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04623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87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管理产品规划}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讲义PPT72页(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第三章 准备工艺,主 编: 廖 芳,1,第三章 准备工艺学习要点:,1.学会识读电子产品生产中的有关图纸。 2.掌握各种导线的加工,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与方法。 3. 学会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方法。,第三章 学习要点,2,第三章 主要内容,识图 导线的加工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第三章 主要内容,3,3.1 识图,识图的基本知识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识图方法,3.1 识图,4,3.1.1 识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识读图纸,有利于了解电子产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利于正确地生产、检测、调试电子产品,快速维修电子产品。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图形符号,掌握这些

2、元器件的性能、特点和用途。 2熟悉并掌握一些基本单元电路的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各元器件的作用。 3了解不同图纸的不同功能,掌握识图的基本规律。,3.1 识图基本知识,上一级,5,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一),1零件图 零件图是表示零部件形状、尺寸、所用材料、标称公差及其它技术要求的图样。 识读方法:先从标题栏了解零部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实际尺寸、标称公差和用途,再从已给的视图初步了解该零部件的大致形状,然后根据给出的几个视图,运用形体分析法及线面分析法读出零部件的形状结构。,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6,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二),2装配图 装配图

3、是表示产品组成部分相互连接关系的图样。 识读方法:首先看标题栏,了解图的名称、图号;接着看明细栏,了解图样中各零部件的序号、名称、材料、性能及用途等内容,然后分析装配图上各个零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装配连接关系等。 零件图和装配图配合使用,可用于产品的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中。,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7,装配图,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8,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三),3方框图 方框图主要是用一些方框和少量图形符号来表示的一种图样,它主要是体现电子产品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电性能方面所起作用的原理和信号的流程顺序。 识读方法: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识读,或根

4、据信号的流程方向进行识读,在识读的同时了解各方框部分的名称、符号、作用以及各部分的关联关系,从而掌握电子产品的总体构成和功能。,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9,超外差收音机的原理方框图,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10,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四),4电原理图(DL) 电原理图是详细说明电子元器件相互之间、电子元器件与单元电路之间、产品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电路各部分电气工作原理的图型。 识读方法:先了解电子产品的作用、特点、用途和有关的技术指标,结合电原理方框图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由信号输入端按信号流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电路的熟悉,一直到信号的输出端。,3.1

5、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11,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12,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五),5接线图(JL) 接线图是表示产品装接面上各元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接线的实际位置的略图。接线图可和电原理图或逻辑图一起用于指导电子产品的接线、检查、装配和维修工作。 识读方法:先看标题栏、明细表,然后参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图,最后按工艺文件的要求将导线接到规定的位置上。,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13,放大电路接线图,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14,3.1.2 常用图纸的功能及读图方法(六),6印制电路板组装图 是用来表示各种元器件在

6、实际电路板上的具体方位、大小以及各元器件与印制板的连接关系的图样。 识读方法:应配合电原理图一起完成。 (1)首先读懂与之对应的电原理图,找出原理图中基本构成电路的关键元件。 (2)在印制电路板上找出接地端。 (3)根据印制板的读图方向,结合电路的关键元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关系及与接地端的关系,逐步完成印制电路板组装图的识读。,3.1 识图图纸功能及读图方法,上一级,15,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 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 扁平电缆的加工 线把的扎制,3.2 导线的加工,16,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一),对于有绝缘层的导线,其加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剪裁、剥头、捻头(多股线)、搪锡、

7、清洗和印标记等工序。,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上一级,17,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二),1剪裁 剪裁是指按工艺文件的导线加工表的规定进行导线的剪切。 2剥头 剥头是将绝缘导线的两端去除一段绝缘层,使芯线导体露出的过程。 导线剥头方法通常分为热截法和刃截法两种。,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上一级,18,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三),3捻头 多股导线剥头后,必须进行捻头处理。 捻头的方法是:按多股芯线原来合股的方向扭紧,芯线扭紧后不得松散,一般捻线角度约为3045 之间。,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上一级,19,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四),4搪锡 (又称上

8、锡) 搪锡是指对捻紧端头的导线进行浸涂焊料的过程。搪锡可以防止已捻头的芯线散开及氧化,并可提高导线的可焊性,减少虚焊、假焊的故障现象。 搪锡可采用搪锡槽搪锡或电烙铁手工搪锡的方法进行。,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0,3.2.1 普通导线的加工(五),5清洗 采用无水酒精作清洗液,清洗残留在导线芯线端头的脏物,同时又能迅速冷却浸锡导线,保护导线的绝缘层。 6印标记 复杂的产品中使用了很多导线,单靠塑胶线的颜色已不能区分清楚,应在导线两端印上线号或色环标记,才能使安装、焊接、调试、修理、检查时方便快捷。印标记的方式有导线端印字标记、导线染色环标记和将印有标记的套管套在导线上等。,

9、3.2 导线的加工普通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1,3.2.2 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一),屏蔽导线或同轴电缆的外形结构相同,所以其加工方式也一致,包括:不接地线端的加工、接地线端的加工和导线的端头绑扎处理等。,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或同轴电缆端头的加工示意图,上一级,22,3.2.2 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二),1不接地线端的加工步骤: (1)去外护层 (2)去屏蔽层 (3)屏蔽层修整 (4)加套管 (5)芯线剥头 (6)芯线浸锡和清洗,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3,屏蔽导线不接地线端的加工示意图,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24,3.2.2

10、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三),2屏蔽线直接接地的线端加工方法和步骤 (1)去外护层 (2)拆散屏蔽层 (3)屏蔽层的剪切修整 (4)屏蔽层捻头与搪锡 (5)芯线线芯加工 (6)加套管,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5,屏蔽线线端加套管示意图,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26,3.2.2 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四),3加接导线引出接地线端的处理 (1)剥脱屏蔽层并整形搪锡 (2)在屏蔽层上加接接地导线 (3)加套管的接地线焊接,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7,3.2.2 屏蔽导线及同轴电缆的加工(五),4多芯屏蔽导线的端头绑扎 多芯屏蔽导线是指在一个屏蔽

11、层内装有多根芯线的电缆。 棉织线套多股电缆一般用作经常移动的器件的连线,如电话线、航空帽上耳机线及送话器线等,因而棉织线套低频电缆的端头需要进行绑扎。,3.2 导线的加工屏蔽导线的加工,上一级,28,3.2.3 扁平电缆的加工,扁平电缆采用穿刺卡接的方式与专用插头连接时,基本上不需进行端头处理;但采用直接焊装或普通插头压接时,就必须进行端头加工处理。,3.2 导线的加工扁平电缆的加工,上一级,29,3.2.4 线把的扎制(一),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为了简化装配结构,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检查、测试和维修等,常常在产品装配时,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绑扎成一定形状的导线束(俗称线把)。 采用线把扎

12、制,可以将布线与产品装配分开,便于专业生产,减少错误,从而提高整机装配的安装质量,保证电路的工作稳定性。,上一级,30,3.2.4 线把的扎制(二),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1. 软线束 软线束一般用于产品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连接,由多股导线、屏蔽线、套管及接线连接器等组成,一般无需捆扎,只要按导线功能进行分组,将功能相同的线用套管套在一起。,上一级,31,3.2.4 线把的扎制(三),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2. 硬线束 硬线束多用于固定产品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特别在机柜设备中使用较多。它是按产品需要将多根导线捆扎成固定形状的线束。,上一级,32,3.2.4 线把的扎制(四),3.

1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3常用的几种绑扎线束的方法 线绳捆绑法、专用线扎搭扣扣接法、胶合黏接法、套管套装法等。 (1)线绳捆扎法,上一级,33,3.2.4 线把的扎制(五),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2)专用线扎搭扣法,上一级,34,3.2.4 线把的扎制(六),3.2 导线的加工线把的扎制,(3)胶合黏接法,(4)套管套装法,上一级,35,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方法,36,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一),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1元器件引线的预加工 元器件引线的预加工处理主要包括引线的校直、

14、表面清洁及搪锡三个步骤。 预加工处理的要求:引线处理后,不允许有伤痕,镀锡层均匀,表面光滑,无毛刺和焊剂残留物。,上一级,37,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二),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2元器件成型的尺寸要求 元器件进行安装时,通常分为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两种。 立式安装的优点:元件在印制板上所占的面积小,安装密度高;缺点是元件容易相碰,散热差,不适合机械化装配,所以立式安装常用于元件多、功耗小、频率低的电路。 卧式安装的优点:元件排列整齐、牢固性好,元件的两端点距离较大,有利于排版布局,便于焊接与维修,也便于机械化装配,缺点是所占面积较大。,上一级,38,3.3.1 元器件

15、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三),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1)小型电阻或外形类似电阻的元器件的成型形状如下图: 成型的尺寸应符合: A2mm;R2d(d为引线直径) 立式安装时h2mm; 卧式安装时h02mm。,上一级,39,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四),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2)晶体管和圆形外壳集成电路的成型形状和尺寸要求,上一级,40,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五),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3)扁平封装集成电路或贴片元件SMD的引线成型形状和尺寸要求 图中W为带状引线的厚度,R2W。,上一级,41,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

16、(六),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4)元器件安装孔跨距不合适,或用于发热元器件时的引线成型形状要求 图中R2d(d为引线直径),元器件与印制板有25mm的距离,多用于双面印制板或发热器件。,上一级,42,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七),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5)自动组装时元器件引线成型的形状,上一级,43,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八),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6)易受热的元器件的引线成型形状,上一级,44,3.3.1 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九),3.3 元器件引线的成型技术要求,3元器件引线成型的技术要求 (1)成型后,元器件本体不应产生破裂,表面封装不应损坏,引线弯曲部分不允许出现模印、压痕和裂纹。 (2)引线成型后,其直径的减小或变形不应超过10,其表面镀层剥落长度不应大于引线直径的1/10。 (3)引线成型后,元器件的标记(包括其型号、参数、规格等)应朝上(卧式)或向外(立式),并注意标记的读书方向应一致,以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