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415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无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10每小题2分,11小题6分,12小题4分,13题8分,共3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嶙峋(xn) 两栖(x) 老妪(y ) 风雪载途(zi)B.蹒跚(pn) 愧怍(zu ) 吊唁(yn) 无动于衷(zhng)C.荒谬(mi) 仄歪(z) 阻遏(y) 毛骨悚然(sn)D.尴尬(n) 潮汐(x) 追溯(sh) 在劫难逃 (ji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鞠躬 遗骸 日薄夕山 张皇失措 B.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D.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

2、声匿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巧妙绝伦,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锐不可当的精神值得提倡。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是(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歌曲江南style虽然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深具感染力,但是能在一个月内红透全球,轻易征服各色人种。B是否有必要征收汽车排污费,

3、这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C. 霍邱水门公园正在升级建造中,我们期待它开业迎四方宾客的那一天。D. 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手上有水启动家电,以避免不要受到伤害。6.为下面语段画横线处选填一个连贯恰当的句子(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

4、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岳杜甫唐代杜少陵集B.大道之行也礼记春秋 孔子C.核舟记张潮明代虞初新志D.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周元公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5、声泪沾裳。”8.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B绝巘/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9.下列加点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 (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1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 。 12.综合性学习 (4分)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两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好书。在你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书 名作 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13.根据要求默写。(8分)(1)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2)山随平野尽,_。(3)_,老木苍波无限悲。 (4)夜阑卧听风吹雨,_。(5)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_,家书抵万金。(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6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

7、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雨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的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14. 本段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分别是什么?(4分) 15.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在一定高度上?”(3分) 16. 指出“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气候条件、高度、原理、现象及利用这一现象的成果。(3

8、分) 17.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8.对这个语段的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B/C/D/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雪地烤红薯 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有人停下

9、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

10、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

11、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12、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19.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手忙脚乱( )红薯 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 )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20.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