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104591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后低氧血症处理原则低氧血症不仅是全身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导致严重后果。根据于丹麦的文献报告术后发生次或一次以上低氧血症(SaO290%)的患者占55%,并指出其发生是与全麻时间、麻醉药物应用及吸烟史有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以来,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法(SpO2)已经成为评估患者动脉血氧合情况的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在临床SpO2已被作为第五生命指征。1 易引起麻醉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群体1.1 术后患者 发作性术后低氧血症可在手术后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发生,也可以直到术后五日才发生。术后患者存在氧合差的危险是由于麻醉药物的残余效应,疼痛限制呼吸运动,止痛引起的呼吸抑制

2、及卧床休息。进行腹部或胸部大手术,或任何上呼吸道区域手术的患者被认为危险性高。另外,那些有明显围术期氧合缺陷或术前存在肺部疾患的患者在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也高。1.2 非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在非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有复杂的医疗或外科情况的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心肺功能状态。患者被工作人员检查的频率可能低,护理人员对这些患者的留意自然也少;在这些地方监测技术应用减少会导致对低氧血症的估计不足。1.3 疼痛或接受镇痛治疗的患者 疼痛及镇痛均可导致低氧血症。疼痛会限制胸壁的扩张,影响患者的活动度与运动。镇痛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健康监护策略与研究协会关于镇痛的临床指导方法建议将阿片类作为选择的药物,且需

3、经常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因其是阿片药物应用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4 确诊有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或病态肥胖的患者 患者经常对于他们自己的睡眠习惯引起呼吸暂停了解甚少或根本不了解,然而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明显与低氧血症的形成有关。术后期间,通气不足是阿片类应用期间主要的呼吸系统副反应,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时发生呼吸暂停相关的低氧血征的风险更高。1.5 已存在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 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指的是那些至少有一次记载的缺氧发作并需氧气治疗病史的患者,是最易发生低氧血症的群体。1.6 接受镇静治疗的患者 同时进行或不进行镇痛,镇静可以导致保护性反射丧失,导致低氧血症产生。1.

4、7 新生儿、儿科及老年患者 这类患者的肺储备一般是减少的,尤其相对于他们较高的氧需求来说。这些患者比一般成年人去饱和更快,增加了他们发生低氧血症及相关并发症的危险。1.8 产科患者 分娩生产过程中疼痛引起的呼吸改变,手术分娩后硬膜外给予吗啡或其他麻醉剂导致的去饱和作用,都是产科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这种患者的肺储备已经减少了。1.9 依赖于医疗技术支持的患者 许多患者依赖于医疗技术进行支持。医疗技术相关的失误或合并症,例如有创性及无创性呼吸机及氧气治疗会导致低氧血症。2 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项2.1 吸入气体中氧浓度的低下或因设备的故障引起吸入氧浓度27 kgm23

5、5 kgm2;用过大剂量阿片类药物;存在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5 低氧血症的处理原则低氧血症可在手术后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发生,是需紧急抢救的急症。对它的处理要求迅速、果断有效。数小时或更短时间的犹豫、观望或拖延,均可造成心、脑、肾、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强调麻醉者、手术者和护士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加强围手术期特别是麻醉手术者的巡视、管理和监护与防范,将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5.1 氧疗的应用5.1.1 氧疗的时机和指征 氧疗是治疗低氧血症的一项基本措施。麻醉手术后任何类型的低氧均是氧疗的明确指征。许多入主张PaO2降低到60 mmHg(1 mmHg=

6、0.133 kPa)以下时才需要氧疗。但应当认识到麻醉与手术对机体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打击,麻醉手术后机体内存在较大的机体反应。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况且麻醉手术后早期病情尚可能不稳定。有相当数量的麻醉患者在麻醉手术后早期容易进入更加活跃的快速眼运动睡眠(REM)状态,这种活跃的REM睡眠状态常伴随一些生理变化如呼吸不规则、低氧、心率血压剧烈波动等。皆可给予氧疗,尤其是老年患者,其目的是一方面适当的增加氧供,以适应耗氧量增加的应激状态,另一方面增加氧的储备,增加机体耐受缺氧能力,预防一些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下可能出现的机体严重缺氧。5.1.2 氧疗的分类和方法 临床上根据对吸氧浓度控制程度的要求不同,

7、可将氧疗分为控制性和非控制性两大类:又可根据吸氧浓度的高低,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FiO230%)中浓度氧疗(FiO250%);也常常根据所用氧流量大小将氧疗简单分为低流量(氧流量4 L/min)和高流量氧疗(氧流量4 Lmin)两大类。氧疗的方法通常采用鼻导管法或面罩给氧法等。5.2 维持气道通畅 对于麻醉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道梗阻而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最急迫的处理应当是解除呼吸道梗阻,可用提下颌法或清除口咽分泌物等解除,而不是吸氧。通畅的气道是进行各种呼吸支持治疗的必要条件。5.3 纠正存在的低氧状态 对轻度低氧血症者可用鼻导管给氧,6 L/min8 L/min重度低氧血症者,用面罩及高浓度

8、氧。用以提高肺泡氧分压,降低呼吸作功及心血管作功。对氧分压降低造成的低氧血症或是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引起的氧分压下降,给氧治疗可以改善,因为氧气也是一种治疗用药。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给氧方式。以避免并发症,并充分了解机体对氧的摄取与代谢以及它在体内的分布情况。5.4 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低氧血症的最主要的有效措施。可以借助麻醉呼吸机或治疗用呼吸机实施完成。机械通气一般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造口。全身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常用IMV(间歇指令性通气)方式进行脱机前的呼吸支持治疗。机械通气可按10 mlkg15 mlkg计算潮气量。呼吸频率成人10次/min16次min,小儿16次/min20次min,呼吸比率一般常用11.52。吸入气氧浓度一般在60%以下,要定时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参数设置,防止通气不足或明显过度通气。对循环功能不稳定,如血容量过低患者,应及时补充血浆和全血,在严密观察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参数下,应考虑取降低后负荷的措施,如静脉点滴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可减少心脏作功,增加射血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麻醉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