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4623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78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管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高岩青)1)(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宣 贯 培 训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一科 高 岩 青 2015.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修改的背景 二、修改的原则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四、分章介绍,一、修改的背景,1、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混凝土结构工程约占房屋建筑总规模的90%以上,混凝土用量突破30亿立方米,钢筋用量达到1.8亿吨(总钢产7.3亿吨)。 GB50204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对工程质量影响重大的国家通用性规范,为适应建筑业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要求,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2、2、当前工程质量发展形势的要求。 3、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的要求。,当前工程质量发展形势的要求。,1、脚手架、模板坍塌事故频发。 2、瘦身钢筋不断被媒体曝光,严重影响工程结构主体安全。 3、 预应力工程质量问题普遍 ,孔道成型质量差 ;张拉力锚固质量差 ;灌浆质量差。 4、钢筋安装质量缺陷较多,尤其是负弯矩钢筋位移严重。 5 混凝土质量缺陷频发,混凝土存在离析、蜂窝、麻面、狗洞、露筋等现象。 6 结构实体和同条件试块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的要求,1、住建部2014年8月25日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2、2014年9月4日住建部召开全国工程质

3、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会议。 3、五方责任主体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承担质量终身责任。 4、五方负责人必须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5、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参建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姓名。 6、建立五方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 。,历次版本:,1、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第三篇混凝土 和钢筋混凝土工程1956年版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 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73年修订版) 4、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4、04-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年局修版)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历次版本的主要内容,1、在56年版、GBJ10-65、GBJ10-65(73年修订版)、GBJ204-83和GB50204-92 中,规定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要求。 2、GB50204-2002贯彻“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主要规定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和验收的相关内容,仅规定合格标准。 3、GB50204-2015主要规定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

5、,删除了施工工艺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4、GB50666-2011和GB50204-2015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历次版本的主要内容,GB50204-2002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01-88第五章(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版本。 GB50204(2011版):针对瘦身钢筋的局部修订 增加对调直钢筋的二次检验,增加了钢筋重量偏差的检验,有效遏制了瘦身钢筋进入工地。增加了抗震钢筋的有关规定。 GB50666-2011继承和发展了之前各次版本中施工方面的内容

6、,侧重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控制。,GB50204-2015修改过程,1、2011年2月,住建部建标201117号文,全面修订 。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共22家单位27人编制组 ,2013年10月完成送审稿,通过审查 。 3、2014年3月报批稿上报。 4、2014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公告第705号批准发布,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2002版实施效果,发布实施以来较好的规范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总体施工质量得到良好控制。材料进场验收、施工检验批验收的合格标准、验收方法基本合理; 结构实体检验规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保护层厚度检验规定大幅度降低了悬挑

7、板垮塌事故;混凝土实体强度检验规定大幅度提高实体混凝土强度的合格率),严格执行规范,质量均可达到合格标准。,2002版实施中的主要问题,1、 第三方检验量偏大。 2、 新技术应用(成型钢筋 、免拆模板、涂层钢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开始大量应用)。 3 、不合格处理程序不完善 。 4、 缺乏对混凝土基本性能要求。 5 、同条件养护试块检验实体混凝土强度方法存在弊端。 等等问题。,1、第三方检验量偏大,1、主要指材料、制品等抽样复检,个别工程甚至达 到总造价的1%。 2、检验频次密集,见证检验(规定30%); 3、质量控制效果不理想,时有假冒伪劣材料进入工 程,产品合格证作假。 4、缺乏产品质量

8、认证 国外针对获得认证的产品,通常仅通过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一般不再进行频繁的抽样检验。,产品质量认证,1、产品认证是第三方就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给予书面 保证的一项活动。 2、执行机构:获得政府批准并具有评定能力的认证 机构。 3、通过产品认证,可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对象是企业生产的某一系列产品,而不是企业的质量体系;4、产品认证依据:有关国家和行业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产品认证针对获得认证的所有产品,产品检验仅针对送样或抽样产品;,2新技术应用要求验收规范进行修订,1、预制装配结构中构件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2、成型钢筋 3、免拆模板 4、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全封闭要求,不合格处理程序不完善,1、材

9、料、制品、半成品出现不合格时缺乏处理程序。 2、施工检验批出现不合格时处理程序有的过于笼统或过于宽松。 新规范增加了对检验批不合格处理的有关规定。,4 缺乏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要求,1、通常只强调混凝土强度。 淡化其他基本性能的要求,难以真正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由于水泥细度不断提高、混凝土组分越发复杂,其强度增长规律与以往不尽相同;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高,而后期强度增长较慢,甚至出现降低现象。 另外,对混凝土基本性能如:稠度、泌水、离析和凝结时间、含气量、塌落度损失、收缩等基本性能,与施工及结构性能密切相关,验收也应进行相应规定。,同养试件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存在差异,1、试块的真实性。 2、同条件

10、试块检验是间接方法。 3、同条件养护试件可溯源性较差。 4、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合格如何处理。 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新的验收规范去解决。,二、修订的原则,1、修订方针 : 传承实践证明有效可行的精华部分要传承 完善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应完善 提高顺应行业发展,提高标准水平 2、修订原则: (1)以验收为重点:强化材料、检验批完成状态验收,淡化一般过程验收 。强化实体验收: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位置和结构尺寸等;,修订的原则,(2)完善手段:重视检验方法的完善及可操作性; (3)鼓励质优产品:对优质产品的验收频次进行放宽。 (4)考虑工程实际 :允许小型工程时,合并多个项 目的检验批; (5)给出路:

11、给不合格检验批和实体以处理流程;,三、GB50204-2015 主要修订技术内容,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明确了分项工程组成关系,增加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规定。 在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全面协调的基础上,规范进一步明确了由模板、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6个分项工程组成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取消了预应力混凝土子分部工程、装配式混凝土子分部工程的概念。工程验收时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包含的分项工程。从“给出路”的角度,新增不合格检验批处理的相关规定。,2增加了认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的基本规定。 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

12、理条例,产品进场检验中的抽样检验是必须进行的工作,然而不分质量优劣必须100%的按批次抽样检验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检验工作,同时推高了质量控制的社会成本。规范在充分考虑我国工程环境实际的情况下,对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做出扩大检验批容量的规定。检验批容量的扩大意味着符合规定的进场材料抽检批次成倍减少,可有效减小进场验收的成本,并促进施工单位优先选择优质产品,同时对促进生产单位提高产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考虑到规范首次纳入,产品范围仅为钢筋、成型钢筋、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 成孔管道、水泥和外加剂。,3增加了材料进场合并验收规定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

13、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第3.0.4条的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多个单位工程,规范允许将多个单位工程使用的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科、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共同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增加此规定后,可避免由于单位工程规模较小而出现的多次重复验收情况。,4删除了模板拆除内容 根据规范修订原则,将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性的质量控制内容纳入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在GB 50666中有关模板拆除的内容已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故在规范中不再保留模板拆除内容,而在一般规定中要求按GB 50666的有关规定执行。,5增加了编制模板施工方案要求及危险性较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技术论证的规定。 模板工程

14、应按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施工方案与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密切相关,规范增加了编制施工方案的一般规定。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等规定,规范提出爬升式模板、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支架等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的规定,施工单位应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通过专门的审查可降低技术质量风险。,6增加了模板及支架材料进场检验规定 模板工程虽然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且不参与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但其施工质量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同时是涉及施工安全的重要分项工程。规范进一步重视对模板及支架材料的进场验收,增加了抽检

15、模板及支架材料外观、规格、尺寸的规定,并要求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完善了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规定。 锚固是钢筋受力的基础,箍筋的位置与弯钩同样也是箍筋在混凝土构件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震害调查经验,规范对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增加了多项内容: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锚固方式;箍筋、横向钢筋的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平直段长度。,8增加了成型钢筋进场验收规定 进场验收的检验项目与方式一直是成型钢筋推广过程中的行业关注问题。根据目前我国成型钢筋应用的实际情况,规范规定了成型钢筋进场的抽样检验规定,并提出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

16、过程且能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9增加了钢筋机械连接施工过程的验收规定 机械连接施工的过程操作控制直接影响接头性能,螺纹接头的拧紧扭矩和挤压接头的压痕直径是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参数。为强化质量控制,规范增加了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检验螺纹接头拧紧扭矩和挤压接头压痕直径的要求。,10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 国内外工程经验表明,对处于三a、三b类环境条件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及其锚固系统,采用全封闭体系可有效保证其耐久性。规范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性能的验收规定。,11提高了灌浆质量的验收要求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孔道灌浆是技术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的工序,实际工程质量控制并不理想。规范加严了水泥浆泌水率指标,调整了膨胀率等相关技术指标,有利于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的提高。,12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由于对于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规定的理解不同,国内各地实践中操作各不相同。规范强调了预拌混凝土的产品特性,规定进场时其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