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63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化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Si-28 S-32 Ca-40 Fe-56 Cu-64 As-7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

2、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原酸(C16H18O9)具有较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利用乙醚、60%乙醇浸泡杜仲干叶,得到提取液,进一步获得绿原酸粗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绿原酸在温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冷水中的溶解度B. 得到有机层的实验操作为萃取分液C. 减压蒸馏的目的防止温度过高,绿原酸变质D. 绿原酸粗产品可以通过重结晶进一步提纯【答案】A【解析】【分析】绿原酸易溶于乙酸乙酯,提取液加入乙酸乙酯,分液得到有机层,减压蒸馏得到绿原酸,加入温水浸膏,经冷却、过滤得到绿原酸粗产品,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流程中加入温水浸膏,冷却、过滤得到绿原酸粗产品,可知绿原酸难溶于冷

3、水,其在温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冷水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B.绿原酸为有机酸,更易溶于有机溶剂,加入乙酸乙酯后绿原酸被萃取到有机酯层,有机层与水层互不相溶的液体应采用分液法分离,故B正确;C.绿原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压蒸馏可降低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绿原酸变质,故C正确;D.根据A的分析,绿原酸粗产品可用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戊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

4、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C. 二甲醚易溶于水,氨基乙酸的熔点较高,主要原因都与氢键有关D. NO离子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0,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答案】D【解析】【详解】A.环戊二烯中存在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构型,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B.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不是任意含氧酸的酸性减弱,故卤族元素中HClO的酸性比HBrO4弱,故B错误;C.二甲醚易溶于水,是因为二甲醚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氨基乙酸的熔点较高,是因为氨基和羧基反应形成内盐导致的,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D. NO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与三个氧成键

5、,孤电子对数为0,中心N原子采用sp2杂化,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8g苯含键的数目为0.6NAB. 将Cl2通入FeBr2溶液中,有1molBr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 1molNH4NO3完全溶于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的数目为NAD. 有铁粉参加的反应若生成3molFe2+,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6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苯中有6个碳碳键和6个碳氢键,则1mol苯中含有12mol键,7.8g苯为0.1mol,含键的数目为1.2NA,故A错误;B.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大于溴离子,氯气

6、通入溴化亚铁中先与亚铁离子反应,再与溴离子反应,则1molBr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大于2NA,故B错误;C.1molNH4NO3完全溶于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因,则,溶液中NH的数目为NA,故C正确;D.铁粉参加的反应,如,产生3mollFe2+转移电子数为2NA,故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3.6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后的坩埚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C.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液体中D. 过滤时,先将滤纸湿润,然后再将滤纸放入漏斗中【答案】B【解析】【分析】【详

7、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A错误;B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为防止冷却过程中空气中的水重新与硫酸铜结合,影响测定,应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故B正确;C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D过滤时,应先将滤纸放入漏斗中,再用蒸馏水润湿滤纸,以免有气泡残留,故D错误;故选:B。5.梦溪笔谈有记: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在中国古代,雌黄(As2S3)经常用来修改错字,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s、S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B. AsH3的沸点比NH3的低C. 与As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的元素只有VD.

8、已知As2F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3:1【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雌黄的结构图可知,砷和硫原子均形成单键,均为sp3杂化方式,故A正确;B两者均为分子晶体,沸点高低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但因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AsH3的沸点,故B正确;CAs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未成对电子数为3,与其同周期且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元素有V:、Co:,故C错误;DAs2F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其结构式为:,单键均为键,双键中有1个键、1个键,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3:1,故D正确;故选:C。6.化合物Y是一种常用药物,可由X制

9、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X、Y均易被氧化B. 1molY最多可与2molNaOH发生反应C. 由X转化为Y发生取代反应D. X与足量H2发生反应后,生成的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X、Y中均含有碳碳双键、酚羟基,X中含有醛基、Y中含有醇羟基均属于易被氧化的官能团,故A正确;B.Y中只有酚羟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去,且1mol酚羟基消耗1mol氢氧化钠,故B错误;C.对比X和Y的结构可知,X转变成Y是醛基加成氢气的反应实现,不属于取代反应,故C错误;D. X与足量H2发生反应后,生成物中有六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 ,故D错误;故选:A。7.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为其中两种元素组成常见化合物,基态Z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D均含有10个电子且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YZWB. 若C中混有E可用水洗方法除去C. 每个D分子周围可以形成4个氢键D. B与D反应生成Z2时,D作还原剂【答案】D【解析】【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为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基态Z原子核外有两个未成对电子,Z可能为C或O,结合转化关系图,Z形成Z2

11、单质,则Z为O;A、D均含有10个电子且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且B与D反应产生氧气,则D为H2O,B为Na2O2;A与氧气产生C,C与氧气产生E,E又能与水反应产生C,符合条件的物质为A为NH3、C为NO,E为NO2,则X、Y、Z、W分别为:H、N、O、Na,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X、Y、Z、W分别为:H、N、O、Na,A、B、C、D、E分别为NH3、Na2O2、NO、H2O、NO2,据此分析;A.核外电子排不相同,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Y、Z、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N3-、O2-、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YZ O2- Na+,故A正确;B. C NO中混有E NO2,二氧化

12、氮易与水反应产生NO,NO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可用水除去,NO中混有的NO2,故B正确;C.每个H2O分子中的氧原子可以与其他两个H2O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每个H2O中的氢原子可以与另一个H2O分子中的氧形成氢键,一次每个H2O周围可以形成4个氢键,故C正确;D. Na2O2与H2O反应产生O2,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水没有化合价变化,故D错误;故选:D。8.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制备原理为:H2O2+CH3COOH CH3COOOH+H2O H0,制得的过氧乙酸(含少量H2O2)含量测定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3、( )A. 应在密闭、低温、避光条件下保存过氧乙酸B. 在常压条件下采用蒸馏操作将过氧乙酸分离出来C.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变色,说明H2O2已除尽D. 加过量硫酸亚铁溶液目的是还原CH3COOOH【答案】B【解析】【分析】取样加硫酸酸化,先用高锰酸钾将过氧化氢除尽后,加过量的硫酸亚铁还原过氧乙酸,再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从而可得被过氧乙酸氧化的硫酸亚铁的量,进而求得过氧乙酸的含量,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 过氧乙酸(CH3COOOH)易挥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在密闭、低温、避光条件下保存过氧乙酸,故A正确;B.因过氧乙酸受热易分解,常压蒸馏会导致过氧乙酸受热分

14、解,故B错误;C.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变色,说明高锰酸钾过量,从而证明H2O2已除尽,故C正确;D. 加过量的硫酸亚铁还原过氧乙酸,再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从而确定过氧乙酸的量,故D正确;故选:B。9.中国科学院深圳研究院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可充放电。其放电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为该电池的负极材料B. 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Cn(PF6)x+xe-xPF6-+CnC.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oS2-C+xNa+xe-=NaxMoS2-CD. 充电时石墨端铝箔连接外接电源的

15、负极【答案】D【解析】【详解】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由图中信息可知,钠离子向铝箔石墨电极移动,故铝箔石墨电极为正极,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材料为负极,故A正确;B.由装置图可知放电时正极产生PF6-,电极反应为:Cn(PF6)x+xe-xPF6-+Cn,故B正确;C.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发生的反应为:MoS2-C+xNa+xe-=NaxMoS2-C,故C正确;D. 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石墨端铝箔连接外接电源的正极,故D错误。故选:D。10.工业上除去电石渣浆(含CaO)上清液中的S2-,并制取石膏(CaSO42H2O)的常用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Mn(OH)2B. 常温下,56gCaO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中Ca2+的数目为6.021023个C. 将10L上清液中的S2-转化为SO(S2-浓度为320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