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4094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9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管理}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 知识解读(必修二),制作: 马 爱 萍,单位:丹阳市第五中学,审稿: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沈军,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考点30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P16P20)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1)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2)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B) (1)假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数目变化如下表,(2)假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曲线图如下:,考点31 配子的形成过程 (P16P20),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2、过程及特征(B),2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 进行有性生殖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一般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考点32 受精过程 (P23P26) 1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B) (1)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2)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对于

3、生物遗传和变异是十分重要的。,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33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 (P42P46) 1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R型菌 无毒 表面粗糙 无荚膜 S型菌 有毒 表面光滑 有荚膜 (2)格里菲思实验过程及结论 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细菌混合后, 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过程:用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

4、体的蛋白质,并用32P标记了 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用被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 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 行放射性测试,(2)结果: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 (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艾滋病毒,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34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P47P49) 1.特点: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5、 链盘旋而成; 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 基本骨架 碱基按照AT、CG配对的原则,通 过氢键连接在一起,2.组成DNA的化学元素:C、H、O、N、P 3.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1)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脱氧核糖,1分 子含氮碱基,1分子磷酸 (2)含氮碱基:A、T、C、G,考点35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P55P57)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1)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2)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2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1)遗传信息: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或碱基对排列顺序或脱氧 核苷酸排列顺序 (2)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

6、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 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基因是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过程: 解旋 以解旋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边 (2)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有时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4)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5)条件:模板(解旋的两条单链)、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聚合酶)和能量(ATP),考点36 DNA分子的复制 (P54) 1DNA分子的复制的过程及特点(B),考点37 遗传

7、信息的的转录和翻译(B) (P62P67) 1转录 (1)场所:细胞核 (2)条件:模板、原料、酶和能 量 (3)碱基配对原则:AU、CG (4)产物:mRNA 2翻译 (1)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2)条件:模板(mRNA)、原 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 (ATP) (3)产物:一条多肽链,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38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B) (P11) 1实验的科学方法 (1)正确的的选材(豌豆) (2)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 (3)统计学应用 (4)科学的实验程序:实验-假设-验证-总结规律,考点39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P2P12) 1生物的性

8、状及表现方式(A) (1)性状:指生物的外在特征和生理特性。表现方式有显性性 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和隐性性状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2遗传的分离定律(C) (1)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矮茎 高茎 自交 高茎 矮茎 3 : 1 (2)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4)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9、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B) (1)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4)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考点40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P69P70) 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B)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

10、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A) (1)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由于在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不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使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功能单位,每个DNA有成千上百个基因,基因位于DNA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并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考点41 伴性遗传 (P33P37) 1伴性遗传及其特点(B) (1)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分类: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XaXa

11、XaY) a.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与交叉遗传(女男女) b.举例: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XAXA XAXa XAY) a.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24 生物的变异 考点42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P83) 1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A) (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种类 自由组合型:这种基因重组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学基础是在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交换型:这种基

12、因重组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学基础是在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导致同一条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新组合,考点43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P80P82) 1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征(B) (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3)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频率很低的,多害少利 (4)基因突变发生时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即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2基因突变

13、的意义(A)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考点44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A) (P85P88)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 4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 5多倍体:由受精卵

14、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6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被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的个体,(2)特点: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优良 变异类型 3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A)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3)特点: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考点45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P88)(P100) 1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A)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特点:产生的多倍体茎干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 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

15、加。 2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A) (1)原理:基因突变,考点46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A) (P102P106)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其利,避其害。我国规定对于转基因产品必须标明。 注:(1)基因工程的概念: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外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工程的工具 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运载体:最常用的运载体为质粒 (3)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

16、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5 人类遗传病 考点47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P90P91) 1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特点及类型(A) (1)产生原因: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特点: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3)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2.常见单基因病的遗传(A),考点49 人类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 (P92) 1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A) 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 2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A) 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作出诊断,进过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并且提出防治政策和建议。 注:由于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考点50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A) (P92P93) 1概念:是测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