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103214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毒母婴阻断 先天梅毒诊治 梅毒HBV母婴传播ppt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毒母婴阻断,名字?,梅毒定义:,先天梅毒的诊治,先天梅毒的鉴别诊断,1.误诊为新生儿脓疱疮,2.误诊为肠病性肢端皮炎,3.误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肛周扁平湿疣被误诊为尖锐湿疣,5.梅毒败血症样表现极易被误诊,一、孕产妇抗病毒治疗方案 (一)推荐方案。 1. 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推荐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案一: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 方案二:替诺夫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表1.

2、 常用抗病毒药物剂量及使用方法,2. 孕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根据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进行病毒抑制效果评估。如果病毒抑制效果理想(即病毒载量小于最低检测限),可保持原治疗方案不变;否则,调整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案。 (二)注意事项。 1. 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是否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无论其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分娩结束后,无论采用何种婴儿喂养方式,均无需停药,尽快将其转介到抗病毒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抗病毒治疗服务。特别强调,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停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少要持续至母乳喂养结束后一周。 2. 当孕产妇血红蛋白低于9

3、0g/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75109/L,建议不选或停用AZT。应用TDF前,须进行肾脏功能评估。 具体参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及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二、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详见表2和表3)。婴儿若接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方案。 表2.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奈韦拉平(NVP),表3. 婴儿预防用药建议剂量:齐多夫定(AZT),三、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检测 孕产妇抗病毒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对孕产妇感染状况进行评估,以便确定用药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

4、 用药前,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用药过程中,每三个月进行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他相关检测(同前)。 孕晚期,进行1次病毒载量检测,并在分娩前获得检测结果。,四、安全助产服务 孕期提供充分的咨询,帮助感染孕妇及其家人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 艾滋病感染不作为实施剖宫产的指征。对于孕早、中期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规律服用药物、没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孕晚期病毒载量1000拷贝数/毫升,或已经临产的孕产妇,不建议施行剖宫产。 分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并积极处理产程,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

5、作,包括会阴侧切、人工破膜、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宫内胎儿头皮监测等。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使用流动的温水进行清洗,用洗耳球清理鼻腔及口腔粘膜,缩短新生儿接触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时间。清理过程操作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 医务人员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减少职业暴露。,五、婴儿喂养咨询与指导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医务人员应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进行婴儿喂养方式的可接受性、知识和技能、可负担性、可持续性等条件的综合评估,给予技术指导。 对选择人工喂养者,指导正确冲配、器具清洁消毒等。对选择母乳喂养者,要做好充分的咨询,强调喂养期间母亲或婴儿坚持服用抗

6、病毒药物,指导正确的纯母乳喂养方式和乳房护理。告知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六、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将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纳入高危管理,于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 按照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方案的相关技术和时间要求,对所生儿童于出生后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详见图6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未进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或婴儿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应于12、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试验,以明确艾滋病

7、感染状态。儿童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图7。,图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 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图7. 艾滋病感染孕 产妇所生儿童艾 滋病抗体检测 及服务流程,七、应用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 应用对象包括: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细胞/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5%的艾滋病感染儿童。 复方新诺明用药方法、停药指征及注意事项等详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一、乙肝感染孕产妇干预 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感染孕产妇提供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必要时转介至传染病专科

8、接受相应的诊疗服务。孕产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没有预防母婴传播作用。 二、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 (一)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于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越早越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注射方法为肌内注射。注意必须与乙肝疫苗的注射部位不同,也不可与乙肝疫苗吸入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技术要点,(二)乙肝疫苗接种。 所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应按照预防接种规范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地区,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6个月,即儿童7月龄至1周岁期间,可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判断免疫效果。,(三),(四),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