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27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检测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门楣mi 哂笑x 迤西y 龙吟虎哕huB熹微x 模样m 囿于yu 饮鸩止渴zhnC招徕li 蹊跷qio 甘醇chn 未雨绸缪mu D苋菜xin 柞木zu 枸杞q 合辙押韵zh 2下列词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顾名思义 一马当先 囊萤映雪 B众目睽睽 振耳欲聋 如嚼石灰C人情炼达 懵懵懂懂 稀松平常 D逢场做戏 莫名其妙 肃然起敬3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谁有钱谁横,官也怵三分。(害怕) B.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按照规定)C.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

2、欣赏器乐。(彼此情感、思想有距离) D.他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大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B. 这一仗,我们击落了敌人的大批飞机和坦克。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 转述是要求改变原作结构、顺序、角度或表现方法的复述。5调整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在一定时间内要阅读大量的书却无暇细度时,可用泛读法。要想具有广博的知识,请学会泛读吧!泛读是一种很有用的快速阅读方法。泛读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阅读与自己的学业联系不太紧密但又有一定帮助的书,可用泛读法。A B C

3、 D6依次填入下面语句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A:,?B,。C、?D:、。二、课内阅读( 34 分)(一)阅读云南的歌会选段,按要求完成7-9题。(8分)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

4、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

5、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7. 这两段文字描绘了 的场面,它具有 的性质和特点。(2分)8“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中不属于“情歌酬和”方式的一项是( )(3分) A见景生情 即物起兴 B提出问题 相呼应答 C互嘲互赞 随事押韵 D贯穿古今 引经据典9阅读上面文段,选出不属于云南年轻女子的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性情开朗 B自信勇敢 C唱歌在行 D勤劳朴实(二)阅读春酒选段,完成10-13题。(12分)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

6、,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

7、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足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

8、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10.“地点一定借我家的花厅”,为什么用“一定”?猜想一下是怎样的情况。(2分)答: 11.从上文的叙述和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答: 12.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3.细节描写是让文章生动的一把“钥匙”,善于运用细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从选段中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并加以分析。(4分)

9、答: (三)阅读小石潭记选段,按要求回答14-17题。(14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悄怆幽邃: 佁然不动: 为堪: 凄神寒骨: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0、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A斗折蛇行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似与游者相乐 D闻水声,如鸣佩环17. 作者“记之而去”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心境。(4分)答: 三、课外阅读(5题15分)走进周庄 谢大光走进周庄,转过隔开新街的影壁,像倏然闯进一个梦,你不曾料到,刚刚漫步走过水泥沥青堆成的寻常街市,怎地一下子时光倒流百年,眼前这长街曲巷、黛瓦粉墙,古朴中透着似曾相识的亲切,那亲切又翳着一层久违的新鲜。你生怕踏破这个梦境,双脚蹭在石板路上,竟不知该向哪里迈步。疑惑间,衣带般绕来绕去的水巷过来牵着

11、你的思绪,由不得你再去打捞记忆深处的印象,你只须循着水巷去寻找,三步两步,一挂高挑的拱桥不经意地倚在石条岸边,精致得如镂空的玉环。小心踏上拱桥,周庄顿时立在面前:街楼古屋参差着,逶迤着,摩肩接踵地向你涌来,倒显得桥下的水流淌得如静止一般。如果时间有分量,这河水远比古屋旧巷来得沉重;眼下它只是沉沉地绿着,像一整匹长长的翠绸向前滑动,滑过河棚,滑过埠头,滑过家家户户堂前廊下,滑向田野,又流成一条喧腾的河。就是这小河连接着又隔膜着周庄和远处的都市。当都市里的水充满漂白粉的味道,当都市的空气龌 得令人窒息,当钢骨水泥森林遮蔽着丽日蓝天时,周庄被发现了。那石板长街正好松弛紧张的神经,那曲水拱桥正好梳理浮躁的心态,城里人刚刚失去的一切似乎都在这里找到忆想的线索周庄,成了都市人寻找慰藉的一场清梦。你不也是这样的寻梦人吗?你曾一次次走向山林大海,向自然索还你本来拥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