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44432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7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公司管理}光技术与光纤通信1章(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技术与光纤通信,云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 宗 容,第一章 概述,光纤通信,课程计划,一、目的 通信事业发展快,人才缺乏; 新技术有许多待开发的领域 目前信息中的82%是通过光纤传输 二、特点 尽可能新、专、实用 重在器件、系统、网络、跟踪新技术,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刘增基,周洋溢,胡辽林,周绮丽. 光纤通信M (第一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 参考书: 1 顾婉仪、李国瑞. 光纤通信系统.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11; 2 杨祥林. 光纤通信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 3 胡先志、邹林森、刘有信. 光缆及工程应用. 北京:人民

2、邮电出版社,1998.11; 4 纪越峰、顾婉仪、李国瑞. 光缆通信系统.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 5 解金山、陈宝珍.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修订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0; 6 韦乐平.光同步数字传输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7 原荣.光纤通信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8 张劲松、陶智勇、韵湘. 光波分复用技术.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6; 9 纪越峰等. 现代通信技术.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3; 10 吴承志、徐敏毅. 光接入网工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5; 11湖北武汉众友公司,云南大学信息

3、学院. 光技术与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2005.9。 12(美)Rajiv Remaswami,Kumar N.Sivarajan著,乐孜纯译. 光网络(上卷)光纤通信技术与系统. 光网络(下卷)组网技术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13 (美)Uyless Black著,黄照祥、雷蕾、梁庄译,李玲审. 光网络第三代传送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14张宝富. 全光网络.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四、实验 1、光纤实验箱,可完成25个各种实验 2、一个简易的小型音频光纤通信系统 五、学时及考试安排 每周3学时,讲授18周,共计54学时,扣除五一节放假3

4、学时,考试2学时,实际讲授时间48学时。其中还需安排实验12学时。 期中考试时间: 第九周4月24日 期末考试时间:7月10日 六、学完后水平 了解基本原理和一些实际的东西,光技术与光纤通信,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光纤与光缆 第三章 通信用光器件 第四章 光纤通信系统 第五章 光纤通信中的高新技术,第一章 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4 国家“十五” 863计划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一、光通信的发展史 二、先进国家光纤通信的发展 三、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 四、云南省光纤通信事业发展

5、五、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一、光通信的发展史,光通信:利用光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通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可视通信 激光大气通信 光纤通信,1、可视通信,古代的烽火台、烟火传递单个信息 18世纪末信号灯、船舰使用的灯塔、旗语等 近代战争中的信号弹,抗战时期的消息树等 1792年用中继器使机械代码信息传送100km,有效速率小于1b/s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电取代了光,电通信,19世纪30年代:电报、莫尔斯代码,传输速率310b/s,中继可达1000km 1866年,第一条越洋电报电缆系统投入运营 1876年,发明了电话,电信号通过连续变化电流的模拟形式传输 1940年,第一代同轴

6、电缆系统投入使用,3MHz系统,可传300路音频信号或1路视频信号,但当频率超过100MHz时,电缆损耗迅速增加 1948年,4GHz的微波系统投入运营,利用110GHz的电磁载波及相关调制技术传递信号,可工作于100Mb/s 1975年最先进同轴系统投入运营,速率可达274 Mb/s,中继约1km 到70年代,电通信获得的最大BL不超过100 (Mb/s)km,2、激光大气通信,60年代初,人们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器进行激光大气通信实验 由于其传输介质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而大气层又存在着对光的严重吸收,散射作用和天气变化影响等缺点,使得激光大气通信在通信距离、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60

7、年代中期一度振兴的激光大气通信研究处于停滞状态,3、光纤通信,光纤(Fibre)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容量 频率f 光波 光波是人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在微米级,频率为1014Hz,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属于光波的范畴,电磁波波段划分和常用传输媒质-1,电磁波波段划分和常用传输媒质-2,红外光:波长 0.75m 紫外光:波长 0.4m 可见光: 0.4m 0.75m ,其波长范围能被人眼感觉到 目前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范围是在近红外区内, 即波长 为: 0.81.8m 频率 f 为 : (3.751.67)1014Hz 可分为短波长段: 0

8、.85m, 长波长段: 1.31m和 1.55m 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光纤通信的问世,有两大难题: 1、光源 2、传光媒质 第一个难题:光源很多,需相干光源,且工作稳定 到1960年美国人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但工作时间不长,激光特点,1、能量高度集中 2、频率单一 3、方向性好 4、相干性好(频率、相位、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一致),第二个难题:传输媒质1,1950年,光在光纤中传输问题开始了理论研究 1951年,发明了医用光导纤维,但损耗太大 60年代,提出许多方法,用气体透镜系列进行光限制传输 1966年,英籍华人高琨(K.C.Kao)博士提出:电沿着导线传输,光也

9、能沿着线传,可利用SiO2石英玻璃制成低损耗光纤的设想。 他揭示了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使光通信的研究工作又获得了生机,此时期光纤杂质太高,其损耗超过了1000dB/km,第二个难题:传输媒质3,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究出损耗为20 dB/km的光纤,在1 m附近波长使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 同时,在1970年美国AT&T公司发明了半导体激光器(GaAlAs),体积小,可在室温下连续工作,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1970年被称为光纤通信的元年,高琨被称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发展可粗略分三个阶段,19661976年,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开发时期 19761986年,以提高传输速率和增加传输距离

10、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时期 19861996以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三个阶段的系统比较,二、先进国家光纤通信的发展,世界上已形成北美、西欧和远东三个光纤通信发达地区,代表国家为:美国、英国和日本 美国78年建成第一条市话光纤,82年建成第一条长途,到1993年止,已建成通信系统200多个,光纤总长达27万km以上 美国有五大光纤工程:东部走廊,东部和西部干线,大西洋和太平洋洲际海底干线,先进国家光纤通信的发展1,全长达3400km横贯日本南北的大干线 法国比亚里茨的“光纤城”等 世界主要电信产品供应商,如:Lucent, Nortol, Alcatel

11、, NEC, Siemens, Macosi, Fujitsu等都把光纤通信放在相当重要位置,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并分别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一个个新的世界记录,许多原以家电产品为主闻名的厂商如:Toshiba, Sony或计算机厂商Cisco, Canon, 3M也纷纷加入光纤通信的行列,成果斐然,先进国家光纤通信的发展2,世界先进国家提出FTTx战略,即:光纤到路边(FTTC)、大楼(FTTB)、办公室(FTTO)、小区(FTTZ)、用户(FTTH)等 世界上最大的三个长途电信公司美国的AT&T、MCI、SPRINT公司,光纤化程度已分别高达100、88和100,三、我国光纤通信

12、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光通信起步较早,70年代初就开始了大气传输光通信的研究,随之又进行光纤和光电器件的研究,自1977 年初,研制出第一根石英光纤起,跨过一道道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如今回顾起来,所经历的“里程碑”依然历历在目 。 1977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中国第一根阶跃折射率分布多模光纤,其在0.85m的衰减系数为300dB/km,长度为17 m;研制出 Si-APD 。 1978年,阶跃光纤的衰减降至 5 dB/km 。研制出短波长多模梯度光纤,即 G.651 光纤。研制出 GaAs-LD 。 1979年,研制出多模长波长光纤,衰减为 1dB/km 。建成 5.7 km ,

13、 8 Mbit/s 光通信系统试验段。,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1,1980年,1300nm 窗口衰减降至 0.48dB/km ,1550nm 窗口衰减为 0.29dB/km 。研制出短波长用的 GaAlAs-LD 。 1981年,研制出长波长用的 InGaAsP-LD 和 PIN 探测器。多模光纤活动连接器进入实用。研制出 34Mbit/s 光传输设备。 1982年,研制成功长波长用的激光器组件和探测器组件(PIN-FET)。研制出光合波分波器、光耦合器、光衰减器、滤光器等无源器件。研制出 140Mbit/s 光传输设备。 1984年,武汉、天津34Mbit/s市话中继光传输系统工程建成(多模

14、)。,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2,1985年,研制出1300nm 单模光纤,衰减达0.40dB/km 。 1986年,研制出动态单纵模激光器。 1987年底,建成了第一个国产的长途光通信系统,由武汉至荆州,全长约250km,传输34Mb/s信号 1988年,全长245km的武汉荆州沙市 34Mbit/s 多模光缆通信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扬州高邮34Mbit/s 单模光缆通信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 1989年,汉阳汉南140Mbit/s 单模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3,1990年,研制出 G.652 标准单模光纤,最小衰减达 0.35dB/km 。到

15、1992年降至0.26dB/km 。成功地研制出1550nm分布反馈激光器(DFB-LD)。 1991年,研制出 G.653 色散位移光纤。最小衰减达 0.22dB/km 。研制出 565Mbit/s 光传输设备。合肥芜湖140Mbit/s 单模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国家鉴定验收, 这是第一条全国产化的长途直埋单模光纤光缆线路,全长150km左右,光缆首次从水下跨越长江。 1992年,研制出掺铒光纤EDF 。研制出可调谐DFBLD 和泵浦源LD ;FC-PC陶瓷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通过邮电部鉴定。,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4,1993年,在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小信号增益达25dB。上

16、海无锡565Mbit/s 单模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该工程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5年,研制出 STM-1、STM-4 SDH设备。 1996年,研制出 STM-16 SDH设备。 1997年,研制出G.655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研制出应变多量子阱DFB激光器,STM-1、STM-4 收/发模块和STM-16接收模块。 1997年, 成都攀枝花622Mbit/s SDH 光传输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咸宁622Mbit/s SDH双自愈环互连系统工程通过建设部门初验,我国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5,1997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将自行研制出的622Mbit/s和2.5Gbit/s光纤通信系统分别安装到湖北的咸宁至通城,海南的海口至三亚进行现场试验。 1998年, 海口三亚2.5Gbit/s 光传输系统工程通过邮电部鉴定验收,该工程全长322km,仅在万宁设一个中继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