行核算。,收入征解会计,国家税收机关、海关等税收管理机关是负责国家工商税收、关税以及国家指定其负责征收的预算收入、减免和缴库的机关。收入

8、征解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各项税收征管、缴库过程的资金运动,以及负责核算各项税收的组织、实现与缴纳的专业会计。,基本建设拨款会计,基本建设拨款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预算内用于基本建设支出的专门会计。,三、预算会计的特点 目的不同 适用范围不同 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 会计要素构成不同 会计等式不同 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有其特殊性,第二节 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 注意: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而不是各级财政 机关。P7 持续运行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第三节 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9、清晰性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配比原则 全面性和重要性结合的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二、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 收付实现制 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对于非生产经营性业务 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对于生产经营性业务 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不同?,第四节 预算会计要素与平衡等式,一、预算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的对象是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入、支出、结余 以及由此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资产 负债 净资产 收入 支出,二、预算会计平衡等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静态等式) 收入支出结余(动态等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10、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习题,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体系设置的原则为( )。 A按经济区域设置 B按管理权限设置 C一级政府,一级总预算会计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进行会计分期的目的是( )。 A为了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 B为了贯彻配比原则 C为了贯彻收入实现原则 D为了定期反映财政资金运动及其结果的情况,提供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33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同类单位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是一条()原则。 A相关性 B一贯性 C. 可比性 D重要性,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的是() A收付实

11、现制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在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同的是( )。 A.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B.及时性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专款专用原则,多选,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分级包括( ) A中央级财政总预算会计 B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总预算会计 C. 市(地、州)财政总预算会计 D县、乡(镇)基层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区别于企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包括( ) A净资产 B收入 C支出 D负债,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包括( )。 A各级财政部门 B各级政府 C各类事业单位 D各级行政单位,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主要包括( )。 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 事业单位会计 D农业企业会计,预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 A会计主体 B持续运行 C. 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