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6106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雅安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月月考试卷全卷满分:120分,选择题16分,非选择题104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dng) 赃(zng)物 镌(jun)刻 歼(qin)灭B张皇(hung)失措 悄(qio)然 阻遏() 取缔(d)C负隅(y)顽抗 湛(zhn)蓝 翘(qio)首 一刹(ch)那D转弯抹(m)角 溃(ku)退 憎(zng)恶 着(zho)陆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 摒息敛声 晨曦 娴熟B摧枯拉朽 殚精竭虑荒谬 掬躬C精疲力竭 名符其实杀戮 新秀D响彻云霄 一丝不苟建数 酷似3填

2、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窗,注定要与诗词_的。古诗词中_,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_。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_”。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_的意味。A邂逅 信手拈来 亲密 窗棂 警世B结缘 信手拈来 亲近 铁窗 警世C结缘 信口雌黄 亲近 铁窗 警告D邂逅 信口雌黄 友好 窗棂 警告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正确的一项是()A“说得好”!陈毅满意地挥了一下手,回转过身子,把手臂搭在聂卫平肩膀上。“发展围棋事业,赶超日本,要靠你们这一代喽!”B罗丹用石头雕塑

3、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C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望江楼头,锦江之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B图画中有人划独木舟,有人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川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草原。C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不少评论

4、家反复研读他的作品,认真筛选,断章取义,力求用最新鲜最精华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D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在遭受923强烈地震后,墨西哥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C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神功伟力。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雅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7下列句子

5、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神情韵。 记得住乡愁,即有心安处。 乡愁是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牵挂。 留住乡愁,就留住了游子的归心和向心,系牢了民族精神的根,温润了炎黄子孙的心。 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归附。 A B C D 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按结构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背景都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在新闻两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必然胜利

6、。B“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通讯,作者通过对吕伟在亚运会上的惊天一跳进行描写,表现了其高超的跳水技巧。而文章最后借用印度观众的话,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的一篇经典小品文,作者先概括富春江的总体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然后分别从“奇山”和“异水”两个方面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D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作者苏轼将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表达了诗人被贬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和赏月的欣喜之情。2、 现代文阅读(32分)9 名著导读。(3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

7、闻,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8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4)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

8、)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

9、三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0下面对这则新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消息的导语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或第一句,本消息的导语是文章的第一句,简要概述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B本则新闻的主体按渡江作战的顺序可以分为三层,分别从东、西、中三路详细叙述了解放军渡江作者的情况。C消息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简明性的特点。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改为“就在21日那一天”,正好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简明

10、性。D本则消息报道各条战线时有详有略,其中对东路军的战况属于详写,它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且详细写了战果。1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12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大师(11分)他是个普通的石匠,那天,接到一桩大买卖。邻村的财主要用汉白玉为去世的母亲雕座真人像,放在园子里,天天看着。第一次听到消息时,他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会落在自己身上。一个石匠能雕刻玉石,应该说身价上了一个台阶。他知道这是一次机会,如果真的完成了这座人像,那么他就可以在石像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那时,他就是石匠行当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了,再也不会雕那

11、些石碑石人石马,摆在自家门前,等人来收购,然后送到墓地,过着清贫的日子。因为那时,他应该是位大师了。他认真地做着准备工作。先将所有的工具磨了一遍,然后将自己关了三天三夜,只看财主母亲的一幅画像,那画像似乎是女人年轻时候的,看上去很漂亮。石匠将那女人的相貌记在了心里。当他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来到财主家,第一眼看见那块汉白玉的时候,就已经按人体的比例位置,将那块漂亮的汉白玉给划分了,包括他的名字刻在哪里。他给自己的名字找了三个地方,一是在人像裙子的下摆处,二是在人像的袖口处,还有就是在人像的背后。石匠构思好了便开始干活。一个月过去,人像完成了。财主来看的时候叫了起来:“你这刻的不是我母亲!”石匠找出

12、财主母亲的画像,对比着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也觉出不像,但他没说,只是拿着画像给财主看。可财主却不看画像,冲着石匠说:“你现在雕的只是像我母亲,而不是我母亲。如果你只能做成跟这幅画一样,那我要你来雕什么?我有这幅画就行了。”说着,财主指着人像的袖口处说:“这是什么?你的名字?这画上有吗?我跟你说,你要雕得不好,这汉白玉的钱你出!”说完扬长而去。石匠傻了眼,他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没赚到钱还要赔钱,要是传出去,在这个行当里就没法混了。石匠坐在人像前,目光呆呆地看着他亲手雕出来的人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间一点点过去了,月光洒落在人像上,映衬出汉白玉的洁白。石匠透过月光看见汉白玉发散出一片金光,在那金

13、光里他看见了离世多年的母亲,正满含愁苦却不失慈祥地看着他。石匠,多年没看见母亲了,他想起母亲带给他的温暖,以及在他年少时母亲给他的关爱。这个时候,他突然想扑进母亲的怀里,再一次感受母亲给他的爱。他扑了上去,摸到的却是冰冷的石头,石匠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石匠又在雕刻那座人像了,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完工。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完工。财主派人来看了几次,回去报告说还没有完工。整整十个月,石匠每天对着汉白玉慢慢地雕刻着,汉白玉是越来越鲜活,而石匠却是日渐消瘦。十个月后,财主再次看见人像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人像前,失声痛哭起来。跟来的家丁们也一下子肃然起敬,眼前的人像就是他们当年的老夫人。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绕着人像转了几圈后,轻轻地走到石匠面前说:“你还没刻上你的名字。”石匠看了看天空,淡淡地说:“这么洁白的人像上为什么 要刻我的名字?”说完,他停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好像忘了我的名字,你能告诉我吗?”那人一下子弯下了腰,轻声地说:“你的名字叫大师。”(选自天池小小说,有删改)13阅读文章,根据提示填写表格。(3分)故事情节:接了桩大买卖 想起母亲,感受母爱 成为大师 心理状态: 沮丧 感动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15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