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1045257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民勤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基础题(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逊( xn) 犀利( x ) 炽热(zh) 朔方(shu)B.纤细(qin) 执拗(ni ) 广袤(mo) 匿名(n)C.颔首( hn) 眷念(jun ) 稽首(q) 伫立(zh)D.真谛( d) 吞噬( sh) 诘责( j ) 号叫(ho)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A.抑扬顿挫 黯然失色 千山万壑 粗织烂造 B.一泻千里 走投无路 藏污纳诟 精巧绝伦C.神秘莫测 诚惶诚恐 盛气凌人 相形见绌D.无可置疑 冥思瑕想 拖泥带水

2、海誓山盟3.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正襟危坐(衣襟) 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 B.油光可鉴(照) 匿名信(隐藏)C.不可名状(说出) 微不足道(值得) D.深恶痛疾(疾病) 高处不胜寒(承受得住)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这份试卷中第1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作.B.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D.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3、。B.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能否努力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D.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胡适先生从小就养成了宽恕人、体谅人的好脾气。 6请选出下列句子与画线部分表意相同的一项是( )(3分)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A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C这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吗?D这能不说是一件不让人高兴的事吗?7下列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A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B日本报纸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C再继续写此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D我看那些

4、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列夫托尔斯泰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B浪之歌主要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助海浪与海岸的形象,曲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C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 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D雷电颂的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人物、场景、服饰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人物出场作了铺垫。9 名著填空(3分)海底两万里是 的作品,他被誉为“ ”。书中的主人公,在一次海洋追捕中,

5、意外地登上了“ ”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二、填空(18分)1.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好东海 !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2.抽刀断水水更流, 。3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得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国执危亡,个人命运坎坷的句子是 , 。6赤壁中表现了历史机遇很重要的诗句是, ,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送别友人的千古名句是 , 。 8水调歌头中对普天下离人表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9仿句练习(3分)例句:游子离开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植物离开了土地。仿句:游子

6、离开了祖国,就像 , 就像 。三阅读理解(48分) A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乎a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b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c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

7、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以上几段文字,出自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文 ,作者 。(2分) 2选文划线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分)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答: (分)4“呜呼,无法可想,”这一句该怎样理解?答: (分)5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我的意见指 (1分)(2)却变化了指 (1分)(3)变化原因是 (1分)6选文中三个他们各指什么人?a 处他们指: (1分)b处他们指: (1分)c处他们指: (1分)7归纳这段文字的中心 (3分)B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 挤公交车的母亲这里要说的是我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的一些表现,但我首先须交

8、代一下我母亲的职业。我母亲退休前是一名声乐教授。她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甚至可以说是热爱,因此她一开始有点不知道怎样面对退休。 我记得退休之后的母亲曾经很郑重地对我说,她的退休最好别告诉我的熟人和同事。我说退休了有什么不好,至少你不用每天都挤公共汽车,又累又乏又耗时间。母亲冲我讪讪一笑,不否认她说过这话,可那神情又分明叫人觉出她对于挤车的某种留恋。 母亲的工作和公共汽车关系密切,她一辈子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公共汽车连接了她的声乐事业,也使她几十年间饱受奔波之苦。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在哪个城市乘公共汽车不用挤、不用等、不用赶。我们这座城市也一样。母亲就在常年的盼车、赶车、等车、挤车的实践中摸索出了

9、一套上车经验。 有时候我和母亲一道乘公共汽车,不管人多么拥挤,她总是能比较靠前地登上车。她上了车,一边抢占座位(如果车上有座位的话)一边告诉我,挤车时一定要溜边儿,尽可能贴近车身,这样你就能被堆在车门口的人们顺利“拥”上车去。试想,对于一位年过六十的妇女,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行为啊。 我的确亲眼见过母亲挤车时的危险动作:远远看见车来了,她定会迎着车头冲上去。这时车速虽慢但并无停下的意思,母亲便会让过车头,极近地贴着车身随车奔跑。当车终于停稳,她即能就近扒住车门一跃而上。她上去了,一边催促着仍在车下笨手笨脚的我她替我着急;一边又有点居高临下的优越和得意对于她在上车这件事上的比我机灵。 她这种情态让

10、我在一瞬间觉得,抱怨挤车和对自己能巧妙挤上车去的得意相比,母亲是更看重后者的。她这种心态也使我们母女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总仿佛不是母女同道,而是母亲率领着我上车。这种率领与被率领的关系使母亲在汽车上总是显得比我忙乱而又主动。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近几年来,我们城市的公共交通状况逐渐得到了缓解,可母亲在乘公共汽车时仍是固执地使用她多年来练就的上车法。她制造的这种惊险每每令我头晕,我不止一次地提醒她不必这样,万一她被车剐倒了呢,万一她在奔跑中扭伤了腿脚呢?我知道提醒的无用,因为下一次母亲照旧。 每逢这时我便有意离母亲远远的,在汽车上我故意不和她站在(或坐在)一起

11、。我遥望着母亲,看她在找到一个座位之后是那么的幸福感十足。我母亲也遥望着我,她张张嘴,显然又要提醒我眼观六路留神座位,但我那拒绝的表情又让她生出些许胆怯。我遥望着母亲,遥望她面对我时的“胆怯”,忽然觉得母亲练就的所有“惊险动作”其实和我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有关联。 在我童年、少年的印象里,母亲就总是拥挤在蚁群般密密麻麻的队伍里,盼望、等待、追赶拥挤着别人,也被别人拥挤:年节时买猪肉、鸡蛋、粉条、豆腐的队伍;凭票证买月饼、火柴、洗衣粉的队伍;定量食油和定量富强粉的队伍;火车票、长途汽车票的队伍 每一样物品在那个年代都是极其珍贵的,每一支队伍都可能因那些珍贵物品的突然售完而宣告解散。母亲这一代人就在这样的队伍里和这样的等待里练就着常人不解的“本领”而且欲罢不能。我渐渐开始理解我母亲不再领受挤车之苦而形成的那种失落心境,我知道等待公共汽车、挤上公共汽车其实早已是她声乐教学事业中的一部分。她看重这个把家和事业连接在一起的环节,并由此乐意让她的孩子领受她在车上给予的“庇护”。那似乎成了她的一项“专利”,就像在从前的岁月里,她曾为她的孩子、她的家,无数次地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