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444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周周练十七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周周练(17)一、选择题(词语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2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

2、较充足。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B5月4日,荆门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黄博文同学,并祝贺他荣获“五四好青年”。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

3、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全。5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项( )A.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生活中沟通思想、传递友善的工具。 B.“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C.从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D.在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中,来自孝感市实验小学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冠亚

4、军。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7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波浪高昂的战斗激情。)B“挑衅”“炫耀”“目空一切”“油嘴滑舌”(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C在5月到来

5、之时,那千百年来蕴育过无数生命的大沼泽,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这句话中画线部分是主语。)D荣获“最美乡村医生”称号的藏族医生洛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个句子没有语病。)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惟有勇立世界界科技刨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B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D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

6、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二、填空。根据汉字写拼音拼音根据汉字写拼音拼音9.阔绰14.腆着肚子10.蘸水15.啐11.折断16.桑梓12.打折了腿17.坯子13.充塞18.胚芽 三、阅读议论文秋天的黄昏,完成1923题。(20分)秋天的黄昏丁立梅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

7、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

8、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

9、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

10、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19.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3分) 20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分) 21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22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3分) 23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

11、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列子汤问【注】韩娥:韩国的歌唱家。之:去。匮:尽。鬻(y)歌:卖唱。梁欐(l):房屋的中梁。曼声:长声。抃(bin):鼓掌。向:先前,从前。赂:赠送礼物。2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既去而余音绕梁欐() 过逆旅 ()遽而追之 ()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左右以其人弗去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24.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故 雍 门 之 人 至 今 善 歌 哭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6.文中表现韩娥善歌哭,多次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写出其中的两处。(2 分)_27.名著阅读。(6分)水浒传中行者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