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91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桐乡市现代片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知识积累(22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4分)广mo 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chn ,是浩hn 南海中的碧波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印痕;语文是“锁”进日记、藏n 心里的小秘密2、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2)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王绩野望)(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4)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中通

2、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3、 名著阅读。(2分)(1)、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2)、以赶会为背景的 ,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谈笑有鸿儒 (2)、无丝竹之乱耳 (3)、可爱者甚蕃 (4)、陶后鲜有闻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

3、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6、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据台湾媒体报道 宋楚瑜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于13日下午3时40分许返抵台北。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桃园机场发表谈话表示,亲民党带着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的愿望回到台湾。宋楚瑜说

4、,这次访问期间看到大陆的很多变化,也看到大陆乡亲和我们一样,都愿意追求和平。 2、 现代文阅读(22分)(一)(11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

5、,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7、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8、“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

6、老头子张皇失措?(3分)9、划“_”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赏析。(3分) 10、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分)(二)(11分)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

7、。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1、 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 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 。(2分)12、 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13、 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14、 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8、3、 文言文阅读(16分)(一)(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9、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结合课文,说说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3分)(2) (9分)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

10、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窃入学舍 (2)、或牵牛来责蹊田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4)、冕因去 18、翻译下列句子。(2分)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19、 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0、 作文(40分)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 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 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答案1、 语文知识积累(22

11、分)1、 袤 辰 瀚 匿2、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1)二十四孝图 (2)五猖会4、(1)大 (2)奏乐的声音 (3)多 (4)少5、C6、宋楚瑜率领访问团抵台北。3、 现代文阅读(22分)(一)7、 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8、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9、 比喻。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老头子对敌人无比的恨,他要让敌人尝足血债,“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也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感情色彩鲜明。10、

12、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二)11、 失去了三个儿子 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述12、 “身体瘦弱而多病” 需要“送进疯人院”。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13、 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经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14、 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3、 文言文阅读(16分)(一)15、 (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声都能听到。(2)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而快乐。16、(1)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厌弃。(二)17、 (1)偷偷地 (2)有人 (3)拿 (4)离开18、 他母亲说:“儿子读书像这样痴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19、 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20、 作文(4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