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036378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古诗词赏析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 专题复习,(1)、领悟情感,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通常会将诗歌景、人与诗歌情感结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10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查领悟诗词的主旨情感。,【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问变式】

2、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论世”。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刻画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2)、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意境是诗歌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结合,意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歌中所描

3、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真题回放】“2011年兰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 第9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考查对诗歌意境的想象和体会。,【题目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描绘图景要注意四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

4、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 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 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捕捉意象,把握特点+联系背景,发挥想象+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

5、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参考答案】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2011 年浙江湖州中考古诗词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逐:跟随浦:水边,岸边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参考答案】 (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3)、赏析技巧,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 诗歌的艺术技

6、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真题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诗词真题”旅夜书怀第9题“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比喻、设问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对比、反衬等任一种)及表达的情感。,【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

7、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注意: 中考古诗词中,考查表达技巧,大多不会直接提问,而是多借助于对名句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点手法+析诗句、点意境+明情感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比喻、设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反衬,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2.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

8、点错在何处? 【参考答案】: 1.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2.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4)、锤炼语言,赏析诗词的整体语言风格;或从遣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2011年宿迁中考古诗词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9、, 闲看儿童捉柳花 . “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题目形式】3、欣赏诗眼、词眼 “诗眼”就是诗词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 【答题技巧】.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思考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答题格式】:抓词语、释含义+ 描景象+点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点作用、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3分 “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

10、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辛弃疾 杜甫 陶渊明,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田园诗人,不满污浊官场,向往田园归隐之乐,追求闲适、自然的生活。,李白、刘禹锡、苏轼、陆游、文天祥,明作者,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

11、无门的悲愤,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知内容:,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爱国诗: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思乡诗:对故乡的思念,离开故土的孤独寂寞之感。,解意象:,( 1)自然景观类,

12、(2)植物类,(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答题步骤: 答:同意。 (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

13、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送行人)肝肠寸断。 (步骤三)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四)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答案示例: 因为 “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 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 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

14、一体的恬适之情。,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春光好 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2010四川泸州卷)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的“迸” “偎”字两字及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总结,第一、 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 第二、 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