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032340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8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台湾网际网路市场通路之形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灣網際網路市場通路之形成 ISP、ICP、ASP與Portal未來合作關係,商業自動化,指導教授:余強生 第三組,摘要,探討網際網路市場通路供應商:ISP,ICP, ASP產業與不同類型產業間各種合作方式,及其因素考量,以建構現有Portal之通路擴張模式(吸納型),及未來Portal之通路建構模式(擴張型)。,前言-網際網路市場之發展,由於市場競爭之改變,生產導向轉為消費導向及通路導向,因而業者藉由多元化店舖經營及電腦化應用,來配合使用者的需求,因此Internet市場通路成為主流通路經營模式。,網際網路供應商之角色,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

2、ovider) 網頁內容供應商 (ICP ;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應用服務供應商 (ASP ;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Internet產業 商品及服務供應商,傳統產業 服務及商品供應商,(賣方或供應商),(中間商或通路),(買方或使用者),ISP,ICP,ASP,傳統中間商 直接銷售 代理商 零售,Portal,交易成本差異,消費者,圖一 Internet市場與傳統市場之通路,文獻探討,在傳統市場通路上,Rangan,Menezes,Maier認為消費者對通路選擇之決策時,多偏向於直接通路之應用,而以目前網際網路市場的狀況

3、來說,網際網路具備無時間與地域限制的屬性下,極具未來主導市場之優勢。,電信業務,中華電信 固網業者,第一類,第二類,無,電信通訊、衛星服務,ISP業者,語音類 數據類 視訊類,Portal業者,圖二 電信業務開放現況及業者經營項目簡介,未來網路世紀之競爭優勢與發展,ISP的寬頻優勢 ICP 、 ASP的服務品質及提升能力 提升面對固網的個別市場競爭優勢,Korgaonkar(1999)認為由於各User習慣模式不同,其影響程度及構成亦不相同 Papows(1999)提及頻寬需要的重要 為未來資訊業重要的議題,未來網路世紀之競爭優勢與發展,美國ISP業者類型,由Lake(1998)依佈網方式及提

4、供服務內容差異區分 全國性供應商(national providers) 適合常遨遊於跨域性之User,惟個別區域資源提供較不足一般區域性中介商,及易壅塞傳輸緩慢。 區域性中介商(regional carriers) 提供低廉可靠的服務,適合居留或旅行於區域性之User。 地區性網路供應商(local ISPs),研究問題之形成,Portal產業,ISP產業,User習慣性藉由固定 網站進入Internet,固網開放 參與相關產業競爭,User上網 頻率提高,ICP及ASP欲 加強服務內容,產業間競爭 愈形激烈,頻寬需求殷切,改善經營模式提昇競爭力,互補性資源整合運用,研究問題,何種類型之IS

5、P、ICP、ASP願意收到吸納? 有哪些類型之ISP、ICP、ASP具有整合產業資源及擴展企業版圖成為市場通路之企管及意願? 其考慮之因素究竟為何? 相較於傳統之產業合作方式ISP、ICP、ASP與Portal之合作模式及考量因素是否有差異?,ISP What Cluster?,ICP What Cluster?,ASP What Cluster?,?,?,?,現有Portal,圖四 現有Portal可能之成長型態(吸納型),ISP What Cluster?,ICP What Cluster?,ASP What Cluster?,Portal,圖五 形成Portal之可能型態(擴張型),?,

6、?,?,研究因素的形成及分析,以傳統產業結合方面,進行研究得到因素,再因此進行者成份分析法,及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法,得知研究結果。,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傳統的產業合作考量之因素,ISP優勢,ICP優勢,User需求,ASP優勢,Portal優勢,產業間建立合作關係,各產業形成合作關係之考量因素,企業合作模式 1.合併 2.購併 3.策略聯盟,傳統之產業合作與Portal與ISP之合作考量因素之差異,研究架構,問卷設計,採用ISP問卷及Portal問卷等兩種不同問卷為衡量工具,並根據文獻探討結果,建立問卷問題之變項及內容。 研究的第一階段為確立研究問題之存在性,並找出傳統上產業合作方式及各種考量因

7、素,裨導入問卷之結構。 問卷內容彙整Korgaonkar(1999)、Lake(1998)、蕃薯藤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近三年來所進行之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等研究結果,建構營運現況及公司基本資料等問題。,問卷設計,根據Oster(1994) 、 Harrigan(1986) 、 Kitching(1967, 1973) 、 Badaracco(1991) 、 Glaister and Buckley(1996)等專家學者之論述及研究結果, 建構經營策略未來營運方針之相關問題。 ISP問卷適用於ISP業者,Portal問卷適用於ICP、ASP、Portal業者。,問卷設計,

8、ISP問卷及Portal問卷均包含: 1.背景說明 2.營運現況 3.經營策略(未來營運方針、預期擴張模式) 4.公司基本資料 惟基於產業別之差異,公司基本資料及營運 現況之問題稍不同。,抽樣設計,抽樣的內容及來源係針對台灣現有之ISP業者及具備集結大量User而成為Portal潛力之搜尋網站、 ICP及ASP進行研究。,樣本回收概況,藉由問卷及深度訪談調查方式進行後,對ISP發出ISP問卷及對ICP、ASP發出Portal問卷。,表一 抽樣內容及來源與問卷說明,四、資料分析與方法,調查資料之分析流程,ISP、ICP及ICP建立合作關係之調查,Portal、ISP、ICP 及ASP可行之 合作

9、模式變數,Portal、ISP、ICP 及ASP個別之 企業型態變數,Portal、 ISP、ICP 及ASP 合作關係之 形成動機 變數,各產業建立合作關係之考量因素構面,因素 分析,與傳統之產業 合作關係形成因素 之差異,MONOVA分析,Portal、ISP、ICP及ASP之可行合作模式,形成動機因素分析,本研究第二階段首要工作,是為了瞭解促使ISP、ICP及ASP等產業建立合作關係之主要形成動機構面。 因素構面與變數 採以因素分析之主成份分析法進行構面之萃取。,表 二 因 素 構 面 與 變 數,表 三 形 成 動 機 因 素 構 面 轉 軸 後 之 因 素 矩 陣,表四 形成動機因素

10、構面之特徵值與解釋變異量,形成動機因素、合作模式變數與產業型態變數變異數分析,本研究第二階段係應用多變量變異分析(MANOVA)方法,針對形成動機因素、合作模式變數與產業型態變數等進行交叉分析,以利瞭解兩兩變數間之關聯度。,表五 形成動機因素與合作模式變數交叉分析 註:*表P0.1,*表P0.05,表六 形成動機因素與IS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表P0.1,*表P0.05,表七 形成動機因素與AS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表P0.1,*表P0.05,表八 形成動機因素與IC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表P0.1,*表P0.05,表九 合作模式變數與IS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

11、1)*表P0.1,*表P0.05 (2) “”表示收集到之資料少,表十 合作模式變數與IC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1)*表P0.1,*表P0.05 (2) “”表示收集到之資料少,表十一 合作模式變數與ASP產業型態變數交叉分析 註:(1)*表P0.1,*表P0.05 (2) “”表示收集到之資料少,ISP、ICP及ASP企業型態分類特徵,ISP、ICP及ASP研究結果表:,吸納型(購併) 擴張型Portal(合併及策略聯盟),ICP主導而形成之吸納型Portal,提昇企業競爭力,現有 Portal (ICP),ISP 專業型,ICP 成長型,ASP 專業型,ASP主導而形成之吸納型Po

12、rtal,提昇企業競爭力,現有 Portal (ASP),ASP 成長型,ISP 專業型,ICP 專業型,合併模式而形成之擴張型Portal,拓展市場版圖,ISP 擴張型,ICP 成長型,ASP 成長型,Portal,策略聯盟模式而形成之擴張型Portal,提高實質收益,ISP 成長型,ICP 成長型,ASP 無,Portal,結論,ISP、ICP、ASP及Portal等四種相關產業之整合,將於未來實現。而整合後之Portal將不斷隨著User習慣的改變而修正,同時漸進式地影響並改變User之行為生活模式。 小型或個人網站由於資源有限,多採維持現有營運方針。中大型企業多具建立產業合作關係之意願

13、。大型企業不排除採合併之合作方式,亦能接受將原有公司名稱消滅。,結論,ISP、ICP及ASP基於個別產業型態之差異,對合作關係模式之選擇也各不相同。但大致上合作的考量因素仍相似。,對產業應用之建議,企業基於本身持續成長及因應環境不斷改變,應漸進修正經營模式及擴張方向,且應注意合作夥伴的選定與計畫的規劃、執行及兩企業間是否具備共同遠景。 企業由於網際網路的快速變遷,應當更縝密的思考企業本身於產業之現時定位,並規劃未來產業定位及建構可行性。,影響企業合作關係成敗之因素,規劃 1.聯盟伙伴之相對目標、經驗與能力。 2.智慧財產權之保護。 3.契約之訂定;明定聯盟目標、運作方 式及雙方權益。 4.企業所處產業型態。 5.切合實際之假設及規劃。 6.購併策略規劃完善度。,影響企業合作關係成敗之因素,財務 1.併購金額之適當性。 2.資本充裕度。 3.個別資金投入比例。 組織 1.企業體質之優劣。 2.原有優秀管理階層之留任。 3.公司間之企業文化差異。 4.經營狀況改變。 5.市場地理位置集中程度。,影響企業合作關係成敗之因素,遠景 1.結盟夥伴應擁有產品、知識、技術 及能力之極大優勢。 2.併購目標之訂定。 3.合作後之發展計畫。,第三組小組成員,組長:A9228065陳婉貞 組員:A9228067黃輔賢 A9228077李婉寧 A9228105蔡怡茹 A9228109張鐘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