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2773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14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税务审计财政审计概述(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审计,主讲人: 欧阳华生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副教授 经济学博士, 13813938546,内容安排 授课计划和考核要求 课程介绍 学习财政审计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第一讲 导 论,(一)重点授课内容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述 第三讲 预算执行审计 第四讲 税收征管审计 第五讲 非税收入收缴审计 第六讲 财政政策审计,一、授课计划和考核要求,(二)考核要求 平时考核:以课堂提问为主,作业为辅; 期中考核:课堂测验,第一讲 导 论,审计属于应用科学,审计监督理论向财政领域拓展,就形成了财政审计,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核心。 财政审计范围广泛,以财政收支审计为主,涉及

2、到预算执行、税收征管、非税收入收缴等主要内容,同时,还包括政府债务审计和财政政策审计。 知识基础:财政管理、审计、税收和会计,二、课程介绍,第一讲 导 论,材料1: 2003年,一份200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经审计署网站全文公开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掀起了一场“审计风暴”; 2004年6月23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一份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因披露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审计出的一批重大案件,这份“清单”掀起了一场强大的审计“风暴”,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李金华提交的审计“清单”在受到全社会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高度重

3、视。200亿资金上缴财政, 700多人(次)受到处理。,三、学习财政审计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第一讲 导 论,“十六大报告中把国家审计位置定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上,这就足以说明审计机关的权力和作用,这是一个大的政治背景,没有这个背景,审计风暴不一定能够起来。,第一讲 导 论,审计的重要性,材料2: 2010年6月28日,财政部和审计署分别向全国人大提交财政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遗憾的是,后者掀起了又一轮“审计风暴”,而前者揭示的财政预算不透明问题,却又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被搁置下来。“审计风暴”已经刮了几年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果不从财政预算这个源头上进行体制改革,建立透明政府,再

4、多的审计风暴也堵不住四处“跑冒滴漏”的部委腐败。,第一讲 导 论,审计瓶颈,材料3: 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上任之初,在南京审计学院发表演讲,指出“现阶段审计工作的重点是揭示重大体制性障碍,关键要切断火源,而不是充当救火队员,四处救火。”他推动审计报告更多关注制度层次的反思,希望通过审计工作促进制度的改进。,第一讲 导 论,审计不断发展,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核心 财政审计担当国家财政“看门狗”的责任 财政审计担当国家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功能 财政审计成为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重要制度推手,(一)为什么要学习?,1、财政审计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第一讲 导 论,打造南

5、审“审计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的需要 2011底“三部一省”共建:国家审计干部教育学院落户南审 财政审计成为财税专业打造特色和品牌的重要基础 国家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拓宽财税专业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财政审计成为财政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2、财政审计成为学校构建审计大平台的重要基础,第一讲 导 论,1.把握宏观主线:对财政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监督,以财政资金为主线,以财务信息、政策为主要审查对象,以合规性、合法性审查为主。 2.区分微观模块:财政收支审计(财政支出审计、税收征管审计、非税收入收缴审计、预算管理审计)、政府债务审计和财政政策

6、审计等。 3.掌握总目标: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4.熟悉财政、税收、审计和会计等知识。 5.结合典型案例学习。,(二)如何有效学习?,第一讲 导 论,四、课外阅读书目/报刊推荐 1.中国政府审计董大胜 2.审计研究杂志 3.中国审计报,第一讲 导 论,五、课后预习内容 1.熟悉审计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3.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内容安排 财政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机关 国家审计体制 财政审计法律体系 财政审计特征与作用 财政审计管辖范围 财政审计内容、程序与方法,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一)财政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财政审计是政府审计的核心内容。 审计

7、的产生源于财政审计,故政府审计也始于财政审计。 财政审计与政府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社会条件和直接动因是一致的。,一、财政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财政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的独立的审计监督。 政府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经济监督、鉴证、评价活动。,问题:财政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区别在哪?,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部门,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二)财政审计产生的原因 1.审计的起源理论界众说

8、纷纭,各种学说。 2.财政审计与政府审计产生原因是一致的 (1)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政府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2)公共资源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形成的基本根据,也是政府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3)公共资源财产的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是政府审计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一)审计机关的发展历程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中央政权设置的官职中设立“宰夫”一职,负责审“财用之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 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以审查监督财物收支有无错弊,并借以评价有关官吏之政

9、绩。但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职审计机构。,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二、审计机关,隋唐时期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刑部之下设“比部”。特别是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得到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审计进入日臻完备的阶段。 宋代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审计”一词命名建立审计机构的朝代:审计司和审计院,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1914年,北洋政府设立审计院,颁布审计法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审计院,后改为审计部,隶属监察院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国成立了中央苏维埃政府审计委员会,颁布了审计条例,实行了审计监

10、督制度。 建国以后至1982年以前,我国没有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以会计检查代替审计监督。 1982年12月5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建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设立。,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二)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基本任务 1接受委托起草、修改审计相关法规制度; 2按规定组织实施审计工作; 3指导、监督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三)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权限 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是: 1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事项提供所有资料。审计法第三十

11、一条 2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事项的调查和取证。审计法第三十三条 3审计机关有权制止被审计单位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审计法第三十四条,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4审计机关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纠正意见,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审计法第三十五条 5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法第三十六条 6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可以提请相关机关予以协助。审计法第三十七条,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五)国家审计机关职责 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审计机关具体职责为: 1对政府预算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十六条 2对国有资本经营进行审计监督。审计

12、法第十八条 3对其他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二十二条 4对领导干部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审计法第二十五条 5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二十六条,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一)国家审计体制及其构成 国家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职权设置及其运行效率的总称。 构成要素: 法律地位;授权关系;领导关系;隶属关系;业务关系;报告关系;经费关系;管辖范围;职权划分等。,三、国家审计体制,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二)国家审计体制类型 立法型隶属国家立法部门: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审计机关等 司法型审计机关独立于立法和行政系统之外,拥有某些司法

13、权,其官员享有司法地位和权利:如法国、意大利的审计机关等 行政型隶属国家行政部门:如中国的审计机关等 独立型独立于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之外,直接对法律负责,由国家首脑领导:如日本、韩国的审计机关等,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5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994年8月31日八届人大九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审计正式跨人了法制化的轨道。,四、财政审计法律体系,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20

14、06年2月28日十届人大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3、有关财政审计的其他法律 预算法;部分税收实体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海关法等,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二)法规规范性文件 1、审计行政法规 1997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 月,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自2010年5月1日开始实施。 2、地方性审计法规 (三)审计准则规范审计业务的行为规范 1989年起着手制定国家准则,1996年审计署发布了38个审计规范,2000年起,审计署修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15、和一系列通用和专业审计准则。 2010年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将原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通用审计准则规范的内容统一纳入一个完整单一的国家审计准则。,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1、基本准则依据审计法制定的,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依据,是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2、专业审计准则 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不同行业的审计事项时,在遵循通用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同时应当遵循的特殊具体规范。如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准则等。,3

16、、审计指南办理审计事项的操作规程的方法,不具有行政规章的法律效力 ,如企业财务审计指南,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课后预习内容:国家审计准则,(一)财政审计特征 1、审计对象的广泛性 各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决策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同级政府各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各级财政和同级政府各部门管理和使用的其他财政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与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 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策审计中涉及的特定事项和使用专项资金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五、财政审计特征与作用,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2、审计内容的综合性 在财政审计实施中,审计机关不仅要审核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决策、其他财政收支和内部控制系统的真实性,而且要对其合法性和效益性(有效性)进行审核、检查和鉴证,进而把各级财政作为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观察和分析,以综合评价各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第二讲 财政审计概论,3、审计依据和操作规范的特定性 财政审计有其特定的依据,即预算法与各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等。财政审计操作规范突出地体现在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