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032311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训讲学(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觉得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社会主义”是本质,“中国”是国情,“特色”是样式,三者连在一起,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性。,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俄国

2、十月战争,李大钊,陈独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的深刻分析和论证,为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一穷二白; 第二,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严重失衡。 第三,农业大国,且人口多底子薄,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业落后,发展有不平衡,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文革”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为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社会主义改造,苏

3、联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文革”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为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人民公社化,全国大炼钢,赶英超美,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1、历史背景:,“文革”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为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经验借鉴。,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的近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起步时期。,粉碎“四人帮”,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

4、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的近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起步时期。,以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2、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的近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起步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提出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阐述了改革开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国两

5、制”等理论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3、十三大后至十五大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发展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为主题,提出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取代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并且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来改造公有制经济,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3、十三大后至十五大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

6、发展时期。,1997年,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出不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指导我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4、十五大后至十七大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成熟时期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号召,正式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地位。,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4、

7、十五大后至十七大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成熟时期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回顾中国共产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奋斗历程,4、十五大后至十七大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形成的成熟时期 。,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中

8、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构成部分的科学内 涵和相互关系,(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途径),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构成部分的科学内 涵和相互关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位一体” 的总布局,(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9、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界定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这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在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世纪之交的中国共

10、产党人,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于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连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又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把发展的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发展观在于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

11、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一是根本制度范畴 二是基本制度范畴 三是具体制度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制度的文本体现、制度的规范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建设中国特色

12、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没有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

13、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14、、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必须坚持促进社

15、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