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4115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化学复习探究课件83盐类的水解(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盐类水解的原理,125 ,NaOH和Na2CO3两溶液的pH均为11。 (1)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分别是: NaOH中_;Na2CO3中_; 在1 L水中加入上述_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各取10 m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冲稀到100 mL,pH变化较大的是_(填化学式)溶液。 (3)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4)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 结合生成 的反应。 2实质,H或OH,弱电解质,3特点 (1)可逆:水解反应是 反应。 (2)吸热:水解反应是 反应的逆

2、反应。 (3)微弱:水解反应程度很微弱。,可逆,酸碱中和,4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二、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A项没分步,B项是电离方程式,C项Al(OH)3不能标“”。 答案:D,1单水解反应 (1)盐类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书写时一般不写“=”,而用“ ”;水解程度一般较小,因此所得产物的浓度很小,一般不用“”或“”。可简记为“水写分子式,中间用可逆,后无沉淀气”。,三、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3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FeCl33H2O Fe(OH)33HClH0 (1)加水稀释时,平衡向_移动,c(H)_。 (2)加入CH3COONa后上述

3、平衡向_移动。 (3)不断加热FeCl3溶液,蒸干其水分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_。 (4)在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浑浊,应加入_。 答案:(1)右减小(2)右(3)Fe2O3(4)少量盐酸 4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 aNa2CO3bNa2SiO3cCH3COONadNaHCO3 eNaOHfNa2SO4 pH值由大至小的顺序为_。 答案:ebadcf,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离子所对应的酸或碱越 ,则越易水解,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越 。 2外因 (1)温度:因为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 移动,水解程度 。 (2)浓度:盐溶液加水稀释,则水解平衡向 移动

4、,水解程度 。 (3)化学反应:强碱弱酸盐水解,如Na2CO3H2ONaHCO3NaOH,加酸 其水解,加碱 其水解。 强酸弱碱盐水解,如FeCl33H2OFe(OH)33HCl,加碱 其水解,加酸 其水解。,弱,强,右,增大,右,增大,促进,抑制,促进,抑制,盐类水解的应用,10加热、浓缩、蒸干盐溶液时,要考虑盐的水解 (1)易挥发的酸形成的盐:如加热AlCl3溶液至蒸干,再灼烧,最终得到的是Al2O3而不是AlCl3。这因为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AlCl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的HCl挥发出去,使反应趋于完全,生成Al(OH)3,灼烧时Al(OH)3分解而最终

5、生成Al2O3。制备无水盐如MgCl26H2O需要在HCl气流中。 (2)难挥发的酸形成的盐:如加热蒸干Fe2(SO4)3溶液,加热使Fe2(SO4)36H2O 2Fe(OH)33H2SO4向右移动,但H2SO4不挥发,所以随着平衡的右移,H2SO4的浓度越来越大,H2SO4就抑制了Fe3的水解,所以Fe2(SO4)3的水解不能进行到底。 (3)酸式碳酸盐溶液蒸干得正盐:如NaHCO3Na2CO3;Ca(HCO3)2CaCO3。 (4)弱酸的铵盐蒸干后无固体:如NH4HCO3、(NH4)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

6、固体的成分相同 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思路点拨依据盐类水解的规律及影响水解平衡的条件逐项分析判断。,听课记录,【答案】C,答案:C,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3)质子守恒 即水电离出的H和OH数目相等,【答案】C,2(2009年高考北京理综)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与HCl;CH3COONa与NaOH;CH3COONa与NaCl;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7、 ApH: Bc(CH3COO): C溶液中c(H): Dc(CH3COOH): 解析:CH3COOH CH3COOH,得到0.05 mol/L的CH3COOH与NaCl的混合溶液。、中两种物质间不反应。A项,中两种物质水解呈碱性的盐,虽相互抑制水解,但总会比溶液碱性强;B项,、中CH3COO的水解受到了NaOH、NaHCO3的抑制,NaOH作为强碱抑制作用更强,中NaCl对CH3COO的水解无影响,而中为0.05 mol/L的CH3COOH电离程度小,c(CH3COO)最小;C项,由A的分析知c(H)应为;D项,对、,CH3COO的水解程度越大,则c(CH3COOH)越大,故顺序应为:。 答

8、案:B,答案:C,答案:B,答案:D,4(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解析:酸越弱,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故同浓度的NaA和NaB,前者水解程度更大,因此其溶液中HA的浓度更大一些,D项错误;盐类的水解一般来说是一些比较弱的反应,盐的水解程度很弱,故c(OH)不可能大于c(A)和c(B),故B、C错。 答案:A,答

9、案:(1)(2)(3)A,探究除去CuCl2溶液中Fe2的方法,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已知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_。 (2)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_。 AK2Cr2O7BNaClO CH2O2 DKMnO4,(3)加入的物质Y是_。 (4)若不用物质Y而是直接用碱能不能达到目的?_(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试解释原因_。 (5)最后能不能直接蒸

10、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_(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回答该如何操作?_。 (6)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产生的现象是_。 (7)若向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的气体是_。 试解释原因_。 (8)FeCl3溶液具有净水作用的原因是_。,【解析】(1)由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知,当Fe2开始沉淀时,Cu2已经沉淀完全;而当Fe3沉淀完全时,Cu2尚未沉淀,所以除去Cu2中的Fe2时,需将Fe2氧化成Fe3后除去。 (2)加入的氧化剂能把Fe2氧化成Fe3,同时又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应选用H2O2。 (3)当除去Cu2中的Fe3时,可以利用

11、Fe3的水解:Fe33H2O Fe(OH)33H,所以加入的物质Y应具有以下条件:能与H反应,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不能引入新杂质,满足该条件的物质Y可以是CuO、Cu(OH)2、CuCO3或Cu2(OH)2CO3。 (4)若直接加碱使Fe3沉淀的同时,也能使Cu2沉淀。,(5)若直接蒸发结晶将得不到CuCl22H2O晶体,因为在对CuCl2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CuCl2水解产生的HCl从溶液中挥发出来,导致CuCl2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最终得到CuO或Cu(OH)2,而得不到CuCl22H2O晶体。为了抑制CuCl2水解,应在HCl气流

12、中加热蒸发结晶。 (6)在溶液中存在FeCl3、CuCl2的水解平衡,溶液呈酸性,加入的碳酸钙与水解产生的H反应,导致c(H)减少,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直至反应完全,所以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同时碳酸钙溶解。 (7)在溶液中存在FeCl3、CuCl2的水解平衡,溶液呈酸性,加入的镁粉与水解产生的H反应,导致c(H)减少,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直至反应完全,所以产生氢气和Fe(OH)3、Cu(OH)2沉淀。 (8)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速悬浮物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答案】(1)将Fe2氧化成Fe3,便于生成沉淀与Cu2分离 (2)C (3)CuOCu(OH)2、CuCO3、Cu2(OH)2CO3也可以 (4)不能加碱使Fe3沉淀的同时也能使Cu2沉淀。 (5)不能应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发结晶 (6)碳酸钙溶解,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 (7)氢气(H2)镁粉与FeCl3、CuCl2水解产生的H反应而生成氢气 (8)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速悬浮物的沉降,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